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医学新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见表2
表2示,新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情绪、人际关系及因父母的期望值过高与现实状况的冲突而出现的牢骚、郁闷等心理困惑,情绪对心身健康起较为关键的作用。
2.3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我们设计了l4个与心理健康水平相关的问题,作为自变量,研究其相关性,分别作z、T检验。结果见表3、4。
表3、4示,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较多,存在心理问题者05级新学生高于04级,女生高于男生,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多于核心家庭。就专业而言,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护理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临床医疗、中医药专业学生低。被试者对所在学校、自我形象、自我才能和专业选择的满意度与其心理健康水平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值得注意的是家庭经济状况对学生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贫困生是当今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之一,其心理健康水平须予以高度关注。家庭教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单亲家庭成长的孩子可能会因为人格发展的不完善所致,表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不完全是大学这个特殊的社会单元所造成的。
2.4影响心理健康因素的逐步回归分析见表5
3讨论
3.1年级、性别、专业等因素对医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心理素质的高低,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逐年下降的趋势,可能与高校招生制度、大学生就业压力大有关,特别是医类专科学校的学生就业难尤为突出。在性别的比较中,女生的U理问题多于男生,与社会上女性比男性就业难相吻合,特别是高薪水、高职务的岗位就业的女性明显少于男性。不同专业学生比较的结果显示,护理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临床医疗、中医药专业学生,可能与护理专业学生数量女生比男生多有关(我校04级05级护理专业学生数男:女约为1:28)。目前我国护理行业人才虽然不足,但多数用人单位采用聘用制,甚至将护士作为短期廉价劳动力引入,使护理专业学生产生严重的就业工作压力。工作压力是指在某种职业条件下,客观需求与主观反应之问失衡而出现的(可感受到的)心理变化和心理压力,以及由于不能满足需求而引起的相应的(可察觉到的)功能性紊乱。从而导致职业自信心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