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医疗事故发生原因的个案分析(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2
?
  案例2,患者女,27岁,因“孕39??+4/7?周,阴道流液1 h”入院。有不规律宫缩。查体:T36.5℃,P80次/min,BP100/70 mm Hg,一般状态尚可,心肺听诊无异常,腹部膨隆,呈单胎足月腹形。产科情况:宫高33 cm,腹围107 cm,预测胎儿体质量4 031 g,胎位ROA,胎心148次/min,骨盆外测量:骼棘间径25 cm,骼嵴间径29 cm,骶耻外径24 cm,肛诊:宫颈容受100%,开大3.0 cm,胎膜已破,可见羊水流出,色清,S=-2。B超提示:末期妊娠、头位。临床诊断:孕1产0孕394/7周ROA待产、胎膜早破。治疗原则:臀高位,注意胎心,计划分娩。入院后2 h产妇有规律性宫缩,胎心良好,给予地西泮10 mg缓慢静推促进宫颈扩张。规律宫缩9 h后,胎心140次/min,宫口开大9.0 cm,宫颈前唇水肿,羊水清,静脉滴注地西泮10 mg消除宫颈水肿。又过1 h 30分宫口开全,入产室后出现子宫收缩乏力,立即静脉滴注5%葡萄糖500 ml+催产素5.0 U,行会阴侧切术,自然分娩一女性活婴,新生儿皮肤躯干红,四肢青紫,2 min Apgar评分10分,新生儿哭声较弱,故给予吸氧,吸氧约30 min后,哭声响亮,故停止吸氧。新生儿生后第4天因反应差,拒乳4 d转入本院儿科治疗,此时,患儿四肢肌张力减低,拥抱反射、吸吮反射及觅食反射均消失。头部CT示:双侧额、颞、枕、前后分水岭区见有大片状低密度灶,边缘尚清,邻近脑沟消失。临床诊断: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经营养脑细胞、预防感染、支持对症治疗后,症状改善,家长要求转院治疗。患方认为:患儿颅内出血,缺血、缺氧性脑病是院方在产妇分娩过程中未采取正确、有利的分娩方式造成的,是医院的责任,属于医疗事故。医院对新生儿产后评分判断错误,造成对孩子监护不利,忽略对新生儿及时、有效的治疗,未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采取措施、监管不当,延误病情,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导致新生儿病情加重。经鉴定,构成四级医疗事故,院方负主要责任。
  
  4 导致医疗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为?
  产前诊断正确,分娩方式选择正确,各产程处置得当。新生儿轻度窒息原因为产程中存在隐匿性胎儿宫内乏氧。院方由于对新生儿病情变化观察不仔细,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未及时做出诊断及治疗,导致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发生。医疗过失行为与患儿的病情有因果关系。?
  纵观上述病例,病例一是因为分娩过程中,由于产科师极其不负责任,处理不当,致使胎儿宫内窘迫未得到及时纠正,导致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生。病例二,虽然分娩过程顺利,院方不存在过错,但是,由于产科医师对新生儿轻度窒息重视不够,对新生儿病情变化观察不仔细,没能将患儿及时转入儿科治疗,使其病情加重,延误治疗,导致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发生。因此,加强产前、产时、产后管理,对避免或减少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