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梦想照进现实——从《迷墙》看电影与现实的关系(3)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6
从《迷墙》这样一部特殊的影片中可以发现,电影的真正魅力并不在于它丰富的视听语言或它营造 的光怪 陆离的梦幻 世界 ,而在于它再现世界的能力上,特别是它赋予现实的一种含义,所以人们才把电影隐喻为“朝世界敞开的窗户”和“生活的一面镜子”。电影就是游走在现实与梦想之间的精灵,“它不只是拍摄所发生的事情,不只是抄袭现实,而是让人通过直觉明白,在它所表现的事件和故事后面有一种更深沉的含义:人们从电影可以捕捉到其他现实:事件发生的动力和动因。”[8]
注释
[1]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窒编,《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p242
[2]彭吉象著,《艺术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p7
[3](法)克里斯蒂安·梅茨著,刘森尧译,《电影的意义》 江苏教育 版社2005年版,p5
[4](美)苏珊·卡纳斯·朗格,《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p56
[5]王志敏,《优势与局限——关于中国电影的现实表现功能问题》,选自《当代电影2006年第5期
[6]安东尼奥·梅内盖蒂著,艾敏刘儒庭译,《电影本体心理学——电影和无意识》,中国广播电视 版社2007年版.P13
[7](法)罗兰·巴特著 ,李幼燕译.《罗慧·巴特文集一符号学历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D110
[8]同[6],p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