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提高离不开技术和艺术的结合。声乐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法。民族声乐教学的渐进性包括以发声原理和共鸣运用以及咬字吐字为基本功,在引导学生跳出不自然阶段后转而发现自我、努力进行个性化演唱,最后在民族性和艺术性统一中得到提升。
论文关键词:民歌教学;发声训练;渐进性;民族性
民族声乐是运用民族语言和民族审美来表现民族的音乐风格,是表达风格各异、流派众多的民族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是在我国民间歌曲、地方戏、曲艺说唱等传流唱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本文就民族声乐歌唱艺术观念、声乐教学心理规律、教学方法以及训练手段等规律进行探讨。
一、初始:从声乐的基本功入手,进行基础训练
声乐的基本功主要包括发声原理的掌握、共鸣腔的运用,以及咬字吐字等。发声原理是声带在气流的冲击下产生震动,声带震动所发出声音经过胸腔、咽腔、口腔、鼻腔、头腔的共鸣,便发出响亮和动听的声音。
正确的发声训练方法有:第一,用闻花式吸气、数拍或吹蜡烛的方法,或者用“打哈欠”时气息回流的感觉来引导学生,还要注意观察学生在吸气时是否过僵、过满。气息的支点越低音色就会越圆润,“竖着唱”和“靠后唱”实际上就是引导学生往后支点上靠,这样音色更加富有立体感和金属性。第二,稳定喉头。人体的发音器官——喉,像一个小匣子,装着两条发声的音弦——声带,喉结稳定地降低在低喉位置,使声带始终处于拉紧的状态下工作,这种状态即声带拉紧闭合状态。应该让学生体会“贴着咽壁吸着唱”的感觉。还要注意观察学生是否抠下巴、紧牙关等问题。第三,歌唱的共鸣训练。发声共鸣是一个整体的系统的过程,完全孤立地使用某个共鸣腔是不可能获得最佳音色的。要教会学生将日常生活中耳濡目染的一些动作或感觉在歌唱中加以恰当、合理的运用。胸腔共鸣包括气管、支气管。在歌唱时用手抚摸胸部会有明显的振动感。打开喉咙歌唱很多人都知道,但具体怎么打,打多大?教师必须具体引导学生去做。可以让学生去体验“闭着嘴巴打哈欠”的训练方法,这样鼻腔与咽腔就不会打得过大,避免口腔过缰,声音发虚,暗淡。
咬字吐字是民歌中的一大重点内容。所谓“字正腔圆”,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字正:欲使字正须正五音,准回呼,宜四声;腔圆:声音圆润动听、腔调婉转优美。概括为字头咬要重,字腹吐音要圆,字尾收韵要轻。在教学训练最初阶段,常发现一些学员有“吸不进气”的现象,原因可能是由于局部肌肉过份用力,呼气肌肉壁在歌唱时过份紧张造成的。针对性的练习曲不必使用过繁过多:(1)13 51 53 1 连续两遍用“0”母音和“i”母音来带,主要是为了气息连贯。大扩度的练习容易使每个音区的位置统一;(2)跳音练习13 53 1,小腹肌肉收缩,增强弹跳力;(3)长音练习5.4 32 1,这条练声曲要求气息流畅,到达位置后迅速爆发,在腔体内延长。除了掌握运用咬字发声器官使语音准确之外,还要学会对语调、语态的变化控制。一般可以从学习诗词朗诵入手,掌握诗词的语言重音和逻辑重音,把握好作品的情感基调和內容格调等,这是达到以字引气、以字带声的最佳途径。
二、过渡:引导学生尽快跳出“不自然”阶段
声乐的学习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从“自然”到“不自然”再到“自然”。初学者在“不自然”阶段状态下,教师一旦指出不足之处,学生唱起来就会觉得别扭,原来感觉唱得很顺的似乎反而变得吃力,真假声“打架”,声音“里进外出”,连一首小歌曲都难于胜任。这时教师要胸有成竹、满怀信心,让学生尽可能在短时间内走出这种“不自然”阶段。在民歌学习过程中,有些学生在通过听光碟和媒体的形式学习声乐的过程中,认为民族唱法就是细嗓子,声音很尖、很亮,以为只有这种声音才能表达民族风格和特色。这是一种极大的误解。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是否进入这一误区,并及时给予正确的指导。我国古代唱论中有言:“歌者不期于利声而贵在中节”。如果我们一味地追求亮嗓音,只能使声乐教学走上期求“利声”而忽略“中节”的歧途,易犯喉头过紧、过于用力、下巴紧张、单纯用口腔等毛病,造成声音“扁”、“咧”、“紧”。这样,既不利于民族声乐的发展,也不利于歌唱艺术的普及与传播。有经验的教师对存在的问题看得准,采取的解决方法正确,很快就能得到提高。不过,人们常言“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如果有的学生长期处于不自然阶段,问题无法得到解决,就得考虑是否教法过于单一、机械,或是双方配合不好的问题了。另外,为了达到歌唱“音出自然”,教师从一开始就要强调风格、韵味、统一等因素的作用,如果只顾埋头于发声技术,演唱起来就会失去声乐应有的风格、神韵和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