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制造业区域创新模式的比较研究(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3

  2. 1东莞制造业

    东莞是“珠江三角洲模式”的典型代表。“珠江三角洲模式”是得利于大规模引进香港等地的资金,以发展外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为主体的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其突出特点为:(1)毗邻香港的地理位置是该模式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前提。(2)以深圳为龙头的区域极化效应和扩展效应,是该模式的基本动力。(3)以出口为导向和发展外向型经济,是该模式的基本战略。

    毗邻香港的区位优势是东莞的巨大经济势能。深圳、东莞的发展具有三种功能:(1)接受香港等高经济势能地区的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辐射和扩展功能。(2)吸引国内低经济势能地区的劳动力、部分资金和技术等要素的极化功能。(3)迅速向珠江三角洲地区扩展、扩散功能。这三种功能和效应在较短时期内相互作用,创造了“珠三角的经济奇迹”。

    东莞紧抓国际资本和产业转移的机遇,不断改善基础设施环境、制度环境和资源环境,使其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不断跃上新的台阶。改革开放初期,东莞依托香港投资的优势,利用大陆低廉的劳动力和土地,以及国家对沿海开放区域的优惠政策,接受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开始进入国际劳动分工体系;80年代末,台湾电脑厂商的集体进人加速了东莞的工业化。目前,东莞已成为国际性加工制造业基地,是世界最大的台式电脑生产基地。

    但是,东莞制造业主要以消耗大量资源、能源和劳动力为支撑,其发展模式是典型的以外源带动、贴牌生产、外延扩张为主的发展模式。东莞的经济发展与国际市场紧密相连。2006年、2007年的外贸依存度分别高达253. 50%、255. 06%。据统计,东莞的外向型经济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0%左右,占出口总额的90%以上,IT领域的专利85%来自国外,技术的外向依存度高达90%以上。

    由于资金、技术、订单等多头在外,因此,企业的生产多为贴牌生产,自主品牌很少。民营企业小而分散,大中型国企几乎没有,外资企业基本上是生产车间,缺乏技术研发和创新的动力,企业生产所需的核心技术基本掌握在外国公司手中。东莞制造业的创新仍然主要停留在引进创新、模仿创新和引进模仿的基础上再创新。

    随着时间的推移,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的上升,特别是国际市场环境的变化,东莞的发展模式正在面临着比其它她区甲为严重的挑战。

  2. 2苏州制造业

    苏州—“苏南模式”的典型代表,位于我国传统经济最发达,城市密集度最高,交通最发达的江南水乡。以在农村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起家的“苏南模式”的突出特点是:(1)依靠“内向”型经济起步,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区域内部和国内市场。(2)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推动农村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而带动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乡镇企业的发展是此模式的基础和前提。(3)乡镇企业从为大中城市的工业配套和拾遗补缺起步,逐步推动这一区域的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和优化。(4)以世界先进水平的工业园区吸引国内外大企业落户,使原来“苏南模式”彻底“脱胎换骨”。

    总体来看,苏州制造业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初期,国有、集体经济几乎垄断了工业的所有部门;80年代到90年代初,“苏南模式”显现生机—乡镇企业大发展;90年代中期至今,外向型经济欣欣向荣,是苏州工业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20世纪90年代中期,苏南乡镇企业普遍实施了产权制度改革。1994年,中国一新加坡苏州工业园区开始启动建设。此后,苏州制造业在积极发展内资企业的同时,采用以工业园区的形式大量引进外资以及港澳台资。如果说东莞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开始全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话,苏州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则始于在更高层次上接受国际资本和产业转移—主要来自新加坡、台湾等地区。基于产业集群协同效应的工业园区使苏州制造业具有显著的区域竞争优势。产权制度改革、大规模外资引进以及工业园区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苏南模式”,使区域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

    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和国有经济发展奠定的基础、地处长三角中心的区位优势、珠三角地区引进外资的经验教训等都是铸就苏州制造业迅速崛起的客观因素。在制造业技术创新方面,虽然内资企业发展基础较好,企业有一定的自主创新基础,但是仍然存在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研发基础薄弱,核心技术大多掌握在外国公司手中,自有核心技术不多的问题。

  2. 3温州制造业

    “温州模式”是一种自下而上由农民自发推动的、以发展个体和私营经济为主体、以发展小商品起步的发展模式。其特点是:(1)发动者和创业者都是农民,个体和私营经济的发展是它的核心和主体。(2)在区位上,温州远在浙江南部山区丘陵地带,交通闭塞,资源缺乏。(3)从日用小商品起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其小商品逐渐占领了国内国外相当大的市场份额。(4)行业协会管理众多产权明晰的民营中小企业,市场交易和行业协会代替规模化的企业内部管理。

    以民营中小企业为主导的温州制造业,用产权明晰的民营企业集群代替规模化的企业,用市场交易和行业协会代替规模化企业的内部管理。除了通过空间上的集聚降低沟通和运输成本外,邻里亲戚关系等特有的亲情观念使企业群内部关系良好,降低了交易成本;家庭工厂或私营企业通过市场分工协作,实现了生产的高度专业化,解决了融资问题,弥补了正规融资渠道的不足;温州的行业协会代表行业的整体利益,协调行业内外的各种经济社会关系,实际上发挥了规模化企业的一些管理作用,如质量规范、反倾销诉讼及新产品开发与维权等。

    根植于个体、私营经济基础上的“温州模式”是我国民营经济的典范。该模式不需要过多的先决条件,适合解决我国目前剩余劳动力的问题,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温州制造业模式在我国相当长的时间和相当广的区域具有示范效应。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