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的黑龙江省林业经济发展对策探析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3-10-05
  [摘 要] 随着可持续发展问题在材业经济领域逐步显现,探究如何合理利用资源的方法变得迫在眉睫。本文对黑龙江森林工业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分析,指出目前黑龙江省林业开发方面存在破坏严重、林业开采量大但利用率低等突出问题,提出提高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策略和措施,以谋求林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 林业经济;林种结构;人均收入
  
  1黑龙江省林业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现阶段林业开发破坏严重
  近年,黑龙江省虽然在林业开发与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黑龙江省森工林区作为全国最大的国有林区和森林工业基地,由于过度开采而使林区遭到严重破坏。1989-2005年,黑龙江的国有林地面积、林分蓄积大幅度下降,国有林地消失231.5万公顷,下降12.8%;林分蓄积由16.8亿立方米,减少到13.1亿立方米,下降22.0%;择伐455.6万公顷,占整个采伐面积的72.5%,同期疏林地增加46.2万公顷,非林业用地增加113.6万公顷,而同期疏林地人工造林面积只有9万公顷[1]。
  1.2 林业开采量大利用率低
  黑龙江省森工林业开采量大但效率低,同时衍生出众多其他问题:
  (1)森林资源危机,企业经济危困,地方财政困难。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林木蓄积量由开发之初的7.3亿立方米,下降到5.3亿立方米,下降了27.4%;地处小兴安岭的伊春市可采的成熟林蓄积不足500万立方米,比开发之初减少98.3%。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后,全面停止了采伐,对人工林的木材产量进行了大量的调减,而这些地区多是“木头”财政,大兴安岭地区财政收入的90%直接或间接来自森林工业,停伐后对地方财政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2)偏重资源开发,忽视环境保护,生态条件恶化。长期的资源开采与环境保护脱节,使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生态条件受到严重破坏,大小兴安岭森林过量采伐,蓄水固土抗风沙能力大大减弱,给整个东北、华北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同时,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的所有制结构也不尽合理,采掘工业中的国有大型企业一直是城市经济的主体,地方经济结构不合理。
  
  2黑龙江省林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2.1 保护和扩大天然林比重
  黑龙江省天然针阔叶混交林面积占林地总面积的12.7%,比例较低,同时,中国职称论文发表写作网,黑龙江省森林覆盖率也在不断减少,2008年森林覆盖率仅为44.60%。可见,保护和扩大天然林覆盖率是实现黑龙江省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具体措施如下:
  (1)防止毁林开垦,偷砍盗伐天然林。引导群众参与社区共管,只有群众参与,才能做好森林管护工作,加大“天保工程”宣传力度和执法力度,并结合退耕还林工程,对全省林权界线进行清理、核定;严厉打击破坏天然林资源的行为。
  (2)加强天然林防火和森林病虫害防治。建立完善森林防火基础设施,配置必要的扑火监测、预测预报系统,健全防火组织领导机构;大力开展防火宣传教育,增强防火意识,降低森林火灾隐患。同时注重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健全林区防治机构,改进防治手段,加大资金投入,保证防治需要。
  2.2 完善林种结构,提高人均收入
  完善黑龙江森工林区的林种结构的基本原则是:以适合用材林基地的要求,并且对当地经济发展较为适宜,对森林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发挥有利为起点,根据客观条件,从用材林基地的功能和作用出发,从社会需求出发,采取积极措施改善林种结构,在人工林比重不断加大的基础上积极提高天然林比重、成熟林比重,使之满足用材林可持续开发的需要。同时,注重提高林业从业人员的人均收入,调动林业人员管理与经营森林的积极性,进而提高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