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藏族医药学基础理论前途的几点思考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3
藏族医药学具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是藏族光辉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过去这不仅对藏族人民繁衍生息、防病健身作出了巨大贡献,既使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迅速发展的大潮前,藏族医药学面临或衰亡或发展的两种命运。现在我们应该认真思考以下几个重大问题,是一味地顽固坚持藏族医药学的传统来迎接时代发展的挑战,还是面向世界、面向现代,面向未来,走向新的道路。为未来藏族医药学的前途和命运作出科学的估量,这是时代付于我们的光荣任务。
一、藏族医药学基础理论的危亡和发展机遇
由于西医诊疗理论在藏区普及,藏医诊疗理论与现实之间存在的矛盾更加突出,特别是西医解剖学、生理学的普及,使藏医的三因学和藏药学的理论受到严重冲击,故应对藏医药学进行全面探讨。我以为现在应抛弃对现实存在问题回避的心态,应抛弃满足于过去的伟大成就,满足吐蕃王朝时的光荣的心态,真正面向现实存在,对藏族医药学理论与现实状况间的关系进行科学的阐述,这是将藏族医药学理论从危亡中解救的主要途径。
当前我们所闻所见的不少论文中,有的作者只看到藏族医药学过去的光辉成就和无法胜数的医学典籍,宣称藏医是内容丰富的伟大宝库、是集聚了所有医学精华的甘露宝藏;有的专家学者,其专著像身处天国善见城中不惜人生时光和笔墨纸张探讨奥义,对《脉经注释》、《尿经注释》进行再注释。但是事实上没有人否认藏族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也不可能被否认。如果过分的自我夸耀,只会处于汉族谚语“王婆卖瓜”的境地,不会产生任何好处。在今天信息时代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发挥我们藏族医药学的功能和效益,如何使其与时代相适应而发展。功能和效益能否发挥的关键取决于是否符合科学。一般只据《四部医典》中关于“三因”在人体中形成、位置、度量和功能的论述,而认为“三因”是人体中真实存在的器官,这会造成与现代解剖学、生理学相矛盾。“三因”是什么?三因学与解剖学,三因学与生理学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这是当前须探讨的主要课题。为了全面、深入地分析三因学,首先要从传统观点的禁锢中解脱出来,用新的思维全面地对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行阐述。
三因不是四大种之风(隆)、脏腑之胆(赤巴)、土水之培根,它是认识和解释外界物质的本质的一种特殊辩证认识方法,内外界事物的性质即本质形式各不相同,但用表示三大系统概念的词语去分析观察,三因与机体机能间的问题都能得到解决。在表示病理时并不是说隆病就是轻、糙,赤巴病就是腻、锐,培根病就是腻、柔等,而从病理和症候的本质上来说,凡具有糙、轻、寒、滑、稀、动等性相者称为隆病,凡具有腻、锐、热、臭、泻、湿等性相者称赤巴病,具有腻、凉、重、钝、柔、稳、粘的相性者称为培根病。同样关于机体构成和机能方面达布达娃坚赞说:“与七种触觉功能相对应,都命名为隆、赤巴、培根名”。机体器官呼吸时几个功能活动称之为隆,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感觉饥湿的几个功能活动称为赤巴,稳固机体和心神的几个功能活动称为培根。根据机体器官功能的活动而提出的三因系统学说是我们藏族医药学理论的一种特殊表述形式。传统的三因系统观点能正确地解释和反映机体器官错综复杂的活动。三因是对机体的器官的功能进行综合概括的通称。离开机体和器官功能,不存在所谓的隆、赤巴和培根三种实际存在的器官或组织。
反映机体器官机能综合性的三因系统不是孤立存在,而它们之间具有依存关系、定量关系、对立关系。
