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市场的价格体系及其影响(3)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4
-1.9 -12.6 0.7 1.6 2.4 中国 1.3 1.0 -1.7 0.6 8.7 0.4 1.0 -0.4 资料来源:联合国世界经济研究报告1993?
发展中国家如果防范不力, 国际市场所具有的无处不在和无所不包的这个基本上适应发达国家的价格体系会逐渐造成发展中国家价格结构的扭曲,并且影响其产业结构的改善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的学者为了分析不同国家各主要生产部门的劳动利润率,曾经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同部门劳动力分布和不同部分附加值分布两者之间进行对比,结果发现在发达国家的不同部门两种分布有接近的趋势,在不同部门两者的比值(即每个部门内平均每劳动力在一定时期内平均创造的附加值)在逐渐缩小,在80年代的最大差别已经减到3倍左右。而在发展中国家,不同部门的最大差距则有20多倍,并有扩大的趋势。[7]这说明对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而言,随着国际化的发展加入到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过程的只有少数部门,这其中当然包括外贸部门,和受跨国资本控制的部门;但是,大多数产业并没有包括进去,处于不发达的甚至是百资本主义生产阶段。一方面向国际资本的严重倾斜,一方面又有大量的产业十分落后,这是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严重问题。?
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并不否认对外贸易对落后国家有利的一面,而是说明国际市场不是对所有的国家都是中性的,尤其对发展中国家会带来一些外部限制,如果没有有效的政策加以防范,将造成国民经济结构的严重失调。在当代世界经济中,即使是那些经济发达国家,对价格体系这个问题也不能有些许的掉以轻心,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从反面证明了这一点。一个国家无论经济发展水平有多高,它都很难唯同时在许多领域的竞争中保持优势,而对其不占优势的产业进行的保护也许是必须的。?
(二)相互依存、相互争夺和机会有限?
资本的国际扩张加强了各国经济间的依存关系,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利益交错、荣损与共的状况。各国间的共同利益所涉及的范围扩大了,深度也加强了。一体化和区载化的发展证明了这一点。尤其在区域集团内部,除了经济上相互依存的加强,成员国的政治体制和奉行的对外政策在一些时候也会较多地趋到一致,这种情况在西欧联合过程中尤其明显。
然而我们还应该认识到,这个世界毕竟资源有限、市场容量有限、发展机会也有限。各国之间相互矛盾和冲突的利益并没有国为一体化和区域化的发展而消失,实际上它波及的范围更广,只不过利益冲突的解方法不像以前那样容易引起严重的军事对抗,而可以用和平协调甚至是合作的方式来实现。?
在一体化和区域化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民族经济利益和区域经济利益的矛盾。区域化的发展尤其如此。从欧共体到欧洲联盟固然有其内部经济依存度提高和政治安全的考虑,但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就是为了增强与北美和日本的竞争突力。而欧洲联盟的启动,更进一步刺激了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和扩展,美国提出“美洲倡议”,积极促进美洲国家的经济联合;日本加快与所在地区各国的经济联系而“重返亚洲”,等等这些战略调整,无一不是为了争夺在全球和所在区域的经济主导极和控制权,并以此为基础展开国际间的较量。还应指出的是,在区域集团内部也存在着矛盾和摩擦。“多速欧洲”就是一个例子,西欧各国在市场统一、货币等经济政策的协调上步调并不那么一致,反映出了当前欧洲一体化建设还存在许多困难,在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欧洲问题上存在着严重的分歧。?
目前,国家间的竞争已经上升到国家间、国家和集团间以及集团之间的竞争并存。交错,并且集团间竞争的影响越来越大。集团之间的竞争与国家间的竞争相比,交锋更多、范围更广、内容更复杂。过去各个竞争对手在不同的领域出动,每个竞争对手有自己的竞争优势,直接的经济利益冲突不很激烈,也就是说经济互补性较强。美国、西欧和日本在二战略之后较长时期内的经济关系就说明了这一点。当时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市场容量还相对较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发达国家间的利益冲突。近年来则出现了不同的形势,在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方面,存在着三个几乎平等的竞争对手,即北美、欧洲联盟和日本(有时包括东亚的一些国家)。由于经济集团之间平行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小,为了给自己的资本和产品寻找出路,相互间市场的争夺则比较激烈。?
