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6-01-20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 30 年间的计划经济时期,虽然各地资源有所不同,但都坚持以发展农业经济为重点,经济特色难以体现,“全面发展”更不可能得以落实,因此,全国绝大多数县域经济的发展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改革开放以后,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我国从农村到城市,逐步开展了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农村实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民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农村的生产力得到极大 的解放,农业生产连续丰收,不仅解决了农民的吃饭问题,而且使大量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使在 70 年代开始萌芽的乡镇企业,借着体制优势和短缺经济的契机,以其灵活的经营机制,获得快速发展。以江苏苏北为例,90 年代初期,乡镇企业经济总量占全市工业经济总量的 40%以上。而且在这一时期,全国县域经济在经济体制改革,地方经济发展战略,对外开放等诸多方面进行大胆探索,走出了许多各具特色的经济发展之路,有的还取得了非常成功的经验,出现了诸如“温州模式”,“苏南模式”等。在我国县城经济发展最快的阶段里,苏北的县域经济的发展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
1、县域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城镇化水平较低,小城镇的吸引力、凝聚力不强。很多小城镇基础建设落后,功能不全,城镇化率不高,缺乏聚集产业、人口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2、辖区内的县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以苏北盐城为为例,南部的东台,大丰 2002 年的 GDP 分别达到 117.70 亿元、94.27 亿元,而“北三县”响水、滨海、阜宁则仅有 27.43 亿元,48.15 亿 元和 63.75 亿元,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严重制约了苏北市的经济发展。
3、产业结构不合理。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一产业农业在县域经济总量中占据优势,而现代化的农业还处于起步阶段;第二产业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农林、矿产品的初加工工业,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比较低;第一产业过重,第二产业脆弱,第三产业严重滞后,传统产业多,新兴产业及技术含量高的产业较少的局面仍客观存在。二是第 一、二、三产业之间关联度小。县域工业未能有效地支援农业及其他产业的发展,县(市) 农副产品多半是以出卖产品或初级产品为重,其精深加工处于起步阶段,第三产业也没 有效地形成农业、工业服务的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体系。三是产业结构趋同的现象未 得到根据的改观。
4、资金短缺,投入严重不足。各辖区内县城财税收入比较低, 经济社会发展的投入严重不足,有些县的经济运行还需要省政府的扶持。
5、企业效益低,企业面临的改革与发展任重而道远。乡镇企业和农村工业大多是从原材加工、资源性开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受产权关系、国家产业政策调整、规模 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乡镇企业和农村工业的发展速度变慢,经济效益下降,面临着二次 创业的任务。县城中小国有集体企业,特别是国有中小企业过去一直是县城经济发展的 主体和基础,也面临着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与重组这一新形势。
1.1.2 选题目的 
在相当一个时期里,苏北的县域经济由于受传统的高度集中计划管理体制的束缚与影响,产业结构单一,商品生产薄弱,经济发展迟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农村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苏北县域经济逐步摆脱了长期停滞、徘徊的局央,开始由自然半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由传统向现代经济发展。但总的来说,苏北县域经济的基础还很薄弱,面临的新、旧问题与矛盾还很多,农业尚处于传统阶段,工业规模偏小、技术落后,整体资源配置不甚理想,效益较差,北部的三县还处在贫困状态,因此本文选题的目的有以下两点:
首先,深入研究苏北县域经济,是为了探索一条可适合苏北发展的道路,从而推动苏北县域经济的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虽然苏北的县经济在各方面取得可喜的进步,但是与苏南苏中相比,发展速度还是比较慢的,通过对苏北县域经济的研究,为政府提供县域经济发展的决策理论基础,以便更好地促进苏北的县域经济发展。
其次,发展县域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古人云:郡县治,天下安。县域经济是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是区域经济的发展主题和方向。
1.1.3 选题意义 
县域经济是城乡统筹发展的纽带。县域经济是以县为单位的区域经济,我国农村 绝大多数分布在各个县域范围内,农民的绝大多数居住在县以下的区域中,因此,县域 经济本质上是农村综合经济,是直接面向“三农”的经济,主题就是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县域经济又是联系大中城市发展的经济。县域经济的发展, 一方面为大中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各种生产生活资料,另一方面又为大中城市的发展扩大了市场需求。因此,县域经济是城乡经济的结合,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切入点。发展县域经济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世界农业发展的共同规律是农业在 突破自给自足的范围之后,必然有大量剩余劳动力从耕地上游离出来,向第二产业(加工业)和第三产业(即各种服务业)转移。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大中城市要受到两方面的制约:一方面,按十六大的要求我国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主要就是指大中 城市的工业发展方向、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为主的,因而从产业发展 上来看吸纳劳动力的空间不会很大;另一方面,我国大中城市本身也存在着严重的就业 难问题。解决城镇就业难问题,一个现实可行的途径就是发展县域经济。县域经济以中 小民营企业和特色产业为主体,而中小企业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具有较强的吸纳 劳动力的能力;中小企业就业要求相对较低,适应我国农村现阶段劳动力的素质水平;中小企业规模小,容易创办,适应民间资金的规模特点,中小企业以民办民营为主,它的产生和发展动员了民间资金的生产性投入,弥补了国家对农村的投入不足,从而推动了农村城镇化建设和农村第三产业的兴起,进一步扩大了就业领域,有效地转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发展县域经济有利于我国城市建设的健康发展。在起始阶段,县域经济投入的特点是规模小而散,有以家庭为单位的,以村、乡、镇为单位的,有个人独资投入的等,以此形成的产业有家庭作坊式的、村办企业、乡镇办企业和个体户的,这是农村非农产 业的创立阶段,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开端。第二阶段是块状经济的形成。农村非农产 业发展一定程度后,生产要素会在某一地域上集聚,从而形成块状经济。集聚的地点一般是乡镇政府所在地的集镇,镇的规模扩大、功能增强。第三阶段小城镇建设和农村工业的进一步集中。这个阶段农村工业形成了进一步的分工协作,生产要求横向集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分工协作的块状经济群,县城和一些强镇发展成中小城市。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