关于依存关系在《四部医典》中说:“隆位于骨骼中,赤巴位于血汗内,其余各部存培根,互为依存维持情。”隆、赤巴、培根三者如亲兄弟的比喻,能形象地详释其依存关系。实际上三因的依存关系就是机体的器官组织功能间的关系。《四部医典·论述部》中说:“摄入饮食首先由拌搅培根磨碎和腐熟,其后消化赤巴消化并分解,最后平火隆来分清浊。”此概括食物消化整个过程中三因的功能的论述可理解为现代西医人体生理学中关于胃的蠕动、消化液的各种酶素、胆汁的作用及肠内膜的吸收功能的论述。概括说三因的依存关系是系统与系统间的关系,详细说是细胞与细胞间的关系。
三因之间,或者说机体器官的功能之间存在互相依存的关系外,还有定量关系。“隆的定量是自身的—膀胱,赤巴的定量是自身的—阴囊,培根的量是自手棒量”中所说的定量,是指与器官及组织的功能而言,故应理解为器官及组织正常的标准量。隆的定量是自身的—膀胱,是指属于隆的系统中的器官及组织的正常量而言。如心脏每分钟跳动七十五次是心脏器官跳动的正常量。《四部医典》中所说:“培根依次于脑住上方,赤巴依存于肝胆住中间,隆依存于髋腰住下方”,表明了三因所处的一定位置,是指综合器官功能的三系统范围的主要功能,不应理解为隆一定位于下方、赤巴一定位于中间、培根一定位于上方。
三因的对立关系是三因的依存关系和定量关系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特殊关系。如培根属寒具有水的性质,赤巴属热具有火的性质,从培根和赤巴的本质上来讲,二者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实际上培根中存在赤巴,赤巴中也含有培根。
传统的藏医三因学思想与西医人体生理学之间的矛盾,是由于观察人体生理机能所研究的着眼点即观察角度不同而造成的。三因学将由人体生理运动中所产生的共同功能表象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来解释人体生命活动现象,而西医人体生理学将器官及组织的构成和其功能活动状态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来解释人体生命活动现象。如藏族医学依据呼吸运动的外表现象,认为这是维命隆的功能;西医人体生理学依据呼吸器官组成及功能活动状况,认为它取决于呼吸系统的肺和呼吸肌肉功能。这两种论点大体上来看是矛盾的,但研究的最后结论是一致的,这是因藏医学将外表现象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西方医学将产生功能运动的基础(器官和功能)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而形成的。正如论述人时,会说话,能从事各种劳动的是人;由血肉等各种细胞集聚而形成的任何具备发达头脑、特殊智慧的补特伽罗才是人,这两种论式,其最后的结论是指人一样。
藏族医药学理论是解释人体和疾病同体外所显示的症象的一种信息学,不是表述物质机体和器官功能如何形成的理论。比如只能将下泄隆理解为司理大小便和精血的排泄与控制、司理胎儿分娩等方面的机体运动共同现象,实际上不存在下泄隆这种器官或组织。
(一)藏医理论的信息学性质
我们将与藏族医药理论相关的症象称之为表象信息,将实体与症象间的关系称之为表象关系,故藏医理论可认为是统率表象信息和表象关系的一个巨大信息系统。藏族医药学理论与客观存在间是否有矛盾,主要取决于其理论统摄的信息与实体间关系是否可信。
对统摄信息的形成从发生学说,从内成因和外成因。内成因是指对疾病诊断医疗实践中得到的经验进行分析研究而形成的理论。它是从医疗实践范畴中产生的,故称之为内成因理论。《四部医典·论述部》中云:“隆盛症象干黑喜温暖,身颤腹胀大便滞。”又云“隆衰症象力衰言微身不适,神志不清又生培根增盛状。”以三因盛衰实象为例,隆盛症状与其所属的肌肤干黑的两种症状相吻合的诊治,就是用信息学说的诊治。它是医疗实践过程中产生的,故称之谓内成因理论。所称其为内成因理论因它是对医疗实践过程中产生的信息进行了分析和归纳的基础上形成的,故容易解释医疗实践中出现的所有问题。例如,在医疗实践时,对胸部满闷、神志不安、乱语、头晕、连连嘘气的病状,按传统藏医理论,认为是隆症心风病,对治药物应是八味沉香丸、仲孜八味沉香丸、五味石榴散。医疗实践中按传统的观点认为神志不安是隆的性相中轻和动的成分亢盛,胸部满闷、心悸过猛、乱语等症候是隆即风入侵入心和命脉,其对治法则应使其服用息隆即息风的八味沉香丸等能取得良好效果。当代西医治疗理论中,无隆即风入侵心和治疗息隆即息风的说法,但按藏医理论对隆症心风病治疗中施以息隆即息风的治法,定能取得良好疗效。按逻辑学所说存在都是合理的思想,它符合客观物质存在的规律。总之很明显藏医理论与现代西医学在治疗时严谨以据症候的理论其落脚点是一致的。
