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纪录片的生存策略(3)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5-02-24
扩展了这股力量。他们有着很强的探索意识,极富创造力,也不乏精英者;却苦于没有播出平台。因此如果体制内的纪录片栏目向他们寻求合作,会是两利。如凤凰卫视中文台的《DV新世代:中华青年影像大展》在这一点上就做得很彻底,他们完全没有自己的创作力量,而是从一开始就以播出平台的身份与广大“中华青年”合作;这样不但栏目播出的作品富有极大的活力,而且实现了栏目的低投入,买作品的播出权每期只用1500——2000元人民币。
栏目模式创新。当然,如果纪录片栏目化后栏目的意义只在于纪录片的集中播出,那是不够的。而目前的纪录片栏目却大都止于如此,最多只是在正片的头尾加上主持人说几句,因此给人的感觉还是在看一个独立的纪录片而不是一个纪录片栏目,当然这保证了作为单个的作品本身的独立性和完整性。但这是不符合电视的传播特点的,电视的家常化收视环境决定了收视行为本身就是断裂的,基本上不具备行为的完整性。因此采用这样的播出模式也许会更合理,而且令人耳目一新:正片是一个时空层面,而栏目是另一个时空层面;将正片切成若干个段,插入栏目的现场时空;栏目的现场时空可以是主持人与编导或当事人或专家的演播室访谈,甚至可以是另一部作品或其它的事件;但插入的时空必须具备这样的条件,能与正片时空区分开来,而且必须与正片段落相关或相似。这样的栏目模式由于有多个时空层面的碰撞与互补,不但突显了栏目的存在标示,而且能将气氛做得活跃生动。
纪录片频道化与本土化。由栏目化走向频道化是电视发展的必然规律。但是中国的频道专业化时代是否已经到来还存在着争议,在现实的频道专业化运作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中国本身还没有进入到频道专业化的时代(因为还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市场)……所谓的市场成熟就是说要有相当的人群对某一类专业内容有不可或缺的感觉。”(6)因此目前办纪录片频道似乎真有点冒险,可纪录片频道化无疑是纪录片复兴要走的方向。方向对了,先走一步,并非没有价值,哪怕暂时做亏本生意。首先,我们不能只从经济利益的角度来看纪录片,纪录片的社会价值、历史价值及文化价值才是最重要的。我们之所以不得不考虑经济回报问题,纯是为了生存;而不是一切为了经济利益,任由经济问题来决定纪录片的生死存亡。其次,当前中国的电视纪录片并非完全没有市场,在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纪录片逐渐培养了一批的忠实观众。而且,这个收视群体基本上是社会上层精英,具有较高的消费能力,这对广告商并非完全没有吸引力。再次,纪录片频道应该得到政府及社会公益团体的支持,这一点会逐渐得到认可;在国外,纪录片频道没有这样的支持也是不可想象。
由于上海有着很好的纪录片氛围,上海电视台率先在国内开设了纪实频道,如今已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影响力,拥有《纪录片编辑室》、《纪录中国》、《环球纪实》、《人物》、《传奇》等十多个纪录片栏目。但是仍存在着很多问题。最严重的是本土化程度低,似乎只是一个外国纪录片频道的翻译版。本土化是中国纪录片栏目/频道应遵循的重要原则,是我们的一个独特立足点,也是应对西方商业化纪录大片侵袭的有效武器。西方的纪录大片,如已进军中国的“DISCOVERY”、“国家地理杂志”等,追求的是全球化市场,因此忌讳本土化。他们是“在一种固定的普世的意识形态框架中运行,与好莱坞大片中的爱情意识形态相类似,在这里宣扬的是作为普世价值的‘科学’与‘探险’,而对‘科学’、‘探险’与特定社会脉络的关系、与历史的关系这些都是不加反省的。”(7)所以,做科学的探险的我们肯定做不过他们,于是就引进,结果变成了人家的汉化版。这一问题在阳光卫视也很明显,它将美国“历史”频道的《人物志》引进后,换上中国的主持人,加上中文解说,成了自己的支柱性栏目。
其实本土化才是最佳应对策略。如《纪录片编辑室》从一开始就是以上海的本土化起家的。栏目主要将镜头对准这座城市的人民,讲上海和上海人的故事,从而在栏目与上海人之间形成了对应的互动关系。我们讲本土化首先是中国化。有中国独特的文化意识在里面,才能与中国观众的深层心理积淀相契合。如中国几千年的家族传统制度使中国人有着很深的“血缘”意识,《纪录片编辑室》就是在栏目与上海人之间确立了这种亲情般的关系。本土化还有一个层面就是注重地方特色。中国地广民族多,各地各民族各不相同,有着丰富的地方特色。无论是电视纪录片频道还是栏目,在自身定位时都没有理由不将这个本土因素考虑在内。
二、纪录片的故事化生存。
无疑的,纪录片生存困境的一个最重要表现就是低收视率,低收视率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缺乏可看性,而营造可看性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加强故事性。由于纪实主义的原生态理论的深远影响,长期以来纪录片一直是重过程而轻故事;由于追求原生态的真实,创作者们绝对地将“真实”的纪录片与“虚构”的故事片对立起来,于是因故事性与故事片的连亲而完全排斥了故事性。这是一个误区。
