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探究针灸治疗中风偏瘫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9月期间所收治的80例中风偏瘫患者,依据入院顺序单双号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0例。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药物治疗与肢体功能康复锻炼,实验组在参照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上配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实验组治疗后Fugle-Meye评分、Barthel评分的改善程度优于参照组,均P<0.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结论:在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针灸疗法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并实践,
【关键词】针灸;中风偏瘫;神经功能
中风是临床上常见的神经科疾病,又被称之为卒中,具有起病急、发展迅速等特点,具有较高的致死致残率[1]。患者在发病后多表现为昏迷、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症状,偏瘫是中分的常见后遗症[2]。可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本文为提高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对于我院近一年所收治的部分患者予以针灸疗法,并取得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现将具体研究过程做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对象均选自于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9月期间所收治的80例中风偏瘫患者,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并结合CT检查及MRI等影像学检查结果被确诊。依据入院顺序单双号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0例。实验组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6例;最大年龄者78岁,最小年龄者42岁,中位年龄为(61.2±4.2)岁;右侧偏瘫21例,左侧偏瘫19例;脑梗死患者36例,脑出血患者4例。参照组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最大年龄者75岁,最小年龄者44岁,中位年龄为(61.0±4.5)岁;右侧偏瘫19例,左侧偏瘫21例;脑梗死患者35例,脑出血患者5例。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以进行临床对比。
此次研究中的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具有知情权,自愿参与研究,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与肢体康复锻炼,实验组患者在参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具体如下:
头针是取患者的健侧运动区为主,再配合患者的百会、四神聪以及足运动感区,对于失语患者可对其配用语言区[3]。体针是取患者的患侧手足阳明经穴为主要进针穴,包括曲池、外关、手三里、足三里、合谷、阴阳陵泉、丘虚等。均对患者实施平补平泻的针灸手法,进针后留针半小时,1次/d,1个疗程为15d,在一疗程结束后,可停止3--5d继续进行下一疗程。
在患者的软瘫期,针灸需遵循“治痿独取明阳”的原则,并配合电针中等刺激量。在每次针刺治疗完成后,休息半小时可进行肢体功能康复锻炼。在患者的痉挛期,主要为其进行头针针刺,在此期间可因体针针刺肢体使患者肌痉挛加重。在恢复期,要依据患者的针刺效果探查有效穴位,对针刺深度及针刺量加以调整。
1.3 治疗效果判定
参考由全国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4]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减少程度在91%--100%范围内,0级病残程度则为临床治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减少程度在46%--90%范围内,1--3级病残程度则为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减少程度在18%--45%范围内,则为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程度低于18%则为无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增加程度在18%以上则为恶化。治疗总有效率=基本治愈率+显著进步率+进步率。
观察指标:对两组偏瘫患者的治疗效果应用Fugle-Meye(偏瘫肢体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Barthel(日常活动能力)评分进行评价;患者Fugle-Meye评分与Barthel评分越高,则表示治疗效果越显著。
1.4 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中所涉及的数据均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差表示并采用t检验(如Fugle-Meye评分与Barthel评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n,%)表示并采用卡方检验(如治疗总有效率),P<0.05为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中风偏瘫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
经不同治疗方法,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比较两组中风偏瘫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n,%)
组别 例数 基本治愈 显著进步 进步 无变化 恶化 治疗总有效率
实验组 40 4 12 20 4 0 90.00%(36/40)
参照组 40 2 6 23 9 0 77.50%(31/40)
2.2 比较两组中风偏瘫患者的Fugle-Meye评分与Barthel评分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ugle-Meye评分与Barthel评分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ugle-Meye评分与Barthel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且实验组患者的改善程度优于参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比较两组中风偏瘫患者的Fugle-Meye评分与Barthel评分(±s,分)
组别 例数 Fugle-Meye Barthel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实验组 40 27.4±4.7 42.4±5.1ab 26.6±4.4 38.5±5.5ab
参照组 40 27.7±4.9 34.7±5.3a 27.0±4.5 29.3±5.7a
注:a为与治疗前比较P<0.05,b为与参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脑中风发生后,患者的脑组织局部供血动脉血流量会受到严重的不良影响,即血管供血区脑组织发生缺氧,随之病情恶化出现脑组织坏死,致使偏瘫[5]。在中分偏瘫患者抢救成功后,在最初的2个月是最佳康复神经,可使其神经功能得到最大限度恢复。临床上,采用单纯的药物治疗及康复治疗,部分患者难于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而早期针灸介入疗法,可使原有的治疗效果增强,促进神经功能恢复[6]。头针可对患者的局部身体经络产生作用,经过神经传导作用,将刺激直达患者受损区大脑皮层,使其已经发生损害的脑细胞组织逐渐恢复。针灸治疗法,可有效增强患者的脑细胞的自我修复功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但人体的穴位存在个体性差异,因实施针刺治疗过程中要辨证施治,并采取舒适的针刺手法。此次研究中,实验组患者在参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灸疗法,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Fugle-Meye评分与Barthel评分改善程度由于参照组,说明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针灸疗法治疗中风偏瘫效果显著,利于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
[1]龙世标.针灸治疗中风偏瘫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疗效[J].中外健康文摘,2013(28):398-399.
[2]周昭辉,庄礼兴,徐展琼等.靳三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1,30(4):214-216.
[3]秦颖,杨刚.背俞穴埋线配合针刺治疗中风偏瘫74例临床观察[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5(4):486-487.
[4]唐维芳.中频及电针灸康复治疗中风偏瘫29例临床疗效观察[J].淮海医药,2010,28(3):249-250.
[5]贲定严,李铁浪,宁炯杰等.针灸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30例疗效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13,29(3):70-71.
[6]史慧莲,朱笑举,刘正等.针刺联合中药热敷治疗中风偏瘫33例[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5,36(9):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