与内成因并存的外成因也是藏族医药学组成的主要部分。藏医的生理学、诊断学和药理学中都吸取和发展了外成因理论,更多的吸取和发展了五大种理论,使其与藏医学的基本理论紧密结合。由于藏医学中吸取和发展了这些理论,一方面藏医学在医疗实践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得到解决,另一方面藏医中采用了这个理论的基本思想,观察了人体、疾病与外界环境间的关系,并总结了经验,内成因与外成因理论浑然连为一体。
(二)藏医学诊疗理论是医疗实践与古代哲学相结合的结晶
用三因学和五大种学收集和总结了对人体和疾病症候观察中所得的经验知识,创立了具有藏族特色的医疗学体系。这个体系主要对人体与外界间复杂关系和制约情况进行观察,坚持人体与外界环境是统一体的思想。藏医的统一体思想在世界医学中是特色突出的医学之一。
三因学不仅坚持与总体相关的人体生理学和病理学中机体器官组织的功能运动和病变间的统一体的思想,还坚持机体与外界环境间动态平衡的思想。按三因学的思想,认为人体生命运动和质量主要取决于人体器官间、器官组织与人生活的外界环境间的关系能否动态平衡。如心脏功能发挥状况。不仅取决于心与肺、心与肝、心与肾等器官间关系的质量,甚至还取决心与外界社会环境、气候、空气等。医典中指出造成心脏病(心风病)原因是悲痛、思虑过度、生气发怒、闻听不悦之言、惊恐等,一个人想要健康正常生活,主要不仅取决于此人的所有机体器官和组织、功能的发挥状况,还取决于此人的身体、思想、生活起居、社会环境等。《四部医典·论述部》中说:“时季五官(器官)起居味与性,劣反盛时皆为致病源,正常之时无病健康因。”特别是指明三因(蓄积、发作)的因素时说:“春季之时轻扬并粗性,环境饮食起居皆相类,虽聚隆渐不起发,夏时雨风生寒将发病,秋季润腻温得平息。”从这个论述中可以得知三因蓄积、发作、平息与外界环境的紧密关系。将藏族医药学中关于情(人)器(外界物质环境)世间平衡(生态平衡)和整体统一的思想与当代创建的生物心理学医学模式相对比,可以发现很多共同处。1948年发表的世界卫生组织章程的前言中说:身体健康是指人体所处的自然界、心理和社会等都处于和谐状态。它将人身所处的自然界、心理和社会等之间的关系以章程的形式确定下来。生物医学或称之为结构医学的论点趋向越来越走向光明,故显而易见藏医学的整体思想的应用价值。
一、藏族医药学基础理论的危亡和发展机遇
由于西医诊疗理论在藏区普及,藏医诊疗理论与现实之间存在的矛盾更加突出,特别是西医解剖学、生理学的普及,使藏医的三因学和藏药学的理论受到严重冲击,故应对藏医药学进行全面探讨。我以为现在应抛弃对现实存在问题回避的心态,应抛弃满足于过去的伟大成就,满足吐蕃王朝时的光荣的心态,真正面向现实存在,对藏族医药学理论与现实状况间的关系进行科学的阐述,这是将藏族医药学理论从危亡中解救的主要途径。
当前我们所闻所见的不少论文中,有的作者只看到藏族医药学过去的光辉成就和无法胜数的医学典籍,宣称藏医是内容丰富的伟大宝库、是集聚了所有医学精华的甘露宝藏;有的专家学者,其专著像身处天国善见城中不惜人生时光和笔墨纸张探讨奥义,对《脉经注释》、《尿经注释》进行再注释。但是事实上没有人否认藏族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也不可能被否认。如果过分的自我夸耀,只会处于汉族谚语“王婆卖瓜”的境地,不会产生任何好处。在今天信息时代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发挥我们藏族医药学的功能和效益,如何使其与时代相适应而发展。功能和效益能否发挥的关键取决于是否符合科学。一般只据《四部医典》中关于“三因”在人体中形成、位置、度量和功能的论述,而认为“三因”是人体中真实存在的器官,这会造成与现代解剖学、生理学相矛盾。“三因”是什么?三因学与解剖学,三因学与生理学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这是当前须探讨的主要课题。为了全面、深入地分析三因学,首先要从传统观点的禁锢中解脱出来,用新的思维全面地对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行阐述。
