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英语电影与大学英语教学(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6

  
  4、扩大知识面,了解风土人情,提高文化素养
  电影是文化的传播者。由于中外各国在风俗、习惯、人情、环境、传统、民众性格等方面存在着客观差异,这种差异也相应地在各国语言上体现出来。有些差异随着中外交流的深入和相互影响而已被中国公众所理解和接受,英文电影中故事的叙述、情节的发展及人物的关系都与中式思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这些差异仅用语言来分析是不够的,我们还要了解西方的文化、历史、风土人情及社会问题,在了解的基础上逐步分析并加以总结,用心体会东西方价值观念的不同以及由此产生的思维差异,通过对西方历史文化的了解,将语言上升到真正意义上的交流。比如《探索》系列电影纪录片。制作精美,原汁原味的英语,加上精良的音像效果,非常引人入胜,学生们不仅能学习英语,还能学到很多历史地理知识,了解风土人情,提高文化素养。
  
  二、利用英语电影进行教学的方法
  
  1 刚合理的选择英文电影
  英遇电影的选择将决定学习效果的好坏。选择电影要以教学目标,学生语言水平为准绳,看语言文化信息含量,看语言含量是否大,情节内容是否健康,是否贴近生活,看语音语调是否清晰地道。对于初级水平的学生,选择电影的时候主要以题材轻松、内容简单为原则,如《公主日记》、《音乐之声》、《怪物史瑞克》和《狮子王》等;中级水平的学生除学习语言本身外,更要提高对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因此选择一些如《阿甘正传》、《勇敢的心》等历史题材的影片来学习:对自己的水平比较有信心的学生可以选择《纳米亚传奇》等影片,学习一些比较地道的口语表达。选择影片是还应遵守精泛结合原则。
  
  2、以建构主义为理论指导组织课堂教学
  建构主义的教育心理学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同时认为教师的作用应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在英文电影欣赏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遵循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情感及个性需求,以学生为主体组织课堂活动。
  
  3、加强观片之前的文化历史背景知识的导入
  教师应简要介绍影片的历史文化背景、主要内容和人物关系,激活学生脑中的图式知识,帮助其更好的接受新知识。也可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鼓励学生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把自己想象成其中的一个角色。并与角色同呼吸、共命运,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不仅使学生进入观看电影的最佳状态,注意力更为集中,而且能更好地理解怎样在实际语境中恰当地运用所学的知识,从而减少交流中的“语用失误”。
  
  4、观片之后的语言知识的强化及运用
  行为主义理论把语言习惯看成是习惯形成的过程,而习惯形成需要不断强化进行刺激——反应。语言学习过程是输入——吸收——输出的过程。根据输入输出之间平衡的观点,从输入、储存到产出之前的阶段被称作“孵化期”。教师应帮助学生有意识地去缩短孵化期。教师不妨为学生设计一些活动,如复述影片故事情节、角色扮演、问题讨论、写自己的感想,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背诵经典对白,给电影角色配音等。让学生将片中学到的表达方式运用到要讨论与写作中,从而提高口语和写作水平。防止学生刚从电影中学到的大量习语、表达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遗忘,不能内化成自己的知识。
  
  三、结束语
  
  英语电影内容丰富,文化特色突出,语料真实,又最贴近学生生活,是外语教学的好帮手。英语电影具有语言、画面、音响三结合的特点,能使声音和图像结合,语言和情景结合,视觉刺激和听觉刺激结合。使学生置身于外语环境中,各种感觉器官同时并用,是学生学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有效途径,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看英文电影,不仅有助于语言的教学,也有助于语言的学习,学生将从中受益匪浅,通过在英语教学中播放原版电影使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耳濡目染,真正做到“活学”,掌握语音、词汇、句型、思维和文化,在语言环境中入乡随俗,真正做到“活用”,达到理解和表达、交流和沟通。从真正意义上把英语学“活”。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