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化了的学科界线行业间的界线正在数字空间中逐渐变得模糊。人们需要专业以外的知识越来越多,稍纵即逝的数字激流诱人但迅猛,为能抓住这一瞬间,人们需要丰富的知识与经验去理解与体会。生物学、物理学、艺术学、电子学、数学、天文地理、音乐、心理学……,它们共同构筑了数字的美丽而神奇的空间,是一个充满知识的空间。
数字空间中的数码艺术与艺术家在数字化空间中成长起来的数码艺术,有它自己的特点与要求。超自然的想象、激动人心的情节、巧妙的构思、机械化但又要充满人情味、出色的视觉效果,以及能满足艺术表现的技术条件和具有新思维的艺术人才。在这新的艺术形式中,一大批从事数码艺术的艺术家开始出现。人类的大脑似乎需要再一次进化,我们习惯于将左脑的抽象思维、数字意识与右脑的图像、音乐的感悟能力分离。在今天,人们更希望将这两边的思想交叉而达到统一,最大化地发挥大脑的左右功能。在艺术形式改变的同时也使艺术观念产生了变化。丹纳在《艺术与哲学》一书中有这样的一句话:“作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群众思想和社会风气的压力,给艺术家订下一条发展的路,不是压制艺术家,就是通过他改弦易辙。”我想没有人能拒绝这种变化,人们需求的改变,观念的转化,会使艺术家必然重新寻找新的语言符号。我们的生活方式、职业、教育,以及思考内容都在随着观念的改变而转变到适应它的轨道上。
例如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求,使高校中新的学科、新的课程——计算机图形设计课、三维动画、网页设计、多媒体制作等等数码艺术课开始增设,同时也要求相关的师资力量的储备与加强。但是目前懂得电子计算机专业的人不少,艺术教育的专业人才也大有人在,但是能将两方面结合起来进行数码艺术设计的人员地很少。普遍开设的课程为软件操作应用,没有一定的数码艺术研究深度。艺术教育与计算机教育尚且有些脱节。一些人只将计算机片面的视为一种工具,仍然沿用着传统的思考方式、教学方法。艺术设计队伍的突然庞大,虽然使美术的普及更社会化,但同时也带来了负面效应。一夜之间工艺设计成了“民间美术”,变得“通俗易懂”。会几个美术设计软件的任何人,都认为掌握了美术设计软件的操作便掌握了艺术设计的“秘诀”。大量缺乏一定审美角度的作品在泛滥,拼凑资料、改头换面、形式拙劣、色彩凌乱……。在网页设计中,技术的快捷也带来了低水准艺术品产生的快捷,一些俗媚的个人网站时有出现,不堪评说。而在这个时候,我们的艺术工作者似乎也忘记了自己的身份,狂热的追逐着技术的脚步,而一步步远离艺术的本质。更多的人疲惫不堪、通宵达旦地研究电脑技术,夸大了技术在艺术创作中的地位,认为掌握了技术便可有高质量的作品出现——即“技术决定一切的思想”。其实“作品的成功,不是在于技术的新颖和稀有,而是在于运用技术表现艺术原则的成熟程度。”我们应在了解数字技术的规律和应用特点的基础上,发挥我们的艺术创造力,才能创作更好的作品,当然这的确需要我们花出比以往更多的精力与体力。
庞德曾说过:“艺术家是人类的触角”。在新时代来临的时候,艺术家是敏锐的,我们需要思想、思考,而不是一种盲目的追随。丹纳也有这样的一句话:“他之所以成为艺术家,是因为他善于辨别事物的基本性格和特色,别人只见到部分,他却见到全体,还抓住他的精神。”我们正是需要看到这一转变的“精神”实质,而不能丢掉我们身份的特征,即我们所拥有的艺术头脑和敏锐的艺术触角。
长久以来,我们的艺术家更习惯的一种创作方式是“单枪匹马”,这让我们在数字空间中倍感力不从心。在国外相继出现的优秀影视作品、动画作品,如《狮子王》、《玩具总动员》、《侏罗纪公园》、《怪物施莱克》等等,精湛的动画技术、丰富的想象力,使我们惊叹不已。他们靠的是电脑工程师、艺术设计师等等众多专业技术人员的合作。在1995年迪斯尼公司与皮萨动画制作公司联合推出的全三维动画片《玩具总动员》,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这是一部纯粹依靠计算机技术制作的全三维动画片,它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这部动画片中动用了110台电脑和数百名电脑工程师,后期制作超过了80万个机时,共计有1000个立体模型。面对如此庞大的工作量,我们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达到的。尽管技术的发展会使艺术的表现制作越来越容易,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合作”仍是这一领域的又一特色。我们无法成为数学家兼艺术家,生物学家兼计算机工程师,但我们可以组成拥有各种专业素质人才的队伍。我们应带着我们艺术家的眼睛和头脑,加入这支队伍中,共同描绘数字天地中新的视觉空间。
无论是牛顿眼里的一个苹果,或是塞尚眼里的苹果堆,或是希腊神话中爱闹事的女神厄里斯的金苹果故事,在数字空间中我们都可以表现。当然我们还会看到许多全新的、超乎想象的数字苹果,看到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看不到的苹果,我们也还会有更新的发现。在数字空间中,虚拟的场景,虚幻的空间,使艺术家更需要象毕加索所说的那样:“我作画本着我所想,而不是我所见。”在这里,创造将决定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