三因不是四大种之风(隆)、脏腑之胆(赤巴)、土水之培根,它是认识和解释外界物质的本质的一种特殊辩证认识方法,内外界事物的性质即本质形式各不相同,但用表示三大系统概念的词语去分析观察,三因与机体机能间的问题都能得到解决。在表示病理时并不是说隆病就是轻、糙,赤巴病就是腻、锐,培根病就是腻、柔等,而从病理和症候的本质上来说,凡具有糙、轻、寒、滑、稀、动等性相者称为隆病,凡具有腻、锐、热、臭、泻、湿等性相者称赤巴病,具有腻、凉、重、钝、柔、稳、粘的相性者称为培根病。同样关于机体构成和机能方面达布达娃坚赞说:“与七种触觉功能相对应,都命名为隆、赤巴、培根名”。机体器官呼吸时几个功能活动称之为隆,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感觉饥湿的几个功能活动称为赤巴,稳固机体和心神的几个功能活动称为培根。根据机体器官功能的活动而提出的三因系统学说是我们藏族医药学理论的一种特殊表述形式。传统的三因系统观点能正确地解释和反映机体器官错综复杂的活动。三因是对机体的器官的功能进行综合概括的通称。离开机体和器官功能,不存在所谓的隆、赤巴和培根三种实际存在的器官或组织。
反映机体器官机能综合性的三因系统不是孤立存在,而它们之间具有依存关系、定量关系、对立关系。
关于依存关系在《四部医典》中说:“隆位于骨骼中,赤巴位于血汗内,其余各部存培根,互为依存维持情。”隆、赤巴、培根三者如亲兄弟的比喻,能形象地详释其依存关系。实际上三因的依存关系就是机体的器官组织功能间的关系。《四部医典·论述部》中说:“摄入饮食首先由拌搅培根磨碎和腐熟,其后消化赤巴消化并分解,最后平火隆来分清浊。”此概括食物消化整个过程中三因的功能的论述可理解为现代西医人体生理学中关于胃的蠕动、消化液的各种酶素、胆汁的作用及肠内膜的吸收功能的论述。概括说三因的依存关系是系统与系统间的关系,详细说是细胞与细胞间的关系。
三因之间,或者说机体器官的功能之间存在互相依存的关系外,还有定量关系。“隆的定量是自身的—膀胱,赤巴的定量是自身的—阴囊,培根的量是自手棒量”中所说的定量,是指与器官及组织的功能而言,故应理解为器官及组织正常的标准量。隆的定量是自身的—膀胱,是指属于隆的系统中的器官及组织的正常量而言。如心脏每分钟跳动七十五次是心脏器官跳动的正常量。《四部医典》中所说:“培根依次于脑住上方,赤巴依存于肝胆住中间,隆依存于髋腰住下方”,表明了三因所处的一定位置,是指综合器官功能的三系统范围的主要功能,不应理解为隆一定位于下方、赤巴一定位于中间、培根一定位于上方。
三因的对立关系是三因的依存关系和定量关系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特殊关系。如培根属寒具有水的性质,赤巴属热具有火的性质,从培根和赤巴的本质上来讲,二者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实际上培根中存在赤巴,赤巴中也含有培根。
传统的藏医三因学思想与西医人体生理学之间的矛盾,是由于观察人体生理机能所研究的着眼点即观察角度不同而造成的。三因学将由人体生理运动中所产生的共同功能表象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来解释人体生命活动现象,而西医人体生理学将器官及组织的构成和其功能活动状态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来解释人体生命活动现象。如藏族医学依据呼吸运动的外表现象,认为这是维命隆的功能;西医人体生理学依据呼吸器官组成及功能活动状况,认为它取决于呼吸系统的肺和呼吸肌肉功能。这两种论点大体上来看是矛盾的,但研究的最后结论是一致的,这是因藏医学将外表现象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西方医学将产生功能运动的基础(器官和功能)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而形成的。正如论述人时,会说话,能从事各种劳动的是人;由血肉等各种细胞集聚而形成的任何具备发达头脑、特殊智慧的补特伽罗才是人,这两种论式,其最后的结论是指人一样。
