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教学建筑场景分析(3)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3

  工作室和绘画室的空间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分别适应25人,50人和75人三种不同规模人数的班级使用,研讨室和交流室穿插在工作室中,以鼓励工程设计和历史理论同专业之间的交流。以上这些设计都是对于新世纪下新的教育方式的适应,使得整个建筑成为~个场景的容器,激发着各种事件的产生。

  2.2伊利诺工学院麦可考克学生活动中心——场景的并置与拼贴

  伊利诺工学院麦可考克学生活动中心(McCormickTirbuneCampusCenter)将众多功能并置,实现建筑与生活的融合,形成各种场景的拼贴,是库哈斯体现其“文化拥塞”观念的典型案例。

  学生活动中心位于芝加哥市中心的伊利诺工学院,一条有着100多年历史的轻轨从中穿过。

  伊利诺工学院最初是由密斯规划设计,是一个开放式的校园(见图3),虽然这个校园具有一定的历史地位,但在实际使用中却不能令人满意,缺乏足够的人气,库哈斯一针见血地指出:“从统计上看,一个学生和他/她家长会在来到校园后5S内决定是否会申请该学校。用这一测试,密斯的IIT校园有麻烦。”校董们也知道这个麻烦,因而在1997年举办了设计邀标,用东西校园之间的一块空场来建设新的校园中心,以激活整个校区。而这个项目的地段十分合适,其紧邻城铁车站,又是校园的几何中心,是借助人气来带动生机的理想场所。

  学生活动中心的功能是个大杂烩:会议中心、校园信息接待中心、娱乐中心及无人区的空地、书店、饭厅……整个建筑浑然一体,没有分段,每一个要素部分是根据其特别的位置连接起来以恰到好处地回应场地和周边环境的关系。商业、娱乐、学院和实用设施、停车场等。

关于大学教学建筑场景分析

  库哈斯的解决方案很简单,努力用最小的建筑体量让场地重新充满生气,把这些大杂烩原色并置:密斯的房子成为校园中1,的一部分,高架铁路也成为其中一部分;不同功能并置起来,整个建筑内的场景形成了一个马赛克式的拼贴,虽无空间序列上的逻辑,却有一种让能发生的事都随心所欲地发生的逻辑。

  库哈斯的近距离的并置在他的《癫狂的纽约》起就一直推崇高密度的文化拥塞(CultureofCongestion)是一脉相承的;场景的比肩接踵带来了文化性的繁荣,带来了城市化的生活,带来了建筑的戏剧性和文学性。如高架桥过往的地铁产生的声音就象在立体影院一样从头顶上三维地滚过,使建筑的体验充满着奇特的场景性。

关于大学教学建筑场景分析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