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 无痛性心肌梗死;临床特征;临床分析
[论文摘要] 目的:探讨无痛性心肌梗死临床特征,提高临床诊断和认识。方法:回顾我科诊治的无痛性心肌梗死72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病情缓解52例,死亡20例(27.7%)、心原性休克11例,心律失常6例,心力衰竭3例。结论:应掌握无痛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早期明确诊断。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在临床上较为多见,典型的胸骨后剧烈持续性疼痛或心前区压榨性窒息样疼痛,特征性心电图改变和实验室检查心肌酶谱变化,临床诊断并不困难,无痛性心肌梗死由于隐匿性强,临床症状及体征不典型,临床症状多样性而更容易误诊、漏诊,贻误疾病的治疗。笔者对我院2003年10月~2008年5月在我科诊治的无痛性心肌梗死72例进行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为2003年10月~2008年5月在我院确诊的门诊或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2例,经心电图和心肌酶检查确诊。符合AMI诊断标准[1]。男性50例,女性22例。年龄54~86岁,平均(74.3±9.5)岁。发病到住院时间平均(45±10) h。
1.2 临床表现
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表现10例,胸闷、心悸54例,胸骨后烧灼感14例,头昏31例,上肢麻木不适20例,心原性休克19例,急性左心衰竭18例,发热1例,无特殊不适3例。头昏、黑矇9例、昏厥19 例。
1.3 诱发因素和既往病史
无诱因者35例;有诱因者37 例,其中,情绪波动20例,疲劳10例,饱餐、饮酒4例和用力排便3例。糖尿病43例, 高血压61例,脑梗死10例,老年痴呆3例,肺心病5例,长期卧床5例。
1.4 心电图改变
梗死型Q波形成,ST段呈弓背向上型抬高及T波倒置,并且有规律性动态演变42例。无明显ST段抬高11例,延缓出现梗死图形6例。常规导联不显示梗死图形3例,仅ST-T变化,无Q波5例,2例心内膜下,3例下壁再梗。频发性室性早搏13例,房性早搏4例,室性心动过速5例,窦性心动过缓5例,Ⅰ度房室传导阻滞(AVB)8例,Ⅱ度AVB 4例,Ⅲ度AVB 1例。
1.5 心肌酶谱
72例患者的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及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H1),除6例升高不明显外,其余均符合心肌梗死的心肌酶谱衍变过程及规律。
1.6 梗死部位
前间壁13例,前壁15例,广泛前壁10例,下壁21例,侧壁8例,正后壁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