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各组血气、红细胞压积、血压和灌注流量比较 (x±s)
注:与23~29mmHg组比较,*P<0.052.2
脑皮层血流量 脑皮层血流量受温度影响,15℃时脑皮层血流量降低至基础值的49%~52%。复温至37℃后大脑皮层血流量恢复到基础值。为了排除温度的影响,15℃时测定的脑血流量作为100%的基础值(见图1)。图1显示C组在逆灌期间的脑血流量(11.78%~13.74%),明显高于B组(3.76%~5.16%),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
2.3 温度变化 从25℃到15℃的降温过程中,3组食管温度降低的速度明显比脑温要快,两者相差2℃~3℃。当脑温达到15℃时,食管温度为13.1℃~13.8℃,通常较食管温度迟10~15min。复温时食管温度上升要快于脑温,两者温差约9℃。停循环期间,A组食管温度缓慢回升,从13.1℃到16.8 ℃; 早期45min,脑温从15℃上升到17.4℃,其余75min脑温仅仅上升0.14℃。A组在起始60min,脑温明显高于食管温度,但是这种差别在后来的60min消失(见图2)。逆行脑灌注时,B、C 2组间的血温变化差异无显著性。B组食管温度从13.4 ℃上升到14.6 ℃; 45min内,脑温从15℃上升到16.7 ℃,剩余75min脑温上升0.16℃。C组食管温度从13.4 ℃上升到14.9 ℃,在早期45min内,脑温从15 ℃上升到16.5℃,剩余75min脑温上升0.22℃。逆灌期间两组的脑温均高于食管温度(见图3、图4)。停循环期间,深低温停循环组的食管温度回升,较逆灌两组要快,75min后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低压和较高压力的逆行脑灌注之间差异无显著性(见图5)。脑温的变化3组非常相似,深低温停循环组比逆灌组高1℃,但差异无显著性(见图6)。
2.4 脑组织氧摄取率 37℃时脑组织氧摄取率在A、B、C 3组分别是(23.9±5.3)%,(24.2±1.1)%,(24.5±2.7)%,15℃时,为(7.6±1.1)%,(7.5±1.4)%,(7.6±2.3)%。说明深低温15℃脑仍然消耗氧。15min逆灌时,B组氧摄取率达(65.4±4.9)%,C组为(45.0±5.2)%,以后C组逐渐增加,在120min到达最高值为(64.1±3)%,表示34~39mmHg压力组能为脑组织提供较多的氧(见图7)。在逆灌期间,2组的脑组织氧摄取率明显增加,提示脑组织利用有限量的逆灌血流和逆灌可以提供营养血流。
3 讨论
逆灌脑保护研究,早期采用犬的模型。犬具有细小的颈内静脉和较多的静脉瓣,只能采用双侧颧静脉替代颈内静脉灌注;结果显示逆灌时脑血流值偏高,约为同一温度顺灌值的30%~50%[5]。猪的血管解剖比较接近人类,是研究逆灌脑保护应用最多的动物。在猪和猿的动物模型,逆灌只能提供小于顺灌值10%的血流。Lin PJ等人利用多普勒血流仪直接测定人硬脑膜下脑血流,发现逆灌脑血流量约10%。由于有限的脑血流量,考虑逆灌对脑的保护作用是较好地控制了温度,而不是提供了营养血流[6]。本研究比较清楚地表明,在降温和复温过程中,脑温和躯体中心温度之间有较大的差异,脑温度的变化比食管温度要慢,特别是在复温期间。脑组织的自然复温不单纯发生在深低温停循环组,同样出现在逆行脑灌注组。躯体温度的上升在逆灌组明显比深低温停循环组要慢,提示逆灌能较好地维持躯体温度,但不能有效控制停跳期间脑的温度上升。这可以用逆灌时的分流来解释,已经证实静脉系统存在大量的侧支循环,逆灌血流经侧支循环而大量分流到躯体循环。同样提示逆灌不但保护脑组织也可能保护其他器官[2]。
利用染料灌注法观察脑逆灌分布的结果,绝大部分逆灌血流分布在脑皮层的表面[2]。在未麻醉的患者,80%的脑血流分布在灰质,20%在白质[7]。我们将温度探头置在皮层的灰质区,因为,该区域的温度较容易受到逆灌血流的影响,而深层的白质受的影响较小。脑温度的变化明显较食管温度要慢,温差在降温期间是2℃~3℃,复温期间最高可达到9℃。脑温达到15℃较食管温度晚10~15min。在临床实践中,降温至15℃后应当继续转流降温10~15min,然后停循环。我们设定深低温停循环以脑温15 ℃为标准,这样他们的基础值一致,在120min停循环期间,不论单纯停跳还是辅助逆灌都显示出脑温自然上升,上升范围约2℃左右,停跳45min达到最高。为什么停跳后脑组织会自动升温尚不清楚,可能由于脑实质内热量的释放或头颅周围组织和室温的影响。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将室温严格控制在22℃,猪的头颅没有用冰敷。因为局部头颅冰敷可以预防脑组织的自然升温和进一步的脑降温。