首先,故事性戏剧性是芸芸众生的日用品,喜欢故事是人类的天性。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每个人都生活在未知里,每个人的生活里都充满着故事;这是一种客观真实。由此故事性并不是故事片的家奴,纪录片也可以而且必须要有故事性,没有了故事的纪录片反而不真实了。
其次,纪录片所蕴涵的深层思考是必须以一定的传播效果为前提的。只有观众在感性的支配下心甘情愿地接收了纪录片的表层视听信息,才能进而在理性支配下深入思考。而在这一表层视听信息的传播过程中,故事性是保证传播效果的一枚重磅筹码。
但是首先必须申明的是,纪录片中的故事性是必须以客观性为前提的。故事片中的故事只要遵循合理(符合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或合情(符合人类普遍的思想感情)二原则中的一种,是可以任意虚构的;而纪录片中的故事则必须是现实生活中客观发生了的。因此,故事片中的故事可以“创作”,而纪录片中的故事则只能“发现”——创作者必须凭自己的经验和敏感去把握在眼前恍过的生活,从中挖掘故事、发现故事并抓住故事。正如电影的画框一样,纪录片中故事的真实性要求在对创作进行着限制的同时,也给予了纪录片以不可替代的魅力:观众在感受着故事中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的同时,想到的是故事的主人公也和自己一样,是现实地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活生生的生命个体,故事中的一切都真实地发生过或正在发生。这种观众与主人公的共时空感应,是故事片所不敢想象的。
1、 选题的故事性把握。
对于纪录片的故事性把握,是从筹备期的选题就开始的。一个富有故事潜力的选题,已经具备了作品的故事雏形。拿到一个选题后,我们一般用这几个指标来衡量它的故事性。首先是矛盾。看选题中有没有矛盾,能不能形成矛盾。浅层的如人物矛盾、事件冲突;深层的如心理矛盾、命运冲突、人与自然与社会的矛盾等等。当然还要看矛盾的激烈程度,也有动作行为上的激烈及内在看不见的激烈之分。其次是兴奋点。兴奋点即引发观众在观看时产生情绪变化的段落,故事是靠兴奋点来支撑的。编导在衡量选题时需要经验与想象,故事可能怎么发展,在什么情况下能形成哪些兴奋点。兴奋点可以是情感的、悬念的、幽默的,也可以是深思的、富有启发性的。北京台的《纪录》栏目就要求每期作品在50分钟的时长内至少不低于7个兴奋点。再次是看故事的意义。故事不能只是故事,而必须能形成主题。因为故事本身并不是目的,故事背后的意义才是纪录片最终追求的。在故事的意义上要注意大题材能产生大主题,小题材也能有其深层的意义。
2、故事要素。
悬念。故事片的故事性以人
栏目模式创新。当然,如果纪录片栏目化后栏目的意义只在于纪录片的集中播出,那是不够的。而目前的纪录片栏目却大都止于如此,最多只是在正片的头尾加上主持人说几句,因此给人的感觉还是在看一个独立的纪录片而不是一个纪录片栏目,当然这保证了作为单个的作品本身的独立性和完整性。但这是不符合电视的传播特点的,电视的家常化收视环境决定了收视行为本身就是断裂的,基本上不具备行为的完整性。因此采用这样的播出模式也许会更合理,而且令人耳目一新:正片是一个时空层面,而栏目是另一个时空层面;将正片切成若干个段,插入栏目的现场时空;栏目的现场时空可以是主持人与编导或当事人或专家的演播室访谈,甚至可以是另一部作品或其它的事件;但插入的时空必须具备这样的条件,能与正片时空区分开来,而且必须与正片段落相关或相似。这样的栏目模式由于有多个时空层面的碰撞与互补,不但突显了栏目的存在标示,而且能将气氛做得活跃生动。
纪录片频道化与本土化。由栏目化走向频道化是电视发展的必然规律。但是中国的频道专业化时代是否已经到来还存在着争议,在现实的频道专业化运作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中国本身还没有进入到频道专业化的时代(因为还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市场)……所谓的市场成熟就是说要有相当的人群对某一类专业内容有不可或缺的感觉。”(6)因此目前办纪录片频道似乎真有点冒险,可纪录片频道化无疑是纪录片复兴要走的方向。方向对了,先走一步,并非没有价值,哪怕暂时做亏本生意。首先,我们不能只从经济利益的角度来看纪录片,纪录片的社会价值、历史价值及文化价值才是最重要的。我们之所以不得不考虑经济回报问题,纯是为了生存;而不是一切为了经济利益,任由经济问题来决定纪录片的生死存亡。其次,当前中国的电视纪录片并非完全没有市场,在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纪录片逐渐培养了一批的忠实观众。而且,这个收视群体基本上是社会上层精英,具有较高的消费能力,这对广告商并非完全没有吸引力。再次,纪录片频道应该得到政府及社会公益团体的支持,这一点会逐渐得到认可;在国外,纪录片频道没有这样的支持也是不可想象。
