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调适与重构——浅谈迪斯尼影片《木兰》的跨文化传播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6

  【论文关键词】跨文化传播 电影 文化 《木兰》

    【论文摘要】本文从文化学的角度分析了美国迪斯尼影片《木兰》跨文化传播的成功之道,以及值得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从业者借鉴的一些经验。

    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使得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交流日益加深,这便使得跨文化传播成为了可能。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文化大国,如何向世界各国展示我们悠久的历史与文化,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也一直是业界人士孜孜以求的向往。10年前美国迪斯尼公司拍的动画版《木兰》红遍全球,利润达3亿美元,十几年后,中国人根据自己的民间故事拍成了电影版《花木兰》,在国内引起观影热潮的同时,在国际上却无人问津,《花木兰》的国际营销失利体现了我们跨文化传播的软肋。

  一、迪斯尼版《木兰》跨文化传播的成功之道

    《木兰辞》本是宋代《乐府诗集》中一篇300余字的北朝民歌。这篇首尾照应的诗歌可以分为三个情节:一是木兰在家里代父出征的前情,二是写她晓勇的战场表现,第三个情节是她凯旋归来、荣归故里。在迪斯尼的演绎中,《木兰》的故事主题被修正,以满足全球观众的要求。这是一个编解码的过程亦即“去本质化”、“去情境化”与“再本质化”、‘再情景化’,的过程。

    1、与中国版的《花木兰》相比,动画片《木兰》将单向度的“孝”变成了双向度的“爱”。在动画片《木兰》中,孝道的观念变成次要,孝道的观念不受重视,服从的美德不受重视。电影版的《花木兰》里的情节是木兰从军时与父亲有一段对白,得到允许后,才从军征战。而动画版《木兰》则是木兰悄悄留下一封信,没有得到父亲的许可,便悄然离家。木兰从军的动机被迪斯尼改成了一个更容易为不同文化接受的观念—为家族争光,仅仅把孝道作为木兰从军的原因,是不能勾起西方观众参与影片信息解码的热情的,因为人们习惯用自己的文化与生活环境对所接触到的信息进行解码,西方崇尚个人、家庭至上,他们不可能想象为了孝道就去做要献出自己生命的事情。

    2、木兰形象由淑女向牛仔的转变。花木兰在中国人眼里是一个上得了战场、着得了红妆的一个传统女子,但在以“牛仔文化”为主导的美国社会中,人们会更倾向于用自己的文化将她解读为一位开放活泼、挑战规则的西部牛仔形象。在动画的开场,木兰以一个失意人的形象出现,对于一般女子奉为行为规范的“女德”,她只能抄在手臂上以应付媒婆的考核。她虽然渴望为家族带来荣耀,但却不愿以丧失自我为条件,她视遵守某种规定为对她的侮辱与挑战,为了塑造木兰这一“牛仔”形象,迪斯尼不惜笔墨对《木兰辞》中仅用“万里赴戎机”到“壮士十年归”30个字一笔带过的木兰12年征战场面进行了扩充,这样迪斯尼就完成了另一次的调换,弱化了原著首尾强调的花木兰的“女儿”形象,强化了能单打独斗、独挡一面的牛仔形象,借中国传统故事的壳,向世界传播的却是美国的牛仔精神。

    3、添加女性主义的“佐料”。迪斯尼编剧为了迎合现代人群的胃口,在中国传统的故事中,又加人了现代的元素—比如女性主义。对女性、尤其是对女性个体的强调,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在中国的封建历史中是绝无仅有的。而在动画电影中,当花木兰的性别曝光后,她甚至承认自己这样做并非仅仅为了父亲,更是为了实现自我,因为希望有朝一日拿起镜子时看到的是一个“有用的人”。木兰凭毅力和聪明在训练中赢得尊敬,靠个人机智制造雪崩,在被遣返回家的路上又救了皇帝,一个逐步发现自我的女英雄形象便应运而生。这部动画被看成了一个女子寻找、实现自我的传奇。动画电影中的花木兰大有“谁说女子不如男”的气概,对于女性价值的充分肯定,与中国传统的温良恭俭让大有不同,其极度张扬的个性让观众看到的是一个美国“熔炉文化”中的花木兰。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