Juvonen发现,90min深低温停循环期间的硬脑膜表面温度,顺灌比逆灌要高,单纯停跳高于逆灌。从而认为脑逆灌的保护作用主要是维持了停跳期间颅内低温[8]。但是他们观察的是硬脑膜表面的温度而不是脑组织的温度。我们在实验中观察到,硬脑膜表面的温度与脑组织温度存在差异。硬脑膜表面的温度易于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然而,他们的报道尚未阐明,头颅局部冰敷是应用在全部组还是用在单纯低温或逆灌组。若所有各组的血温和局部冰敷都一致,为什么硬脑膜温度在顺灌组反而高于停跳组和逆灌组,似乎难以解释。从理论上讲,顺灌提供较逆灌更多的脑血流,能够更好地控制脑温。我们直接测定脑皮层温度,各组的基础温度一致,灌注血温得到良好的控制,有利于各组之间比较。结果清楚表明,逆灌并不能防止脑组织温度的上升或者维持脑的低温。脑温度的变化在深低温停跳组和脑逆灌组是相似的。虽然较高的逆灌压力可以增加脑血流,但不能维持脑组织恒定的低温。
Mezrow等学者指出[9],在猪的动物模型,18℃脑代谢降低至32%~40%,全身代谢降到16%。我们的研究结果,15℃脑组织氧摄取率为33%。表明深低温15℃仍然存在脑的代谢,脑组织仍然需要氧消耗。核磁共振光谱测定显示,15℃时停循环和逆灌30~50min后脑组织ATP含量已经测不到[10]。因此,在延长停循环期间能连续供应氧或血液极为重要。逆灌提供一定量的营养血流,增加逆灌压力从23~29mmHg到34~40mmHg并不能有效地维持脑的低温,但可以增加皮层血流,较好地保存神经元的代谢功能和组织酶活性。这提示34~40mmHg压力改善脑的保护作用主要是供给血流或营养。逆灌提供的脑血流量非常有限,是正常血流的2%~8%,远远低于15℃时的脑代谢率(33%的水平)。逆灌超过60min仍然可以发生脑损伤。
在猪的动物模型,120min停循环期间,逆灌能较好地维持躯体的低温;但逆灌不能预防脑组织自然升温。逆灌保护脑的主要作用机制不是较好地维持脑组织的低温,可能是提供了一定量的营养血流或氧到脑组织,从而预防缺血性损伤。
(本文图片见附页1)
【参考文献】
1 Bavaria JE,Pochettino A.Retrograded cerebral perfusion in aortic arch surgery:efficacy and possible mechanisms of brain protection.Semin Thorac and Cardiovasc Surg,1997,9:222-232.
2 Ye J,Yang LJ,Del Bigio MR,et al.Retrograde cerebral perfusion provides limited distribution of blood to the brain:a study in pigs.J Thorac Cardiovasc Surg,1997,114:660-665.
3 Li ZJ,Yang L,Jackson M,et al.Increased pressure during retrograde cerebral perfusion in an acute pig model improves brain tissue perfusion without increase in tissue edema.Ann Thorac Surg,2002,73:1514-1521.
4 Ye J,Ryner LN,Kozlowski P,et al.Retrograde cerebral perfusion results in flow distribution abnormalities and neuronal damage,a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nd histopathological study in pigs.Circulation,1998,98:313-318.
5 Usui A,Oo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