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结构方程模型
Validation of psychological process of social adaptation in undergraduates
【Abstract】AIM: To prove Piagets theory of psychological process on social adaptation. METHODS: A questionnaire was prepared based on the theory and 2 models were created by the researchers. The models consisted of 4 steps of psychological adaptation and their correlations wer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The main difference between the 2 models was the step on which the psychological energy acted directly. The scores obtained from 402 undergraduates in the research were used to compare the 2 models. RESULTS: Model 2 was ideal for representing the process of psychological adaptation, which showed that the psychological energy influenced mainly the operative step and not the comparative step. CONCLUSION: The theory about the psychological adaptation to society is demonstrated by experimental data.
【Keywords】 undergraduates; social adjustment;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摘要】 目的: 对社会适应心理过程理论进行初步验证. 方法: 根据社会适应心理过程理论自编调查问卷并建构了2个可能模型. 模型包含了社会适应心理过程的4个环节及相互因果关系. 2个模型的主要差别在于心理能量作用的心理环节不同. 随后使用402名大学生的实测数据对2个模型的拟合情况进行了考察. 结果: 模型2为最佳模型,表明心理能量主要作用于操作环节而非起始比较环节. 结论: 社会适应心理过程理论得到了实测数据的支持.
【关键词】 大学生;社会适应;结构方程模型
0引言
社会适应是个体逐步接受现存社会的生活方式、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过程[1]. 以往的研究多是集中于社会适应的外显行为和心理反应的评价上,缺乏内在心理机制的系统探讨,对社会适应障碍的诊断和干预也因此出现“定位、定性”不准的情况[2]. 皮亚杰把适应理解为有机体通过同化和顺应这两种相辅相成的作用,不断地与环境达成动态平衡的过程. 有学者对皮亚杰的适应过程理论作了进一步补充和展开,认为心理适应从出现不适应现象到重新适应要经历以下几个环节[3-4]: 起始比较环节、心理发动环节、内容操作环节、适应评价环节. 上述社会适应的心理过程是采用“自上而下”的范式从理论中推演出来的,缺乏实证数据的支持,而且具体作用的路径不明晰,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实证对该理论的合理性进行初步检验.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调查对象1: 选择西安地区4所大学的一年级学生402(男201,女201)名. 年龄17~22岁. 包括中文、商业管理、通信、音乐、教育、外语等6种专业,基本可以代表文科、理科、艺术等三大专业领域. 调查对象2:上述大学的学生处领导4名,辅导员4名以及从上述6种专业中随机选择的24(男12,女12)名学生(每专业4名).
1.2方法
1.2.1问卷编制[5]访谈调查: 使用以下的访谈提纲对调查对象2进行访谈. 要求被试自由列举: ① 起始比较环节: “进入大学以后,你认为一个大学生可能会在哪些方面感到压力?”;“你认为和中学生相比,大学生在哪些方面需要改进?”;“进入大学以后,你自身(包括:个人、家庭、亲友、过去的经验等)的哪些资源可以加以利用?”. ② 心理发动环节: 主要包括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和心理能量的发动. “一个优秀的、快乐的大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做哪些方面的尝试?”;“一个优秀的、快乐的大学生应当在哪些方面做得比较好?”. ③ 内容操作环节: “你认为一个大学生具体应做好哪些方面的事情,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快乐的大学生?”. ④ 适应评价环节: 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eneral wellbeing, GWB)[6]进行评价 . 该量表由Fazio于1977年编制[7],国内段建华[8]于1996年对该量表进行了修订. 该量表主要考察近1 mo以来的个体主观幸福感,包括一个总体幸福感指标和6个分量表指标. 本研究在使用时将评价时间由“近一个月”改为“上大学以来”,并只采用总体幸福感指标,删除了3道表述不合适的题目.
1.2.2问卷分析根据上述3个环节的访谈结果分别编写条目81个. 使用该调查表及GWB量表对402名大学生进行测量并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首先在每个环节内部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及条目筛选. 根据题目-总分得分将相关不显著的题目去掉,然后根据预先构想在每个环节内部进行因素分析,采用主成分提取(Principal components)公共因素,最大方差旋转(Varimax)法,进行因素分析的尝试,每个环节均提取3个因素. 对在多个因素上有大致相当的负荷条目以及在3个因素上的负荷均未超过0.4的项目予以剔除,并注意保持每个因素有大致相等的题数. 最后根据理论分析建立两个可能模型,通过对模型拟和情况的考察,选择一个最佳模型,采用AMOS 4.0软件.
2结果
2.1模型的构建最终形成含有39个题目的“大学生社会适应心理过程问卷”,包括起始比较(包含外界环境评价、自身资源评价两个维度)、心理发动(包含心理能量、心理优势感两个维度)和内容操作3个环节,各环节分别包括学业、人际、校园生活3个二级维度. 为了模型拟和简便,将各环节内的题目得分进行加和作为被试者在该环节上的得分. 根据构想建立的两个模型见图1,2.
