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行会建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作用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0-13


  论文摘要:行业协会作为非政府组织中的一支重要生力军,对和谐条件下利益主体多元化需要
  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利益主体多元化,仅靠政府难以代表不同的利益主体的不同利益,需要建立能够反映自己的利益组织来维护自身利益。例如,分散经营的农户、个体户、私营企业主、高科技产业的白领阶层等,这些不同利益主体为了使自身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位置,需要联合起来建立自己的组织。并且行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政府失灵,如温州打火机对欧盟反倾销诉讼案的胜诉。这个案例的知名度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影响力都是巨大的,它是中国民间行业协会组织中小企业积极应诉的第一例,充分体现了行业协会的积极作用。行会通过维护行业自身的权益,实际上也就是争取了社会公正,因此行会有利于推动社会平衡与社会公正。
  (二)行会建设是政府转变职能的需要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特意强调了“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坚决把政府不该管的事交给企业、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是要建设一个有限政府,而要建设一个有限政府,政府必须进行机构改革以加速政府职能的转变,做到政企、政事、政社分开。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建立一些新的社会组织以承接过去由政府对整个社会所包揽的、本应由社会承担的职责和功能,并提供多种社会服务。毫无疑问,行会在这方面大有作为。
  (三)行会建设有利于政府规范自己的行为
  经济转型时期,政府的作用和影响仍然很大,政府及其官员行为的随意性也很大,政府的非规范行为,直接阻碍着制度的变迁和经济的发展。而如果行会得到广泛发展,将会对政府及其官员行为进行有效的制衡和监督。
  (四)可以增进社会容忍度,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
  行会为各行业成员提供了较宽松的活动空间,各行业成员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满足其多样性和多层次的愿望和实现其利益,能够起排解社会怨气、释放社会压力的作用,也使各种不同的社会群体能够依法共存相容,增进社会容忍度。

  四、推动行会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先扶持,后规范
  首先落实各项扶持政策,行会没有一定的数量,质量也无从谈起,因此要放手鼓励发展行会,适当降低准入条件,先扶持起来,如上海出台了《上海市促进行业协会发展规定》、《上海市行业协会暂行办法》、《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本市促进行业协会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温州市颁布了《温州市行业协会管理办法》、《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促进行会规范化发展的若干意见》等等,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扶植发展了大量行会组织,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和谐发展。
  (二)边发展,边整合,优化行业协会布局和结构
  一方面抓好自下而上新成立的行会的建设,另一方面抓好已有的行会的结构调整,做到发展新行会与整合老行会相结合。允许不同行业协会的服务领域有所交叉,对同业企业较为集中、具有区域经济特色的行业或产品,则可由区内企业牵头,发展整合相关的行业协会。
  (三)注重需要,突破常规
  打破原有的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设立行会的做法,应根据需要在优势行业、竞争激烈的行业和新兴产业中培育发展行会,为我国经济创造新的增长点提供服务,同时在行业协会中建立党组织,构建党的社会工作体系,通过向较大的行业协会和社会团体委派党务工作者,以确保做到社会工作全覆盖,党的组织工作全覆盖。如新成立的上海市社会服务局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两新”组织中党的建设。目前,上海市社团党建工作覆盖面已达89%,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党建覆盖率已达到99.4%。极大的保证了行会的健康和谐发展。
  (四)提倡自主,积极引导
  自主办会是行会的重要原则,应予以鼓励和支持。同时,政府适当给予指导、推动,两者相结合更有利于行会的建设。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快推进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进行行业协会体制的改革,把政府和行业协会分开。这是一个好消息,这些政策或法规一旦落实,“民间归民间,政府归政府”的局面就会出现。过去党政机关的领导往往在一些行业协会里兼任会长、理事长之类头衔,这就让行业协会既非民间组织,又非政府部门,给公众的感觉是“远看像衙门,近看市庙门”。我们应该采取像温州行业协会管理模式,温州市行业协会是伴随着市场经济发育和完善而不断发展起来的,采取的是“自下而上”的模式,这些协会大多数由同行业的业主自发组建,通过民主的方式选举协会领导人员,制定行规行约,开展相关业务活动,政府不干预行业协会的具体内部事务,同时行业协会开展自律活动,这样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也给今后行会的建设起了示范作用。

  五、结语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要的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应当肯定说,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教育引导下成长起来的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既具有很强的发展活力,又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还是具有献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觉悟的新的社会阶层,由他们所组成的行会,理应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支重要的积极力量。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