木雕工艺作为“民间工艺”的一种,是通过木质材料加工而形成具有艺术观赏效果的雕塑作品,它主要分为立体圆雕、根雕、浮雕三大类,其表现题材丰富、运用广泛,其精湛的木雕工艺体现了中国民间生活特征。本文主要通过阐述木雕工艺的概念、介绍苗家妇女头部银饰的特点并结合作者木雕工艺作品《苗家三姊妹》来来论述,最后是对中国木雕工艺的发展的展望。
引言
木雕工艺是利用木质材料加工雕刻而成极具观赏效果的造型艺术,是它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表现形式,其雕刻题材丰富、广泛、并全面走进具有中国民间特色的生活。其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独具精神,同时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观念、价值表现及行为准则。作者在对木雕工艺多年的创作和实践中发现,在极具代表民族特征的服饰、头饰、图案、建筑等中提炼木雕造型元素可以更好的表现其民族性特征。苗族的银饰以其独特的造型元素成为历年来苗族同胞穿戴的习俗,不仅能为苗族服饰锦上添花而且银饰也成为苗族特有的符号特征。通过本产品以浮雕木刻为手法,造型以广西苗族妇女头上的银角饰为元素,结合原始木雕对人、希望、生命的内容,创作出这组作品。这组作品通过对苗族元素的提炼,把苗族人民对牛崇敬和信仰通过原始雕刻手法表现在作品上,极富苗族特色。
木雕工艺的起源发展概括
1.木雕工艺的起源
我国木雕工艺的历史源远流长,在新石器时代就发现人们已经可以运用工具制作各种日常生活用具,如石斧、刀具、陶器、木器等,这些日常用具虽说造型简单但却解决了人们的日常所需。这也迈出了中国木雕艺术工艺的第一步。随着时代的变迁,制陶工艺的兴起,制陶工艺对不同款式木质容器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木质工艺在此情况下也日渐成熟,这也为木雕工艺的发展起到了基础作用。
2.木雕工艺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和政府对中国民间传统工艺也加大了保护和推崇的力度,木雕工艺也在这一时期重新燃起了生命力,木雕艺术也再次兴起,木雕艺术家也被集结在一起使得木雕工艺在制作、技法表现、木雕保护等方面都得到了提高。与此同时,各地木雕艺术组织建立了木雕艺术加工厂,这为木雕工艺的市场扩宽了道路,为木雕工艺造型创作和艺术品陈设提供了有力保障,那么接踵而来的是创作出更多反映民间生活风格迥异的木雕艺术精品。因此可以看出这一时期,木雕工艺在国内政府的支持下、在各地民间艺人的参与下木雕艺术行业得到了壮大的发展。可以说,这个时期木雕行业产量庞大、品种繁多、技艺精湛是我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无法比拟的。木雕艺术为满足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国际贸易、国家文化交流做出了不菲的贡献,同时也为木雕艺术的发展打开了更为广阔的市场。木雕工艺的市场需求量的增加,对木雕工艺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急需,因此在对木雕工艺人才的培养方面也产生个多种培养形式,如传统的“一对一”师傅带徒弟,高校开设雕塑课程为培养木雕艺术人才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这一时期也涌现了一批刻画技艺精湛的优秀工艺人才,现如今有些已被称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有些大师的作品在国际博览会上获奖,作为木雕精品已被陈列收藏起来。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也促进了木雕行业的巨大变革,木雕技艺也有传统的人工操作逐渐到半机械化话的生产,新的生产模式的出现也加大了木雕艺术品的产量,更好的适应国内外对于木雕品的需求。
苗族妇女头部银饰简介
银饰作为一种搭配服饰的装饰品被许多民族所喜爱,如出一辙苗族是崇尚银的民族,苗族银饰文化内涵丰富,银饰在苗族族群中的使用犹如一条文化链贯穿着不同地域的苗族同胞,使得银饰成为本民族的象征化符号。苗族女孩从出生起,父母就为其准备各式各样的银质饰品,如银锁、银手镯、银帽等,到了适婚年龄亲人就会为其准备搭配苗族盛装的各种银饰制品,例如头上要带银冠和银角等。广西苗族银饰受生活方式和地理环境及对图腾文化的崇拜,广西苗族妇女头部银饰各种个人样,造型丰富。苗族银头饰包括贵州苗族银饰文化内涵丰富,由于生活方式、地理环境及图腾崇拜观念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审美观念,头饰也千差万别,各不相同。苗族银头饰包括银角、银帽、银围帕、银冠、银飘头排、银发簪、银插针、银顶花、银网链、银花梳、银耳环等。苗族妇女银角银饰大概高度约为佩戴妇女身高的二分之一,广西苗族银角造型简朴、线条清晰、纹样整洁,通常银饰纹样为高出地面约为1厘米浮雕。广西苗族妇女有时佩戴银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