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看出,当前后衣肩缝合后,后袖窿弧线越过中分线与前袖窿弧线相接,如果后袖窿弧线长出2.5cm,那么它将越过中分线2.5/2CITI。从袖子在袖窿的状态上也可看出肩线与中分线并没有贯通,肩线明显偏前。按理说,后袖窿弧线超过中分线的长度,即是衣袖上袖中线顶点与肩线顶点之间的距离,假如装袖的袖中线即是袖窿上的中分线的话,那么袖肩对合点的确定,即是前移1/2后袖窿长出量,但实际装袖制图的袖中结并不在这条中分线上,而是被向前移了1cm左右,那么在求装袖袖肩对合点时应采用下列方法,即前后袖窿差的1/2再减去袖中线向前错位的1cm,另外两个对位点的确定方法:
(1)将已画好的大小袖袖山深线与袖窿深线平行间距为1/3(前袖窿深一袖山深);
(2)过大袖后袖山头作平行线交后袖窿上一点,此点与后袖山头一点即为对位点;
(3)在前袖山深线上4cm处作平行线,在前袖山和袖窿上的交点为另一对位点。
4原型袖窿袖山对位点的确定
原型与比例所得到的衣袖,袖窿图形略有不同,确定对位点也有所不同,从袖窿来看前袖窿深不但不低于后袖窿深,反而高于后袖窿深约0.3cm左右,延长1/4胸围线作袖窿的中分线可看出前袖窿弧线超出中分线一段距离,这就使得袖肩对位点偏后于制图中的袖中线,从衣袖来看,原型装袖制图的袖中线也不在这条中分线上,而是被向前错了1.5cm左右,这个因素造成袖肩对位点偏后的距离更大,一般状况下偏离袖中线2.5cm左右,其它两个对位点分别在袖山深线与袖窿深线对齐后,后袖山头与衣身背宽横线相交处和大袖前袖山弧线与前袖窿弧线下端吻合点处。
通过以上比较,比例的袖子与衣身组合后,袖中线接近于垂线,通过袖肘线以下部位的处理来满足人体手臂自然向前的趋势,而原型由于肩缝比比例稍后使得袖中线稍向前倾斜,整个袖子倾斜较大一些。
5结语
通过以上论述,明确阐述了比例与原型的差异,使研究人员从人体结构及肌肉、骨骼特点等各个方面,更深入地了解西服制版时的注意要点与技术处理,从而使人们在今后的实际制版过程中能更准确地把握制版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