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当前患者对医生职业形象认知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2014年7月~9月在河北省唐山市3所三甲医院的住院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了横断面调查.下面是搜集整理的相关内容的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内容摘要】本文采用调查问卷、访谈及专题小组的方法,选取长沙市两所公办、一所民办医学院校共544名临床医学生,了解其对医患现状的认知情况、择业观以及对医患沟通技巧等人文学科的重视度。部分结果显示对医患关系重要性的态度,临床学生获取医患信息的主动性,对医患纠纷的态度分别存在公民办院校、年级、性别差异。
【关键词】医学生;医患纠纷;全科医生
近年来,医患矛盾日益恶化,医患暴力事件层出不穷。在校医学生对医患纠纷的现状非常关注,其择业观、学习积极性深受影响。医学界新兴力量的成长需要外界环境的支持,需要医学院探讨更为有效的,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1]本文对医学生的医患纠纷认知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发掘问题,为完善医学教育体系提供依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采取分层随机抽样和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选取湖南师范大学、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长沙医学院的临床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根据三所学校临床学生人数,抽取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151人,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170人,长沙医学院223人,共计544人)。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544份,回收率100%,有效率99.4%。(二)调查方法。本文使用自编调查问卷《调研近期医患纠纷对医学生心理影响调查问卷》,调查临床学生对医患纠纷的认知情况,包括对医患关系的性质认知,对医患纠纷的态度,医患纠纷信息的获取渠道,临床学生认为医患纠纷造成的原因,对缓解改善医患紧张现状的建议五个方面,并设计访谈提纲和专题小组对部分医学生进行了深入访谈。(三)统计方法。数据采用Excel2003录入,所有数据均由双人录入及第三人核对检验,采用Access2003与SPSS17.0统计学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从均值、百分比、方差等角度比较。
二、结果
(一)临床医学生对医患关系的认知。临床医学生对医患关系的性质有不同的认知,选择信托关系的医学生占57.4%,选择契约关系的医学生占13.6%,选择经济关系的医学生占11.9%,选择法律主体关系的医学生占17.1%。且低中高不同年级存在显著性差异(χ2=9.049,P<0.01)。对于最理想的医患关系模式,7.4%的医学生选择“主动与被动型”,35.8%的医学生选择“引导与合作型”,56.8%的医学生认同“共同参与型”。且低中高不同年级存在显著性差异(χ2=31.610,P<0.01)。临床医学生对医患关系重要性的态度,82.6%选择非常重要,10.7%选择一般,6.7%认为无关紧要。且公民办院校存在显著性差异(χ2=29.967,P<0.01)。医患纠纷现状对临床医学生日常生活的影响,10.2%感到前途渺茫,42.2%认为有消极影响,但可以克服,26.7%选择激励作用,20.9%觉得无所谓。且低中高不同年级存在显著性差异(χ2=25.0,P<0.01)。
(二)临床医学生对医患纠纷的态度。临床医学生对医暴伤医事件的态度,41%的医学生表示愤怒,38.2%的医学生表示难过,13.2%的医学生表示同情,7.6%的医学生表示感触不大。对未来医患关系的发展方向,55.9%的医学生选择一切会慢慢好起来,28.2%选择医患关系恶化将迎来改革,11.1%觉得保持原状,4.9%选择无从考虑。
(三)临床医学生对医患纠纷信息的获取途径。大多医学生会主动关注医患纠纷的信息,60.4%的临床医学生偶尔关注社会的医患报道新闻,28.9%非常关注,10.7%不怎么关心,低中高不同年级存在显著性差异(χ2=19.589,P<0.01)。临床医学生接触医患纠纷信息途径,57.9%来自于媒体报道,14.3%来自于社会传闻,11.7%来自亲身体验,10.6%来自亲朋好友,2.8%来自学校教学或带教,2.8%来自相关书籍。且公民办院校存在显著性差异(χ2=15.590,P<0.01)。
(四)临床医学生分析造成医患纠纷的原因。选择现有的医疗体制不合理占76.9%,公民办院校显著性差异(χ2=34.698,P<0.01);媒体舆论的负面报道占65.9%,不同年级存在显著性差异(χ2=34.698,P<0.01);部分医生水平不高误诊占62%;医生的服务态度差占61.7%;患者期望太高占50.2%;医生收取红包回扣占47.2%。当被问及导致悲剧发生的主谋时,23.3%表示是当前的制度,15.8%表示是新闻媒体,28.9%表示是杀人凶手,6.6%表示是民众,25.4%表示是部分医生。
