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体会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0-17

  【论文关键词】慢性胃炎;中医药;临床体会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56例慢性胃炎分为脾胃虚弱型、肝胃不和型、脾胃湿热型、胃阴不足型辨证治疗。结果:本组56例病例,经治疗4~5个疗程,其中治愈38例,占67.9%;显效8例,占14.3% ;有效6例,占10.7% ;无效4例,占7.14% ,总有效率92.86%。结论: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显著。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本院门诊慢性胃炎患者56例。所有病例均具有慢性胃炎的临床症状,在我院作纤维胃镜确诊为慢性胃炎,病理诊断上符合2000年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制定的病理诊断标准[1],其中男35例,女21例,年龄15~67岁,病程1.5~18年,平均8年。其中浅表性胃炎36例,萎缩性胃炎17例,糜烂性胃炎3例。
  1.2辨证分型与治疗
  1.2.1脾胃虚弱型共26例。症见胃脘隐痛,食后加重,喜暖喜按,纳呆,神疲乏力,便溏,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治以健脾益气、和胃,方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味:党参20g,白术15g,茯苓15g,陈皮10g,半夏10g,木香10g,砂仁6g,黄芪20g,炙甘草9g,当归10g。
  1.2.2肝胃不和型共14例。症见胃脘胀满、攻撑作痛,脘痛连胁、暖气频频、得矢气则舒,舌苔薄白,脉弦。治以舒肝理气、和胃止痛,方选加味四逆散。方:柴胡10g、白芍20g、枳壳12g、甘草6g、延胡索15g、佛手10g、川楝子10g、旋覆花12g、香附12g、木香10g、陈皮10g。
  1.2.3脾胃湿热型共10例。症见胃脘胀痛或满闷不适、嘈杂嗳气、口苦口腻、大便不爽、舌苔黄腻、脉滑数,化湿清热、理气和胃,方选芩连平胃散加味:厚朴15g,苍术15g,陈皮12g,黄芩12g,黄连10g,半夏10g,霍香12g,茯苓15g,石菖蒲10g,薏苡仁20g,蒲公英30g。
  1.2.4胃阴不足型共6例。症见胃脘隐痛,灼热不适,口干喜冷饮,舌质偏红,少苔,脉细数。治以滋阴养胃,方用益胃汤加减:沙参15g,麦冬15g,生地15g,玉竹15g,石斛15g,白芍15g,枳壳10g,山楂15g,黄连6g,甘草6g。
  1.3病例介绍
  1.3.1病例1杨某,女,35岁。2003年3月7日初诊。患者有胃痛病史约8年,近因饮食不节又出现胃脘隐痛痞满,纳差,腹胀,大便欠爽,舌淡苔薄白,脉沉细,经胃镜检查诊断为萎缩性胃炎。辨证为中虚气滞所致。治当补中健脾,理气导滞。方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味:党参20g,白术15g,茯苓15g,陈皮10g,半夏10g,木香10g,砂仁6g,黄芪20g,炙甘草9 g,当归10g。每日1剂,水煎服。调治3个月,症状明显减轻。继治3个月复查胃镜,为浅表性胃炎,随访1.5年,症状不显,未见复发。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