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10)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6-01-20
5.2.3客观规律
县域经济政策的选择,必须遵循客观规律要求。县域经济发展政策是一个系统工程, 涉及面广,问题多,同时受到各种客观规律制约。因此,组织县域经济活动要考虑各种 规律要求,这里包括经济规律、自然规律,也包括社会规律。只有这样,县域经济发展 的政策选择才建立在科学基础上。总之,只有进行系统的、全面的调查研究,掌握县域实际情况中的有利因素和不利 条件,选择的县域经济发展政策才会合乎县域实际。
5.3 苏北县域经济政策的确定
县域兴则全市兴,县域强则全市强。县域经济是全市经济强弱的重要标志。面对科 学发展观和周边地区县域经济强于苏北县域经济的形势,苏北必须抢抓机遇、突出重点, 选择正确的县域经济发展政策,狠抓落实。
5.3.1农业产业化政策
在县域经济中,农产仍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以苏北为例,农业的产值在国民经济总 值中占到27.2%,因此,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对增强县域经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 前,农村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后,农业发展主要面临两个困难。一是分散经营的小规模农 户与现代农业现代化、集约化、规模化之间的矛盾;另一个是现行的生产环节和部门分 割与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和农业竞争力之间的矛盾。就第一个问题而言,农户家庭经营与 现代化是不矛盾的,因为世界大多数国家都是采用家庭经营的。但小规模和分散经营与 现代化则是有矛盾的。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各地在探索中找到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路子。 农业产业化就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围绕当地农业的优 势产业和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 把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经营。换句话说,农业产业化就 是市场化、集约化、专业和社会化的农业。
我们认为,各县应通过以下做法来加快农业产业化:
(1)是狠抓农产品流通。现代农业最显著的特征是市场化、高效农业更离不开市 场。正是基于这种理解,苏北各县应极力把农副产品推向市场参与竞争,在县域内建一批专业市场,同时到上海、南京等大中城市召开农副产品发布会,在海内外设立多个直 销窗口,扩大影响,提高知名度。大力培养农民经济人,鼓励农民从事运销业,积极发 展个体私营经济。
(2)是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农业大县大而不强的主要原因是农业无法获取农 产品加工工业的高利润。要改变这种状况,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既要靠初级产品 增产、降低投入和成本,更要靠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使农民分离到加工带来的增值利 益。苏北县域要坚持实施以市场带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经营战略,紧紧抓 住农副产品深加工这个关键,积极鼓励和引导县属企业、乡镇企业、农口部门等进入贸 工农一体化领域担当龙头,大力组织和引导集体和农民参与进步,运用股份制、股份合 作制等形式兴办紧密型一体化组织,使产业化与新型合作经济结合起来。
(3)是发展外向型的农业产业化。苏北县域要利润地处沿海的优势,把外向型农 业产业化作为农业大市二次腾飞的重要途径,引导农民从三尺田埂走向国际市场。
(4)是利用农业产业化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稳定粮棉生产是关系国计民生的 大局,作为粮棉大市的苏北应当服从和服务于这个大局。但是,只固守粮棉生产,苏北县域是难以实现小康目标的,因此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势在必行。因此,通过农业产业站力解决农业收入问题,加快农业进程,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是县域经济的基础和着力点。
5.3.2产业结构优化政策
所谓县域产业结构政策,是指县域内的政府为实现县产业结构合理的目标,直辖市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依据县产业结构高度化发展规律,从本县县情出发所制定的一系列经济政策。县产业结构政策是县产业政策的核心。产业结构理论认为,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之间存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一般地说,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将发生 相应的变化,不仅表现在人均国民收入的发展,产业结构将发生相应的变化,不仅表现 在人均国民收入的水平上,同时也反映在产业结构的演进变迁上。因此,加强县域经 济发展的指导和规划,加大对县域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持力度,推动产业结构的演进, 提高经济发展速度和效益,是产业结构理论的基础。具体来说,苏北县域产业结构优化政策主要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坚持符合县情和逐级升迁原则
看清楚苏北县域经济运行的经济条件,是制定县产业结构政策的出发点,并且各县 的产业结构政策只有在各县特定的经济条件下才能推动其产业结构向高度化演进;县产 业结构的演进是分阶段的有序过程。因而,不能违背演进的规律,也不能随意舍弃或超 越县产业结构的升级梯次。
(2)发展具有高关联效应的主导产业
苏北县域在选择县产业结构政策时,重点宜放在确定主导产业及生产部门高关联效 应上。对于苏北县域经济的运行来说,选择一个详细的、面面俱到的产业结构政策是很难做到的。因此,苏北县域必须把握县产业结构中的主导产业及支柱产业。一般而言, 县主导产业具有如下特点:一是该产业应是代表当前技术进步并依托县资源发展的新兴 产业,并是规模产业和有较高增长率及经济效益;二是该产业具有较强的前向联系和后 向联系,即处于前向联系的各产业对该产业及生产部门有着强烈的需求,处于后向联系 的各产业对该产业及生产部门也有较强的需求;三是该产业的产品有巨大的市场需求, 即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人们对它有着不断增加的需求,但又难以充分满足;四是该产 业在县产业结构中占有较大比重。这样,就能在一定区域同纵向上发展具有产业关联效 应,在横向上发展相同成类似的产业,形成聚集经济。
(3)机动灵活的产业演进机制
县产业结构政策中要有一个推动县产业结构高度化演进的机制。苏北县域经济能否 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无适当推动县产业结构演进的能力即县 产业结构高度化演进的机制。实践证明,市场机制是推动县产业结构高度的演进的基本 力量,但是仅有市场机制的作用,是不能完全推动产业结构高度化发展的,还必须有政 府“看得见的手”参与作用,才能有效地推动产业结构的高度演时。
5.3.3 发展民资经济政策
所谓民资经济,是指主要由民间资本投资并由投资者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 展的经济形态。它主要包括个体、农户经济、私营经济和非政府化的集体经济。发展 民资经济从表象上看是民间的自发力量,但是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看它不可能离开政府 的作为,如政府的服务,法律保护和战略规划等。壮大苏北县域经济应当把民间的自发 力量和苏北的县域政府的自觉力量集合起来,就存在可能实现发展的高速度和跳跃性。 就苏北县域政府而言:
上一篇:对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核算的思考
下一篇:国际贸易中的环境标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