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社会论坛的戏剧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6
2002年4月的某一天,小剧场版的《千禧夜,我们说相声》在北剧场演出(注:这一版 的《千禧夜》,是馆看朋友排戏。下午彩排,晚上首演,可就在中间,还有两个小时要 给幼稚园开毕业典礼。舞台上的彩排还没有结束,小朋友们都来了,钢琴啊,讲桌啊, 都急着要往舞台上搬。本来,赖声川一直就在琢磨怎样在舞台上表达悲与喜乃是“一体 之两面”;整个大环境的混乱无序,正好给他提供了描述的对象。于是,各自并不完整 的悲剧“暗恋”与喜剧“桃花源”就这样出现在一个舞台上了。没有在现实生活中受到 干扰的刺激,《暗恋桃花源》这部戏不大可能在那个时候出现;舞台上没有干扰,这出 戏就不可能有表演的张力与动力,戏剧根本无法往前走。这里的干扰,各种各样,有悲 剧与喜剧的干扰,有演员和演员的干扰,还有导演和演员的干扰、旁观者与演员的干扰 ,等等;可就是这么多种干扰,这么乱,居然从这中间又钻出个秩序来。“暗恋”与“ 桃花源”两出戏同台演出之时,算得上是那个时代的一个经典时刻:剧场前台的服务人 员,算准了时间,一而再,再而三地在这一时刻回到剧场;演员李立群与顾宝明都亲眼 见到过坐在第一排的观众,有人当场笑得从椅子上翻了下去。对于《暗恋桃花源》的演 出在当时造成的“盛况”,赖声川觉得并不奇怪:这是与台湾人潜意识中的愿望是符合 的。台湾的生活实在太乱了,这是台湾人共同的经历;然而身在其中,人们也能保持着 一种乱中的秩序。这种乱,转变成剧场中的错误,就是把完全不搭调的东西放到一起; 这些完全不搭调的东西,放到一起后,居然也生长出了它的秩序来。这出戏,统合了台 湾观众生活中的许多乱象;它开掘的社会潜意识,综合了台湾的政治、社会与文化生态 ,甚至也反映了台北都市的百相。这种对社会潜意识的挖掘,再往深一步,表达在戏剧 艺术中,是有意识地提炼一种美学上的追求。李立群独角演出《台湾怪谭》,在剧中就 直截了当地说“在这样一个不搭调的时代里,讲这么个不搭调的故事,要给它寻找一个 搭调的形式,好像不大可能”。艺术的形式,虽说像是笼括内容的无形的壳,但这个“ 无形”,又何尝不是从现实生活中找到的呢?《暗恋桃花源》的基本形式,是两种不同 方向的情感的碰撞,赖声川认为,“当情感激烈到一定程度,再用另一个方式来嘲讽这 个激烈”,这样也许更能达到净化的目的。《台湾怪谭》,李立群一个人演两个小时, 讲的是一个现代人人格分裂的故事;李立群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在他自己身上又不断 地滋生出分裂的异调。这两种分裂,糅合在一个人身上,居然如一根针一样直刺人心, 细若游丝,却铭心刻骨。在台湾复杂的现实状况里,积攒着各种各样的能量,只不过因 为它混乱,也就没有人太在意这些能量。如果能给这些能量一种疏导,赖声川想,也许 在台湾,能出“一种完全跟欧洲美学无关的美学”。
看台湾的评论说赖声川的戏剧,用的评语,有许多类似“文化震撼”之类的词;这种 东西,虚得很,不身在其中,真是很难心领神会。就是这次《千禧夜》在京、沪巡回演 出,虽然身在剧场,如果不亲身经历那一场的演出状况,也很难体会到这种感觉。赖声 川的戏剧,以集体即兴的方式,提炼出了“台湾经验的精华生命力”;而要能体验到这 种生命力,还需要一个感同身受的空间,需要对台湾社会现实的体察与敏感。台湾戏剧 这些年的创举,是许多社会因素互为因果的刺激,跟他们的现实状况,时代的面貌以及 社会的潜意识有许多勾连,明白了这一点,就可以明白为什么日本NHK电视台说,在别 处(比如说北京),“会被视为狂乱以及实验性”的剧场,但却“成功到已经成为台湾戏 剧主流的地步”。
