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郭任远作品的和声手法(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6

  在例2中,几乎全部使用副三和弦,只在结尾2小节处为巩固调性、加强收束感才使用K 、D,到T。值得注意的是第2小节DDVII 和弦没有正规解决到D和弦上,而是解决到III 功能减弱了,色彩加强了。低音声部却又解决到属音上,因此在和弦的功能衔接上低声部的走向还是遵循古典和声原则,保持了应有的逻辑性。

  以上两例都是郭任远在传统和声的基础上做了灵活的变化,使传统和声与民族风格的旋律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既保持了传统和声的动力感与音乐进行的严谨性,又兼顾了原汁原味的民族风格。

  二、多用变化半音进行来增强音乐的感染力

  郭任远在作品中通过运用各种变音或变化半音的手段来 增强音乐的感染力。这样的做法在某些地方会使功能、力度加强,推动音乐情绪的发展;在其它地方则是为了取得色彩性的增强与对比,以下试举两例:

  例 3.《火红的年华》

  

简析郭任远作品的和声手法

  例3是乐曲的中段,G大调,作者运用了半音阶上下行对比的手法。高音部由D开始,上行半音进行落到 F上,低音由A开始曲折下行,最后落到D音上。高低音基本成反向进行, 最后落在了D 和弦上。作者在主旋律上运用三组带下行半音辅助音的乐}亡,每组乐汇头一个音都比前面的乐汇高半个音, 再配合D .T 的功能动力,从而使乐曲达到了高潮,为再现本曲的主题做了准备,并符合乐曲所要求的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音乐形象。

  例4.《台湾岛》

  

简析郭任远作品的和声手法

  例 4中,在一连串的七和弦的下行低音线条上,以带有变化半音的音阶进行,通过功能和声(其形成和下行半音阶的低音线条相辅)的推动作用营造出一种情绪连绵起伏的音乐情境。和声上总体来说是色彩与功能并重的。

  从以上可看出,作者在运用传统和声手法时,除了注意功能运用外还相当重视其在色彩上的作用,他在需要色彩性时使用各种半音手法增强和声的变化与对比,以达到烘托气氛之目的。

  三、追求丰富的和声效果

  郭任远的和声手法基本上属于西欧传统和声的范畴。在他的作品中,很注重和声的表现效果,并且从内容出发,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追求多种和声特点。尤其是在声乐作品中,他善于运用各种和声手法来表现歌曲的内涵和意境,塑造生动的音乐形象。

  例5.《山花烂漫映笑颜》

  

简析郭任远作品的和声手法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