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教学改革策略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7-09-30

  中职学校教学的重点是为国家培养实用性的人才。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新的科技革命再掀浪潮,中职临床外科教学也在面临着不断的改革和挑战。下面是搜集整理的相关内容的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摘要: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现代临床医学教学的要求。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医学人才,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对临床教学模式进行了全面改革:重新构建和调整临床课程体系,压缩理论授课时间,加强见习前教育,增加轮转见习时间,建立、健全技能操作考核制度等。实践证明,基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临床医学教学模式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临床医学;教学模式;课程体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传统的临床医学教育已经渐渐显露出弊端,培养的医学人才也难以适应新的社会发展需要。在2011年12月的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工作会议中就指明了我国医学教育的改革方向,提出“要通过深化医学教育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来培养卓越医学人才”。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文件中,也相应的提出了“推进医学教育综合改革,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探索适应国家医疗体制改革需要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自此就围绕如何改革医学教育模式,培养卓越医学人才的大讨论也在全国上下拉开序幕。本文从实际问题引入,就永州职业技术学院的临床教学模式改革为例,讨论临床医学教学改革问题。

  一、传统临床医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结构不合理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临床医学的课程内容也在不断的增加。但经过调研相关医学院,绝大多数学院的课程设计依旧是基础、临床、实习传统的教学模式。基础理论学习的科目如大学英语,体育、生理学、药理学、医学微生物学、医用高等数学、医用物理学、医学免疫学、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传染病学等传统学科占用课时比例非常大,平均可达四五十门,学时平均三千多个,学科门类非常之多。由于我国历来的教育习惯和传统的思想模式,目前的我国大多数医学教育仍采用以“书本”为中心的教学,学生学习被动,教师教授枯燥,几乎没有什么有效的师生沟通与问答,有的只是书中知识点的讲授与被动的接受知识来应付考试,学生难以真正学到知识,自主思考和创新意识难以培养。同时,繁重的课业负担和学时导致以传统的书本教学为主的课堂教学不得不缩减实验操作课程的安排,实践操作课所占总课时的比例不足五分之一。课程之间的设置虽然有从易到难的梯度顺序,但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较少,各部分联系并不十分紧密,学生在学习中仅能“各个击破”,没有系统的课程体系学习。

  (二)人文教育欠缺

  让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一方面是医术的研习,更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医德的培养。而之前的医学教育恰恰在这方面缺失严重,人文教育欠缺。当前社会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医患纠纷严重。这一方面与一些品德不高的患者家属有关,也有一方面的原因是由于医生的人文关怀欠缺,在治疗过程中医生只考虑到患者的疾病如何治愈而忽视了患者的感受,认为针对的对象是疾病。医学应当更多的强调人文关怀,救死扶伤更多的是减少患者的痛苦,而不是为了治好患者而忽视了患者的感受。这个问题的一大原因就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缺乏实际临床实习。医学从来都不是一门简单的自然科学,不能像数学物理一样,学习期间仅仅面对冰冷的课本,这样根本无法换位思考从患者的角度出发,不能感同身受患者的痛苦。仅仅从书中,老师的讲解中,电脑屏幕的图片上学到的知识,是无法学习到真正的人文关怀的。医者医治病人的身体,更有义务医治病人的心理,医学应当是蕴含着博爱与人文科学的学科。单单靠简单的解剖、生理、病理等基础医学专业知识无法解决患者的心理阴影,更要切身的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而这只有亲身经历了,见过了患者真切的痛苦,才能真实的做到对患者的人文关怀。

  (三)缺乏实践能力

  学生在校学习四五十门专业基础课,多于五分之四的时间在教室里学习,这样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实践操作时间被大大的压缩,平均到每位学生的操作实践机会则少之又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更不用说临床医学这门实践的学科了。我们不能只培养会考试会背书的医师,更多的走向社会的学生应该是能操作,敢操作,会操作的医师。还有的学生仅仅是某一部分操作十分熟练,考试所考的操作科目高分通过,但是多个操作的结合则难以应对。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平日操作过少,接触实际病人少,无法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以线带面。根本原因也是因为在教室中学习时间过久,见习实践机会过少导致。

  二、临床医学教学改革的一些思考

  (一)缩短理论授课,加强实践训练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更是检验临床医学教学水平的标准。解决传统临床医学教学中的问题,更多的就是让学生走出教室,更多的接触实践。当然,理论知识的学习万万不可少,我们一方面可以压缩课堂,提高课堂效率,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课程改革,将每节课知识点分别做成视频,学生在课前即能上网预习理论知识点,从而能将课堂有限时间用作更多的操作训练。同时,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手段也会要求作相应的深入改革。随着将全部教学过程的录像视频,上网;电子教案、视频资料库的建设,课程网站的内容会进一步完善,能更好地支撑课程实训教学的要求。同时实现师生网上教学与互动。这样课堂中的时间不仅仅留给老师的讲授,更多的是老师对同学在之前网上所学的内容进行答疑解惑。即巩固了知识,又增进了交流,更多的是为实践操作训练提供了宝贵的时间。同时可以增加一些典型的操作实训案例,缓解老师在课堂上实训教学的压力,也弥补了实训教学因为时间不足而导致的教学疏漏。使学生在生动、直观的情境中加深对理论和应用要点的理解,并得到观察学习的模板。

  (二)完善技能操作考核制度

  在缩短理论授课时间的同时,增加各类技术应用操作训练,促进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对于知识的认识和掌握不应仅仅局限于书本中,更要教会学生学以致用,将知识转换为技能。对学生成绩的认定应进行综合考察,书本知识固然重要,但实践操作更不可丢。总成绩由“考试笔答成绩,实践操作成绩,见习表现成绩”进行综合考评。考核不仅仅局限在教室内,更延伸至校外,从而引导学生注重实践技能得培养。为进一步广泛有效的接触病人,新的课程体系采取了交替科室的见习方式,对不同的临床科室见习进行一定时间内的轮换。将学生分组后进入相应的临床见习小组,确定一位总负责人进行全程管理。在见习过程中,各带教小组负责人带领自己的小组在不同的科室进行见习,可以训练学生查房、读片及问诊查体、病例报告书写等一系列的临床技能,对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临床实践技能训练。这些措施既增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更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病例紧密结合,使学生加深了对教科书知识的理解,提高了临床分析和操作能力,为下一步进入社会展开工作做好了准备。只有加强此类临床医学教学改革,才能培养出符合当代社会要求的具有人文精神、创新思维、团队精神,能与患者换位思考、能与患者沟通交流的具有综合素质的高质量临床医学人才。

[临床医学教学改革策略]相关文章:

1.高职临床医学教学改革探讨

2.临床医学毕业生基层就业质量提升策略

3.医学院校临床医学形态学实验教学改革

4.临床医学下的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研究

5.地方本科院校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策略

6.临床医学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策略

7.临床医学中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策略

8.试论在临床医学中的心理护理

9.临床医学护理管理探讨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