2.2模型的比较模型2较模型1的χ2明显减小,表明原始数据相关矩阵与衍生矩阵的差异变小,其余各拟和指数模型2也明显优于模型1,因此将模型2作为最佳模型. 模型2比较简明地表征了社会适应的心理过程. 在起始比较环节通过对自身资源与外界压力的分析判断,导致自我优势感的变化;而自我优势感在心理能量的驱动和指向下使个体采取具体的行动来应对来自人际关系、学业和生活方面的外界压力,这便是操作环节. 操作环节的有效性决定了社会适应水平的高低(表1). 表1两个模型的拟和指数(略)
3讨论
近年来,大学生因适应不良而产生的问题日益突显. 其中,大一新生社会适应不良的情况最为突出[9],因此,本研究选择大一学生群体作为研究对象. 以往对大学生群体的社会适应研究通常将社会适应当成一种静止状态,主要考察适应的外显行为和内心感受[10]. 外显行为主要通过对学业成绩、人际关系等的评估来实现[11],内心感受主要通过主观幸福感、症状自评量表等工具进行测量. 这两类方法对个体社会适应状况的评价是比较有效的,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但并不能对不适应的原因及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有用的信息. 本研究从数据上实证了社会适应心理过程的存在. 模型2与模型1的区别在于心理能量在引起操作行为方面作用更强. 根据班杜拉的理论,自我优势感是个体通过对外界压力与自身资源的比较而得出的,与心理能量没有明显的关系. 心理能量决定了个体行为的指向性,而自我效能感决定了行为的水平和持续强度. 从模型2的路径系数看,心理能量对行为的影响更大一些.
因果模型的建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特别是在社会心理领域,其影响因素非常复杂[12],如关于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其影响因素还有前绩效、他人的评价劝说等,而人格特征、成就动机以及价值观等都会对社会适应产生影响. 一个更全面的模型应该是把直接影响因素都涵盖其中,但是加入这些变量会使模型变得过于复杂而掩盖了本研究的初衷即实证社会适应心理过程理论的合理性. 从本研究的结果看,达到了研究目的. 此外,本研究为了简化模型,没有引入测量模型,而是将对外界环境压力、自身评价、心理能量等变量作为观测变量来看待,通过对各个维度得分的加和作为上述各个环节的得分.
社会适应状态的本质在于和谐和平衡,一方面是个体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外在平衡关系,另一方面是个体内在的心理和谐关系. 内在和谐是外在平衡的基础,外在平衡反过来促进内在和谐. 通常情况下,二者是一致的,但在某些情况下,如有时候屈从于某种外部压力,为了避免更大的挫折,尽管内心并不情愿,但有可能在行为上暂时遵从某种规范,表现为表面上的顺从或服从. 因为本研究的目的是期望对那些内心不和谐者提供诊断,因此在社会适应的测量上采用了主观幸福感指标,而对人际关系、学业状况等外显行为没有进行测量.
本研究所编制的问卷不足之处是所含题目较少,但可以以该问卷为框架,将其发展成为社会适应不良的初步诊断工具. 通过该工具,首先发现个体是否存在适应不良的状况,再通过对适应的心理过程三个环节的评价来定位个体主要在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这样进行随后的心理干预时就能提高干预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Costa PT, McCrac RR. Trait theories of personality [A]//Barone DF, Hersen M, VanHasselt VB(Eds.) Advanced personality[M]. New York and London: Plenum Press, 1998:112-133.
[2] VanderZee KI, Buunk BP, Sanderman R. Social support,locus of control,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J]. J Appl Soc Psychol, 1997,27(20):1842-1859.
[3] 贾晓波. 心理适应的本质与机制[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1,1:19-23.
[4] 陈建文,王滔. 关于社会适应的心理机制、结构与功能[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3, 7(4):90-94.
[5] 陈建文,黄希庭.中学生社会适应性的理论构建及量表编制[J]. 心理科学,2004,27(1) :2-4.
[6]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等.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 北京: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出版社,1999:84-86.
[7] Pavot W, Diener E. Further validation of the 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 Evidence for the crossmethod convergence of wellbeing measures[J]. J Psychol Assess, 1991,57(1):149-16l.
[8] 段建华. 总体幸福感量表在我国大学生中的试用结果与分析[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996,4(1):56-57.
[9] 何蔚. 大学生心理卫生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 心理学探新,1992:4:34-37.
[10] 傅茂笋,寇增强. 大学生适应量表的初步编制[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9):635-638.
[11] 李悦辉. 关于大学生社会适应及教育的研究[J]. 河南社会科学,2002,10(4):113-114.
[12] 方平,熊端平,蔡红. 结构方程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J]. 心理科学,2001,24(4):406-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