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的预防与护理(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0-17

  3.5 吻合口瘘观察及预防 术后吻合口瘘多发生在7 d左右[3],密切观察有无发热,腹痛及盆腔引流液的性状(有无粪样),预防措施如下。(1)引流管的护理:术后有直肠引流管(粗硅胶管),细硅胶管,骶前引流管,胃管,尿管,妥善固定各种引流管,保持其引流通畅,防止其折叠、扭曲、受压、堵塞,记录引流量及引流液的性质。①经细硅胶管滴入甲硝唑100 ml或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1次/12 h,20滴/min,3~5 d,本组18例静脉滴注5 d,15例静脉滴注6 d,25例静脉滴注7 d,?1例?静脉滴注15 d拔出,1例静脉滴注20 d拔出;②直肠引流管(即粗的硅胶管)放置的目的是降低肠腔内压力,引流经细硅胶管滴入的甲硝唑液、肠液、大便,还可保持肛管周围皮肤清洁干燥;③术后放置骶前引流管的目的是彻底引流出盆腔内积血、积液,预防吻合口瘘[4]。所接负压引流袋不宜超过切口平面高度,如需抬高,应先夹闭引流管,并更换负压引流袋,以防引流液逆流入体内而引发感染,一般术后第1天引流量最多,为血性,多数在100~400 ml之间,以后逐渐减少,第3天大部分患者引流为淡血性或淡黄色且引流量250 ml,如短期内出现引流液过多且为新鲜血液,提示可能有出血并及时通知医师处理,如颜色转为浑浊脓性,并含有粪便,则提示发生吻合口瘘。本组发生吻合口瘘2例,25例8 d拔管,16例9 d拔管,17例10 d拔管,1例17 d拔管,1例21 d拔管;④胃管在肠蠕动恢复后,即可拔出,一般3~4 d;⑤留置尿管期间,保持尿管相流通畅,定时夹闭尿管,每天行尿道口护理?2次?,一般7~10 d拔出尿管。(2)术后肠蠕动恢复后,即可给予进食流质饮食,如汤、米汤等,如无异常逐渐过度至半流质无渣饮食,术后1个月才可进普食。进食后应注意肛门排便情况,防止过干或过稀,正确饮食能有效的控制大便次数,预防吻合口瘘的发生。(3)术后7 d内避免取端坐位或长时间下蹲位,以免增加腹压和吻合口的张力,术后7~10 d禁止灌肠,防止吻合口水肿张力增加。?
  3.5 吻合口瘘的护理 本组1例发生在术后5 d,1例发生在术后7 d,骶前引流出粪便样物,患者全身均无中毒症状,均采取保守治疗,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补液、间断输白蛋白或静脉营养,充分引流骶前漏出物。经细硅胶管滴入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行骶前冲洗,冲洗时需注意冲洗量及速度适宜,不能过多过快,并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骶前置双管引流要注意进出量是否平衡,如进入多,引流出少或患者诉腹胀及其他不适,应立即停止冲洗,并报告主管医师,协助查找原因,经上述方法处理后,患者经1周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无吻合口狭窄及肛周脓肿等其它并发症发生,吻合口瘘发生至出院10~15 d。?
  3.7 出院指导 ①活动:患者可做日常活动,术后1~3个月内禁止参加重体力劳动,负重应小于10 kg,避免增加腹压的动作[5],如用力咳嗽,打喷嚏或用力大便等;②饮食:少量多餐,进营养丰富易消化食物,忌暴饮暴食及刺激性食物,戒烟酒;③肛门括约肌锻炼:先收缩后放松括约肌,每天做50次左右;④排便: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大便,同时保持肛门清洁卫生;⑤定期来院复查,化疗,放疗或免疫治疗等。?
  
  4 小结?
  双吻合器技术的应用使更低位的直肠癌的保肛成为可能,但是这增加了吻合瘘的发生率[6],正确的选择吻合口瘘的处理方法对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要密切观察病情,尤其要加强吻合口瘘的观察与护理。?
  
  参考文献
  [1] 张洪伟,王京华,王为忠,等.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吻合口瘘9例的原因及治疗.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7,28(12):1139-1141.?
  [2] 郭桂芳,姚兰.外科护理学.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2-3.?
  [3] 张合成.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的防治及护理.护理研究,2004(18):27-31.?
  [4] 雷建,黄烔强.超低直肠癌保肛手术疗效评价.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3,3(9):778-779.?
  [5] 章守峰.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9例的原因及治疗.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7,28(12):1139-1141.?
  [6] 赵广法,师英强,英善兢.直肠全系膜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分析和对策.肿瘤,2004,24(6):595.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