(五)临床医学生对缓解改善医患紧张现状的建议。对于目前医患纠纷的现状,56.1%的临床医学生支持医生通过增加保安和配备警棍来增强自我防护,43.9%反对。针对临床医学生最应提高何种能力来避免与患者的冲突,58.6%选择沟通交流能力,20.1%选择专业技能,19.8%选择自我保护能力,1.5%选择其他。且公民办院校存在显著性差异(χ2=21.43,P<0.01)。医学生认为改善医患纠纷对医学生的不良影响,学校等教育机构应当采取的措施,建立与患者之间的沟通渠道占37.4%,开展患者角色类的实践活动占25.1%,开设相关人文学科占21.2%,举办专家老医生的知识讲座占15.6%。是否有必要开设“医学伦理学”、“医学沟通学”等人文学科,46.1%的医学生认为“有必要,可多开设此类选修课”,34.2%的医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应当作为一门专业课”,12.7%的医学生认为“有必要了解,但自学就行”,7%的医学生认为“没有必要”。且公民办院校存在显著性差异(χ2=12.597,P<0.01)。
三、讨论
(一)医患关系是一种人际、历史、法律关系的混合体,并非单一性质。医学生对医患关系的性质及理想模式的认知存在年级差异性。由于低年级只接触理论基本知识,对医患关系了解甚少;中年级接触了医患基础知识和临床;而高年级有较多的临床经历。这充分表明了临床经验的角色,临床实习是医学生体验医学执业环境的重要阶段,医学生从理论环节步入实践环节,接触社会,向医生过渡,开始为病人服务,其原有的医学伦理观将会受到医疗实践的影响并发生一定的修正,[2]以致他们的认知情况与中、低的学生相比会有不同。针对不同学习阶段医学生,作为教育者应充分了解他们内在和外在环境,有的放矢地给予切实指导和帮助。[3]
(二)临床医学生的择业观存在性别上的显著性差异。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务人员人文素质、身体素质和临床技能在医疗活动中同等重要。[4]男女不同性别因个体体能不同,临床工作所需的劳动力差异,社会对男女医生所从科室约定成俗的认知。而面对暴力伤医的情况时,女性医生也面临着较大的体能弱势,因此女性临床学生会更加关注医患矛盾,更加希望能够受到正当保护。
(三)人文学科的地位逐步提升。有学者认为,我国20年卫生改革的明显缺憾就是缺少医学伦理的参与,尤其是缺乏对医学目的的明确和政府责任的限定,使经济学上的效益论占据了主导地位,而忽视了医疗卫生事业的特殊性,因此出现了目标与结果背道而驰的现象。[5]随着医患矛盾不断深化,医学生已认识到人文学科的重要性,在平时学好专业课程的同时,并兼顾学好人文学科。只有在分析医患矛盾产生根源的基础上,全面加强医学人文关怀,才能有效促进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6]
(四)“全科医生”的发展势在必行。已提出近40年的新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强调“以病人为中心”和“以健康为中心”的目标理念,医学生应正确认识到适合当今医疗现状的医患关系模式并严格遵守。这就要求医生应该把疾病本身和患者的心理社会方面综合起来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最佳的治疗方案。[7]新形势下,学校和医院要共同努力,加强医学人文理论与实践教育,培养医疗实践中人文感知与践行能力,有效地培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多途径实施校园文化活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争取培养出具有展现医学人文精神的卓越医学人才。[8]目前,中国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如何将初级医疗卫生保健从以病人和事件为基础的模式转变成以人口为基础的模式,中国需要的是医学教育课程改革和其他创新性的方案,以其为初级医疗卫生保健培养新的骨干力量。[9]
【参考文献】
[1]王伟,尹文强.医学生医患关系认知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4,31(8):619~621
[2]杨萍.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中的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着力点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4,27(1):46~47
[3]陈杰,许飞龙,王聪等.医学生对当前利益关系若干问题的认知———医学生对医师职业精神认知的调查[J].医学与哲学,2013,34(7):35~38
[临床医学生对医患纠纷认知研究]相关文章:
1.医师对临床医学信息的认知
2.高职临床医学生预防医学教学研究
3.临床医学生基层服务意识调查
4.医学生临床实习调查分析
5.PDCA循环在医学生临床见习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6.临床医学生物安全与法规课程
7.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综合性考核评价研究
8.脐血移植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