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手术患者护理的论文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8-11-06

  抽选我院于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96例阑尾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男60例,女36例,年龄均在10~70岁间,平均年龄是(38±5)岁.所有患者均表现为白细胞升高与腹部的疼痛或是不适,满足临床上关于阑尾炎病症的相关诊断标准,其中,42例为单纯型阑尾炎,30例为化脓性阑尾炎,另外24例为坏疽性阑尾炎.随机将患者分成甲乙两组各48例,切两组在年龄、临床表现与病症类型等一般资料上,并不存在比较差异,有一定可比性(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被给予手术治疗,其中,甲组均被给予常规阑尾炎手术护理,即术前给予患者必要的健康宣教,告知其有关手术的相关知识,并叮嘱患者做好相关的术前准备,术后观察病情,给予出院指导等,而乙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被给予了围手术期的干预护理,具体有:

  1.2.1术前干预护理

  (1)心理诱导.由于阑尾炎属于一种急发病,且发作的时候伴有强烈的疼痛感,故一旦患者进入到医院这个陌生环境中,受双重因素影响,对心理将造成极大压力,过分担心手术结果和预后情况,进而极易出现不安、焦躁、易怒等负面情况.基于此,待患者入院后,护士就需积极主动同患者交流,详细告知其手术治疗的必要性与预后效果的良好性,告知其心理因素对预后效果的重大影响,以此来取得患者的支持,并使其逐步树立手术治疗的信心,提高治疗依从性.

  (2)术前准备.术前,护士应常规准备好相应的手术器械与物品,尤其是对于情况比较严重的儿童和老年患者,术前应做好必要的液体补充,强化对该类患者生命体征的动态监测,确保其水电解质的平衡稳定,而对于腹胀患者,就可给予其胃肠减压处理,并给予患者相应抗生素抗感染处理;同时确保手术室环境的无菌.

  1.2.2术中干预护理手术过程中,护士需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并协助患者保持良好体位进行手术,详细记录术中相关引流物的种类与长短,给予患者言语鼓励,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1.2.3术后干预护理

  (1)术后观察.术后,及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有关手术的情况,将患者送入病房中,并给予其相应心电图监护与低流量的吸氧处理,将SpO2控制在91~95%间.同时,由于患者在术中所采取的麻醉形式有所不同,故可针对性的给予患者卧床处理,特别是对于那些伴有腰椎麻醉的患者,需引导其在术后去枕平卧约6~8h,并每隔1h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观察一次,如血压、脉搏、心率等的变化,一旦患者出现脉速降低或是血压下降的情况,需立即将切口出血情况考虑进去,马上对切口进行检查,并给予相应的处理措施.

  (2)切口护理.由于患者术前术后都不可正常进食,无法得到正常的营养供应,使得患者的抵抗力出现明显的下降,进而大大增加了隔下、盆腔与肠间等部位的感染机率,为此,为最大限度减少术后感染的出现,护士需用过氧化氢溶液彻底清洗切口,并在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一旦患者在术后表示切口部分存在涨痛感或是跳痛感,且体温不稳定,持续2~3天呈现下降情况或是先体温升高后下降情况,护士就需将切口感染情况考虑进去,并做好及时的处理,将切口部位的异物彻底清楚干净,于皮下进行导管放置引流,以免出现再次感染.倘若炎性渗出物逐渐减少,护士就可给予患者必要的促肉芽组织生长的药物,以加快切口的有效愈合,减少住院时间,适当减轻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

  (3)疼痛护理.对于老年患者来说,术后的疼痛可明显增加其出现心肌缺血、高血压与心动过速、缺氧等情况的发生率,而有效的疼痛护理,不仅可减少患者出现心肌缺血与肺部感染等的发生率,还能明显改善的不良情绪,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而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为此,针对这种情况,护士就可即给予患者相应的镇痛药物,如给予患者肌内注射2ml的杜啡合剂(由50ml的盐酸哌替啶与25ml的异丙嗪构成,其中,盐酸哌替啶岁有着比较好的镇痛效果,但会对患者呼吸造成一定抑制,而异丙嗪的应用,不仅可缓解患者的呼吸困难情况,还可达到较好的镇痛效果),以此来进一步缓解患者的疼痛,确保患者有个良好的睡眠.

  (4)相关并发症的护理.①由于该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比较大,时间也较长,加之这段时间内患者的胃肠蠕动也比较缓慢,从而大大增加了肠粘连情况的出现可能,基于此,术后,护士需积极鼓励患者进行早期的下床运动,尽早排气,以相对减少痛苦,或是帮助引导患者按压腹部,以促进胃肠的蠕动,在最短时间内排气;②由于穿孔型阑尾炎患者在术后,其腹腔脓汁未被完全吸收,故极易在腹腔各部位出现残余脓肿情况.其中,又以盆腔脓肿最为常见,且多发生在术后的7~10d,而患者在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多表现为体位的骤然升高与大便次数的增加,并可见直肠前臂隆起等情况.为此,当患者出现这类情况的时候,护士就需考虑到盆腔脓肿,并及时采取抗炎理疗处理,若处理无效,就可行切开引流处理.

  (5)术后饮食调整.术后,护士可具体结合患者的病情发展,制定出相应的禁食计划,合理调整患者的饮食结构,并在禁食期间,给予患者静脉输液处理,以确保患者得到必要的营养补充,如需必要,还需结合患者情况,给予其抗生素应用,以有效控制术后相关感染的出现.一般症状比较轻的患者,术后第1d可进流食,第2d开始进半流食,到了术后第3~4d就可开始回复正常饮食了,而对于病情发展比较严重的患者,则需在其术后肛门正常排气之后,且肠蠕动功能完全恢复正常之后,方可进流食.

  1.3疗效观察

  对两组患者术后出现诸如腹腔脓肿、粪瘘与切开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与护理的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并记录两组患者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运动时间与住院时间,按照相关疼痛标准对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若患者未感疼痛,则为0分,若患者感到轻微疼痛,但未对正常睡眠造成影响,则为1分,如患者存在明显疼痛感,且影响到睡眠,则为2分,若患者疼痛感无法忍受,且严重影响到睡眠,则为3分.

  1.4统计学分析

  选用SPSS17.0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处理,用X2检验其中的计数资料,用t检验计量资料,并以P<0.05表示两者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统计分析发现,经过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情况、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情况均有所减少.其中,甲乙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评分分别为(2.3±0.4)分、(1.1±0.3)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且乙组患者在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与住院时间方面比较,也均明显早于甲组(P<0.05),且乙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达97.79%,显著高于甲组的79.17%.具体数据详见表1.同时,在术后并发症发生方面,甲组发生率为25%,显著高于乙组的6.25%(P<0.05)。

  3讨论

  在传统医学中,阑尾属于人类在不断进化发展过程中生成的一种退行性器官,若将其切除并不会对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然而,现代医学研究却表明,阑尾同机体的免疫组织功能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为此,在临床上,关于阑尾炎的治疗,多采取保守治疗,但治疗后病情复发又频繁,极易给患者产生二重伤害,为此,一旦发现保持治疗无效后,就需立即采取手术治疗.同时,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其护理质量的高低,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治疗效果与预后的好坏,为此,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积极采取围手术期的干预护理,很有必要.如顾金芳就通过研究发现,给予了阑尾炎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干预护理后,其术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且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更少.而本次研究结果也显示,乙组患者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术后疼痛评分显著低于甲组,而护理满意度则显著高于甲组.可见,针对临床上的阑尾炎手术患者,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其相应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身体的恢复,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