说到剧场与社会的关系,说到“社会论坛”,听起来挺让人振奋的,好像这么一做, 古希腊的戏剧精神就可以在现代复活了。但说起社会,毕竟有点空晃晃的,让人很不安 心;而无论是怎样的论坛,只要选择的是戏剧,它就要回到剧场,回到戏剧的演出空间 里去。这么看现代戏剧,好像还是有点问题:在社会地形图上,那么大的社会,剧场在 哪呀?那么小的剧场,又怎么装得下那么大的社会?在这时候再说“社会论坛”,它好像 又重新回到隐喻的意义上。当然,也有人愿意在剧场里真的搭一个论坛,让大家来谈论 问题。80年代末,刘静敏的“优剧场”在台湾演出《重审魏京生》,前半场演出结束之 后,后半段直接就“开放辩论”,找了几位研究生来辩论海峡两岸的民主政治问题;演 着演着,观众不干了,说他们演的不精彩;居然又有观众站起来维护这场演出。这么一 来,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它的第一场演出,就在观众的“参与与扭打”中草草收场。这样的“论坛”,好像 交给网络比较合适,在剧场这么做,有点荒诞。
当然了,怎么做,怎么实现戏剧的功能,各人有个人的方式。对赖声川来说,即使创 作动机非常明朗,但完成动机绝不会这么直来直去。在舞台上呈现的,可能是斑斓驳杂 的社会状况;但呈现这么一个社会碎景,却不是戏剧的出发点与动力所在。简单地说, 赖声川戏剧创作的原点,不过是那些在社会碎景中生活着的个人。之所以有这么一个起 点,也许与赖声川最早开始创作的境况有关。1983年,赖声川回到台湾时,那时的台湾 剧场,一片荒芜,虽说每年的“实验剧展”勉强支撑着门面,但在1980年演出完《荷珠 新配》以后,这个剧展也有点难以为继。台北的演出状况,基本上一团糟:剧本,没有 ;演员,有几个,但不固定;演出形式,不知道。在这样的状态里做戏剧,能做的,也 许只能是通过集体即兴的方式,“把自己内在最关心的问题找到”。从自己出发,继而 从自己身边的人、从社会中的人出发。因此,舞台上的人,绝不抽象,更不大写,看上 去,一个个都如你我一样的平凡;这一个个平凡的个体,组合起来,可能是一个个普通 的家庭,也可能是一种种普通的社会关系。他们是很普通,每个人,每种关系,每个家 庭;可这些人,这些关系,这些家庭,一定处在一个社会与时代的交叉中。当他们出现 在舞台上时,他们就已经纠缠在一定的时代与社会问题之中。把这一个人的问题摸索清 楚了,其实也就是寻找到了表达社会与时代的一条脉络。
这个出发点,很容易被人忽视。这也难怪。赖声川的每一部戏,都有那么动力十足的 结构,人们的目光,很容易就被戏剧结构带着走,很少会再去留心打量,这样的结构, 构成的支点又是什么?或者呢,也可能因为赖声川戏剧,总有它超越平凡的一面,让人 很难回到普通人的位置去思考它。这一点,也正是赖声川创作的精妙之处。的确,出发 点是普通的人,但再普通的人生,也有它的精华所在;赖声川谈创作,那样强调集体即 兴,并不是说给人听着有趣的,这种方法,的确是他创作的源泉,因为“即兴是最大的 纪律,它把你的精华从你之中取出来”。多年来,透过与各种演员的集体即兴,赖声川 的戏剧,就把一个人一生中的精华、一个家庭多年积累的精华,提炼出来,然后凝练为 一个人,一个家庭,再把这许多个体组合在一个结构里。以这样的方式在剧场创作“社 会论坛”,它的判断在于:所谓社会,不过是个体与家庭的组合,在每个个体与家庭背 后,都隐藏着社会与时代的某种症结。每一个个体,也许对自己背后的东西并不自知, 那么,所谓的论坛,理想的是,观众,来到剧场,看到的是自己生活的碎片;这碎片, 经过变形、经过夸张,使得他对自己在现实状况中遭遇到的问题、对构成自己背景的那 些东西,有一种更为明晰的判断。从赖声川回到台湾剧场算起,这么多年过去了,当初 面对的种种荒芜状况已经不存在了,可集体即兴的创作方法,却不曾因为时代的漫长而 荒废,这其中的内在原因,我想正是因为集体
看台湾的评论说赖声川的戏剧,用的评语,有许多类似“文化震撼”之类的词;这种 东西,虚得很,不身在其中,真是很难心领神会。就是这次《千禧夜》在京、沪巡回演 出,虽然身在剧场,如果不亲身经历那一场的演出状况,也很难体会到这种感觉。赖声 川的戏剧,以集体即兴的方式,提炼出了“台湾经验的精华生命力”;而要能体验到这 种生命力,还需要一个感同身受的空间,需要对台湾社会现实的体察与敏感。台湾戏剧 这些年的创举,是许多社会因素互为因果的刺激,跟他们的现实状况,时代的面貌以及 社会的潜意识有许多勾连,明白了这一点,就可以明白为什么日本NHK电视台说,在别 处(比如说北京),“会被视为狂乱以及实验性”的剧场,但却“成功到已经成为台湾戏 剧主流的地步”。