在一体化和区域化过程中,不同类型的国家有着不同的境况,西方国家走在了前面,并占据着明显的主导地位,其中美国更极力想要谋求一个以它为主导、以西方联盟为主体押际经济秩序。?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要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离不开国际经济交流和合作,谁在国际社会中被孤立,谁就处于不安全状态。但同时,发展中的经济又受到当前国际经济秩序和环境的严重制约。经济国际化并不会自然带来经济的快速健康增长。如何使国际化和自身经济发展这两者较好地结合起来,争取在世界经济中较有力地位是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需要用大力所解决的问题。
有学者经常以东亚的新兴工业国来作为发展中国家只有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才能获得快速发展的例证。这里需要指出的有两点。第一,东亚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对自己的价格体系并不是没有保护,恰恰相反,韩国、新加坡等国一直极力注重处理好与国际市场的关系,对自身的价格体系有适当的保护。比如,新加坡政府有力地控制着对外贸易,并采用税收等政策鼓励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尽可能地发展本国的工业体系,没有因为国家小而像一些人想象的那样依附于国际市场。在韩国,政府多年来一直实行着对农业的保护措施,对外贸易政策中进口的成分即使在今天也很大,国家也对高技术产业大力扶持,鼓励高技术产品的出口。第二,东亚国家在战后拥有特殊的外部环境,一段时期以内,国际资本对韩国等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是极力扶持的。
(三)南北矛盾是世界经济正常运行的严重威胁?
世界经济的贫富两极结构是当代国际经济关系的一个重大问题。发达国家正在强化以自身利益为中心的国际经济体系。而发展中国家要想取得经济的健康发展,除了需要变革国内的社会经济结构和慎重制定发展战略之外,必须在积极进行对外经济的同时尽可能地削弱国际资本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为改善现存在国际经济秩序作出艰巨的努力。?
由于南北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扩大,[8]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认为,当代国际资本的空前扩张虽然便得世界经济愈益走向一体化,但是并没有带来各国经济发展的同一化,事实上甚至出现了与此相反的趋势。?
实际上,生产和流通领域的空前国际化发展使得原来作用于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一些经济规律在一定程度上作用到了整个世界,原来资本主义的阶级结构在世界范围内扩展开来。虽然发达国家内部工人阶级与资产者的矛盾有了很大的缓和,但是在不发达国家这一矛盾却没有缓和。国际经济关系的不平等性使得原来一国内部的矛盾融入了究国和富国之间的矛盾,随之而来是工人阶级的相对贫困化甚至绝对贫困化更大的范围地在发展中国家发生。?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世界经济一全化和区域化给我国带来了加强与世界各国尤其是周边国家经济政治关系的更多机遇,将有利于对外经济的开展和环境的进一步改善。然而不应忽视的是,冷战结束之后,亚太地区在国际关系中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有人甚至认为,世界经济政治斗争的主战场已经从欧洲转向亚太。在这样的形势下,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所面临的周边形势和国际环境已经变得更加复杂。一化和区域化一方面给我国提供发展同周边国家及其它国家经济关系的机遇,另一方面对我国经济健康发展提出了更强有力的挑战,需要我们在理论上的准确把握和采
发展中国家如果防范不力, 国际市场所具有的无处不在和无所不包的这个基本上适应发达国家的价格体系会逐渐造成发展中国家价格结构的扭曲,并且影响其产业结构的改善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的学者为了分析不同国家各主要生产部门的劳动利润率,曾经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同部门劳动力分布和不同部分附加值分布两者之间进行对比,结果发现在发达国家的不同部门两种分布有接近的趋势,在不同部门两者的比值(即每个部门内平均每劳动力在一定时期内平均创造的附加值)在逐渐缩小,在80年代的最大差别已经减到3倍左右。而在发展中国家,不同部门的最大差距则有20多倍,并有扩大的趋势。[7]这说明对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而言,随着国际化的发展加入到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过程的只有少数部门,这其中当然包括外贸部门,和受跨国资本控制的部门;但是,大多数产业并没有包括进去,处于不发达的甚至是百资本主义生产阶段。一方面向国际资本的严重倾斜,一方面又有大量的产业十分落后,这是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严重问题。?
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并不否认对外贸易对落后国家有利的一面,而是说明国际市场不是对所有的国家都是中性的,尤其对发展中国家会带来一些外部限制,如果没有有效的政策加以防范,将造成国民经济结构的严重失调。在当代世界经济中,即使是那些经济发达国家,对价格体系这个问题也不能有些许的掉以轻心,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从反面证明了这一点。一个国家无论经济发展水平有多高,它都很难唯同时在许多领域的竞争中保持优势,而对其不占优势的产业进行的保护也许是必须的。?
(二)相互依存、相互争夺和机会有限?
资本的国际扩张加强了各国经济间的依存关系,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利益交错、荣损与共的状况。各国间的共同利益所涉及的范围扩大了,深度也加强了。一体化和区载化的发展证明了这一点。尤其在区域集团内部,除了经济上相互依存的加强,成员国的政治体制和奉行的对外政策在一些时候也会较多地趋到一致,这种情况在西欧联合过程中尤其明显。
然而我们还应该认识到,这个世界毕竟资源有限、市场容量有限、发展机会也有限。各国之间相互矛盾和冲突的利益并没有国为一体化和区域化的发展而消失,实际上它波及的范围更广,只不过利益冲突的解方法不像以前那样容易引起严重的军事对抗,而可以用和平协调甚至是合作的方式来实现。?