由于上海有着很好的纪录片氛围,上海电视台率先在国内开设了纪实频道,如今已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影响力,拥有《纪录片编辑室》、《纪录中国》、《环球纪实》、《人物》、《传奇》等十多个纪录片栏目。但是仍存在着很多问题。最严重的是本土化程度低,似乎只是一个外国纪录片频道的翻译版。本土化是中国纪录片栏目/频道应遵循的重要原则,是我们的一个独特立足点,也是应对西方商业化纪录大片侵袭的有效武器。西方的纪录大片,如已进军中国的“DISCOVERY”、“国家地理杂志”等,追求的是全球化市场,因此忌讳本土化。他们是“在一种固定的普世的意识形态框架中运行,与好莱坞大片中的爱情意识形态相类似,在这里宣扬的是作为普世价值的‘科学’与‘探险’,而对‘科学’、‘探险’与特定社会脉络的关系、与历史的关系这些都是不加反省的。”(7)所以,做科学的探险的我们肯定做不过他们,于是就引进,结果变成了人家的汉化版。这一问题在阳光卫视也很明显,它将美国“历史”频道的《人物志》引进后,换上中国的主持人,加上中文解说,成了自己的支柱性栏目。
其实本土化才是最佳应对策略。如《纪录片编辑室》从一开始就是以上海的本土化起家的。栏目主要将镜头对准这座城市的人民,讲上海和上海人的故事,从而在栏目与上海人之间形成了对应的互动关系。我们讲本土化首先是中国化。有中国独特的文化意识在里面,才能与中国观众的深层心理积淀相契合。如中国几千年的家族传统制度使中国人有着很深的“血缘”意识,《纪录片编辑室》就是在栏目与上海人之间确立了这种亲情般的关系。本土化还有一个层面就是注重地方特色。中国地广民族多,各地各民族各不相同,有着丰富的地方特色。无论是电视纪录片频道还是栏目,在自身定位时都没有理由不将这个本土因素考虑在内。
二、纪录片的故事化生存。
无疑的,纪录片生存困境的一个最重要表现就是低收视率,低收视率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缺乏可看性,而营造可看性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加强故事性。由于纪实主义的原生态理论的深远影响,长期以来纪录片一直是重过程而轻故事;由于追求原生态的真实,创作者们绝对地将“真实”的纪录片与“虚构”的故事片对立起来,于是因故事性与故事片的连亲而完全排斥了故事性。这是一个误区。
首先,故事性戏剧性是芸芸众生的日用品,喜欢故事是人类的天性。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每个人都生活在未知里,每个人的生活里都充满着故事;这是一种客观真实。由此故事性并不是故事片的家奴,纪录片也可以而且必须要有故事性,没有了故事的纪录片反而不真实了。
其次,纪录片所蕴涵的深层思考是必须以一定的传播效果为前提的。只有观众在感性的支配下心甘情愿地接收了纪录片的表层视听信息,才能进而在理性支配下深入思考。而在这一表层视听信息的传播过程中,故事性是保证传播效果的一枚重磅筹码。
但是首先必须申明的是,纪录片中的故事性是必须以客观性为前提的。故事片中的故事只要遵循合理(符合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或合情(符合人类普遍的思想感情)二原则中的一种,是可以任意虚构的;而纪录片中的故事则必须是现实生活中客观发生了的。因此,故事片中的故事可以“创作”,而纪录片中的故事则只能“发现”——创作者必须凭自己的经验和敏感去把握在眼前恍过的生活,从中挖掘故事、发现故事并抓住故事。正如电影的画框一样,纪录片中故事的真实性要求在对创作进行着限制的同时,也给予了纪录片以不可替代的魅力:观众在感受着故事中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的同时,想到的是故事的主人公也和自己一样,是现实地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活生生的生命个体,故事中的一切都真实地发生过或正在发生。这种观众与主人公的共时空感应,是故事片所不敢想象的。
1、 选题的故事性把握。
对于纪录片的故事性把握,是从筹备期的选题就开始的。一个富有故事潜力的选题,已经具备了作品的故事雏形。拿到一个选题后,我们一般用这几个指标来衡量它的故事性。首先是矛盾。看选题中有没有矛盾,能不能形成矛盾。浅层的如人物矛盾、事件冲突;深层的如心理矛盾、命运冲突、人与自然与社会的矛盾等等。当然还要看矛盾的激烈程度,也有动作行为上的激烈及内在看不见的激烈之分。其次是兴奋点。兴奋点即引发观众在观看时产生情绪变化的段落,故事是靠兴奋点来支撑的。编导在衡量选题时需要经验与想象,故事可能怎么发展,在什么情况下能形成哪些兴奋点。兴奋点可以是情感的、悬念的、幽默的,也可以是深思的、富有启发性的。北京台的《纪录》栏目就要求每期作品在50分钟的时长内至少不低于7个兴奋点。再次是看故事的意义。故事不能只是故事,而必须能形成主题。因为故事本身并不是目的,故事背后的意义才是纪录片最终追求的。在故事的意义上要注意大题材能产生大主题,小题材也能有其深层的意义。
2、故事要素。
悬念。故事片的故事性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