说到剧场与社会的关系,说到“社会论坛”,听起来挺让人振奋的,好像这么一做, 古希腊的戏剧精神就可以在现代复活了。但说起社会,毕竟有点空晃晃的,让人很不安 心;而无论是怎样的论坛,只要选择的是戏剧,它就要回到剧场,回到戏剧的演出空间 里去。这么看现代戏剧,好像还是有点问题:在社会地形图上,那么大的社会,剧场在 哪呀?那么小的剧场,又怎么装得下那么大的社会?在这时候再说“社会论坛”,它好像 又重新回到隐喻的意义上。当然,也有人愿意在剧场里真的搭一个论坛,让大家来谈论 问题。80年代末,刘静敏的“优剧场”在台湾演出《重审魏京生》,前半场演出结束之 后,后半段直接就“开放辩论”,找了几位研究生来辩论海峡两岸的民主政治问题;演 着演着,观众不干了,说他们演的不精彩;居然又有观众站起来维护这场演出。这么一 来,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它的第一场演出,就在观众的“参与与扭打”中草草收场。这样的“论坛”,好像 交给网络比较合适,在剧场这么做,有点荒诞。
当然了,怎么做,怎么实现戏剧的功能,各人有个人的方式。对赖声川来说,即使创 作动机非常明朗,但完成动机绝不会这么直来直去。在舞台上呈现的,可能是斑斓驳杂 的社会状况;但呈现这么一个社会碎景,却不是戏剧的出发点与动力所在。简单地说, 赖声川戏剧创作的原点,不过是那些在社会碎景中生活着的个人。之所以有这么一个起 点,也许与赖声川最早开始创作的境况有关。1983年,赖声川回到台湾时,那时的台湾 剧场,一片荒芜,虽说每年的“实验剧展”勉强支撑着门面,但在1980年演出完《荷珠 新配》以后,这个剧展也有点难以为继。台北的演出状况,基本上一团糟:剧本,没有 ;演员,有几个,但不固定;演出形式,不知道。在这样的状态里做戏剧,能做的,也 许只能是通过集体即兴的方式,“把自己内在最关心的问题找到”。从自己出发,继而 从自己身边的人、从社会中的人出发。因此,舞台上的人,绝不抽象,更不大写,看上 去,一个个都如你我一样的平凡;这一个个平凡的个体,组合起来,可能是一个个普通 的家庭,也可能是一种种普通的社会关系。他们是很普通,每个人,每种关系,每个家 庭;可这些人,这些关系,这些家庭,一定处在一个社会与时代的交叉中。当他们出现 在舞台上时,他们就已经纠缠在一定的时代与社会问题之中。把这一个人的问题摸索清 楚了,其实也就是寻找到了表达社会与时代的一条脉络。
这个出发点,很容易被人忽视。这也难怪。赖声川的每一部戏,都有那么动力十足的 结构,人们的目光,很容易就被戏剧结构带着走,很少会再去留心打量,这样的结构, 构成的支点又是什么?或者呢,也可能因为赖声川戏剧,总有它超越平凡的一面,让人 很难回到普通人的位置去思考它。这一点,也正是赖声川创作的精妙之处。的确,出发 点是普通的人,但再普通的人生,也有它的精华所在;赖声川谈创作,那样强调集体即 兴,并不是说给人听着有趣的,这种方法,的确是他创作的源泉,因为“即兴是最大的 纪律,它把你的精华从你之中取出来”。多年来,透过与各种演员的集体即兴,赖声川 的戏剧,就把一个人一生中的精华、一个家庭多年积累的精华,提炼出来,然后凝练为 一个人,一个家庭,再把这许多个体组合在一个结构里。以这样的方式在剧场创作“社 会论坛”,它的判断在于:所谓社会,不过是个体与家庭的组合,在每个个体与家庭背 后,都隐藏着社会与时代的某种症结。每一个个体,也许对自己背后的东西并不自知, 那么,所谓的论坛,理想的是,观众,来到剧场,看到的是自己生活的碎片;这碎片, 经过变形、经过夸张,使得他对自己在现实状况中遭遇到的问题、对构成自己背景的那 些东西,有一种更为明晰的判断。从赖声川回到台湾剧场算起,这么多年过去了,当初 面对的种种荒芜状况已经不存在了,可集体即兴的创作方法,却不曾因为时代的漫长而 荒废,这其中的内在原因,我想正是因为集体
上一篇:论电视电影的艺术流变
下一篇:警惕影视女性形象的集体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