在一体化和区域化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民族经济利益和区域经济利益的矛盾。区域化的发展尤其如此。从欧共体到欧洲联盟固然有其内部经济依存度提高和政治安全的考虑,但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就是为了增强与北美和日本的竞争突力。而欧洲联盟的启动,更进一步刺激了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和扩展,美国提出“美洲倡议”,积极促进美洲国家的经济联合;日本加快与所在地区各国的经济联系而“重返亚洲”,等等这些战略调整,无一不是为了争夺在全球和所在区域的经济主导极和控制权,并以此为基础展开国际间的较量。还应指出的是,在区域集团内部也存在着矛盾和摩擦。“多速欧洲”就是一个例子,西欧各国在市场统一、货币等经济政策的协调上步调并不那么一致,反映出了当前欧洲一体化建设还存在许多困难,在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欧洲问题上存在着严重的分歧。?
目前,国家间的竞争已经上升到国家间、国家和集团间以及集团之间的竞争并存。交错,并且集团间竞争的影响越来越大。集团之间的竞争与国家间的竞争相比,交锋更多、范围更广、内容更复杂。过去各个竞争对手在不同的领域出动,每个竞争对手有自己的竞争优势,直接的经济利益冲突不很激烈,也就是说经济互补性较强。美国、西欧和日本在二战略之后较长时期内的经济关系就说明了这一点。当时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市场容量还相对较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发达国家间的利益冲突。近年来则出现了不同的形势,在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方面,存在着三个几乎平等的竞争对手,即北美、欧洲联盟和日本(有时包括东亚的一些国家)。由于经济集团之间平行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小,为了给自己的资本和产品寻找出路,相互间市场的争夺则比较激烈。?
在一体化和区域化过程中,不同类型的国家有着不同的境况,西方国家走在了前面,并占据着明显的主导地位,其中美国更极力想要谋求一个以它为主导、以西方联盟为主体押际经济秩序。?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要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离不开国际经济交流和合作,谁在国际社会中被孤立,谁就处于不安全状态。但同时,发展中的经济又受到当前国际经济秩序和环境的严重制约。经济国际化并不会自然带来经济的快速健康增长。如何使国际化和自身经济发展这两者较好地结合起来,争取在世界经济中较有力地位是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需要用大力所解决的问题。
有学者经常以东亚的新兴工业国来作为发展中国家只有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才能获得快速发展的例证。这里需要指出的有两点。第一,东亚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对自己的价格体系并不是没有保护,恰恰相反,韩国、新加坡等国一直极力注重处理好与国际市场的关系,对自身的价格体系有适当的保护。比如,新加坡政府有力地控制着对外贸易,并采用税收等政策鼓励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尽可能地发展本国的工业体系,没有因为国家小而像一些人想象的那样依附于国际市场。在韩国,政府多年来一直实行着对农业的保护措施,对外贸易政策中进口的成分即使在今天也很大,国家也对高技术产业大力扶持,鼓励高技术产品的出口。第二,东亚国家在战后拥有特殊的外部环境,一段时期以内,国际资本对韩国等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是极力扶持的。
(三)南北矛盾是世界经济正常运行的严重威胁?
世界经济的贫富两极结构是当代国际经济关系的一个重大问题。发达国家正在强化以自身利益为中心的国际经济体系。而发展中国家要想取得经济的健康发展,除了需要变革国内的社会经济结构和慎重制定发展战略之外,必须在积极进行对外经济的同时尽可能地削弱国际资本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为改善现存在国际经济秩序作出艰巨的努力。?
由于南北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扩大,[8]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认为,当代国际资本的空前扩张虽然便得世界经济愈益走向一体化,但是并没有带来各国经济发展的同一化,事实上甚至出现了与此相反的趋势。?
实际上,生产和流通领域的空前国际化发展使得原来作用于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一些经济规律在一定程度上作用到了整个世界,原来资本主义的阶级结构在世界范围内扩展开来。虽然发达国家内部工人阶级与资产者的矛盾有了很大的缓和,但是在不发达国家这一矛盾却没有缓和。国际经济关系的不平等性使得原来一国内部的矛盾融入了究国和富国之间的矛盾,随之而来是工人阶级的相对贫困化甚至绝对贫困化更大的范围地在发展中国家发生。?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世界经济一全化和区域化给我国带来了加强与世界各国尤其是周边国家经济政治关系的更多机遇,将有利于对外经济的开展和环境的进一步改善。然而不应忽视的是,冷战结束之后,亚太地区在国际关系中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有人甚至认为,世界经济政治斗争的主战场已经从欧洲转向亚太。在这样的形势下,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所面临的周边形势和国际环境已经变得更加复杂。一化和区域化一方面给我国提供发展同周边国家及其它国家经济关系的机遇,另一方面对我国经济健康发展提出了更强有力的挑战,需要我们在理论上的准确把握和采
下一篇:欧洲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