藏族医药学理论是解释人体和疾病同体外所显示的症象的一种信息学,不是表述物质机体和器官功能如何形成的理论。比如只能将下泄隆理解为司理大小便和精血的排泄与控制、司理胎儿分娩等方面的机体运动共同现象,实际上不存在下泄隆这种器官或组织。
(一)藏医理论的信息学性质
我们将与藏族医药理论相关的症象称之为表象信息,将实体与症象间的关系称之为表象关系,故藏医理论可认为是统率表象信息和表象关系的一个巨大信息系统。藏族医药学理论与客观存在间是否有矛盾,主要取决于其理论统摄的信息与实体间关系是否可信。
对统摄信息的形成从发生学说,从内成因和外成因。内成因是指对疾病诊断医疗实践中得到的经验进行分析研究而形成的理论。它是从医疗实践范畴中产生的,故称之为内成因理论。《四部医典·论述部》中云:“隆盛症象干黑喜温暖,身颤腹胀大便滞。”又云“隆衰症象力衰言微身不适,神志不清又生培根增盛状。”以三因盛衰实象为例,隆盛症状与其所属的肌肤干黑的两种症状相吻合的诊治,就是用信息学说的诊治。它是医疗实践过程中产生的,故称之谓内成因理论。所称其为内成因理论因它是对医疗实践过程中产生的信息进行了分析和归纳的基础上形成的,故容易解释医疗实践中出现的所有问题。例如,在医疗实践时,对胸部满闷、神志不安、乱语、头晕、连连嘘气的病状,按传统藏医理论,认为是隆症心风病,对治药物应是八味沉香丸、仲孜八味沉香丸、五味石榴散。医疗实践中按传统的观点认为神志不安是隆的性相中轻和动的成分亢盛,胸部满闷、心悸过猛、乱语等症候是隆即风入侵入心和命脉,其对治法则应使其服用息隆即息风的八味沉香丸等能取得良好效果。当代西医治疗理论中,无隆即风入侵心和治疗息隆即息风的说法,但按藏医理论对隆症心风病治疗中施以息隆即息风的治法,定能取得良好疗效。按逻辑学所说存在都是合理的思想,它符合客观物质存在的规律。总之很明显藏医理论与现代西医学在治疗时严谨以据症候的理论其落脚点是一致的。
与内成因并存的外成因也是藏族医药学组成的主要部分。藏医的生理学、诊断学和药理学中都吸取和发展了外成因理论,更多的吸取和发展了五大种理论,使其与藏医学的基本理论紧密结合。由于藏医学中吸取和发展了这些理论,一方面藏医学在医疗实践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得到解决,另一方面藏医中采用了这个理论的基本思想,观察了人体、疾病与外界环境间的关系,并总结了经验,内成因与外成因理论浑然连为一体。
(二)藏医学诊疗理论是医疗实践与古代哲学相结合的结晶
用三因学和五大种学收集和总结了对人体和疾病症候观察中所得的经验知识,创立了具有藏族特色的医疗学体系。这个体系主要对人体与外界间复杂关系和制约情况进行观察,坚持人体与外界环境是统一体的思想。藏医的统一体思想在世界医学中是特色突出的医学之一。
三因学不仅坚持与总体相关的人体生理学和病理学中机体器官组织的功能运动和病变间的统一体的思想,还坚持机体与外界环境间动态平衡的思想。按三因学的思想,认为人体生命运动和质量主要取决于人体器官间、器官组织与人生活的外界环境间的关系能否动态平衡。如心脏功能发挥状况。不仅取决于心与肺、心与肝、心与肾等器官间关系的质量,甚至还取决心与外界社会环境、气候、空气等。医典中指出造成心脏病(心风病)原因是悲痛、思虑过度、生气发怒、闻听不悦之言、惊恐等,一个人想要健康正常生活,主要不仅取决于此人的所有机体器官和组织、功能的发挥状况,还取决于此人的身体、思想、生活起居、社会环境等。《四部医典·论述部》中说:“时季五官(器官)起居味与性,劣反盛时皆为致病源,正常之时无病健康因。”特别是指明三因(蓄积、发作)的因素时说:“春季之时轻扬并粗性,环境饮食起居皆相类,虽聚隆渐不起发,夏时雨风生寒将发病,秋季润腻温得平息。”从这个论述中可以得知三因蓄积、发作、平息与外界环境的紧密关系。将藏族医药学中关于情(人)器(外界物质环境)世间平衡(生态平衡)和整体统一的思想与当代创建的生物心理学医学模式相对比,可以发现很多共同处。1948年发表的世界卫生组织章程的前言中说:身体健康是指人体所处的自然界、心理和社会等都处于和谐状态。它将人身所处的自然界、心理和社会等之间的关系以章程的形式确定下来。生物医学或称之为结构医学的论点趋向越来越走向光明,故显而易见藏医学的整体思想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