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日近代棉纺织品贸易的考察(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4
上减轻了外国资本对中国民族纺织业长期形成的重压,而市场商品的骤减及价格的腾升,又极大地改变了其困难的经营环境,刺激了民族资产阶级兴建棉纺织厂,扩大生产能力的欲望。这一时期(包括一次大战结束后的几年时间),中国民族棉纺织业的发展形成了一次新的高潮,全国纺织厂及机器设备的数量都有较大幅度的增加。请看下表:

   1913~1922年中国民族棉纺织工业纺纱厂及设备数量统计

年代     纺纱厂数     纱锭数(枚)      织布机数(台)

1913       21        503,852         2,316

1914       21        503,104         2,566

1915       22        519,996         2,966

1916       26        578,240         3,456

1917       26        576,552         3,860

1918       29        669,608         4,260

1919       29        715,324         4,010

1920       36        842,894         4,540

1921       51       1,238,882         6,675

1922       65       1,632,074         7,817



注:资料来源,丁昶贤:“中国近代机器棉纺工业设备、资本、产量、产值的统计和估量”,载《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资料》(6),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88、93页。
据上表,在10年间,中国民族纺织工业纺纱厂的数量增加了200%,纱锭数量增加224%,织布机增加了237%,均增长了2倍以上。这是从来没有过的增长速度,棉纺织品的产量也随之大增。
这里应该注意,中国民族棉纺织工业的生产规模虽然有了较大发展,但其生产技术水平仍然与欧美诸国及日本存在着较为悬殊的差距。中国的生产能力和产品产量,主要集中于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棉纺织品中,在棉纱方面,以生产20支以下的中粗纱为主;在棉布方面,主要生产品质较低的粗布。在高级棉织品领域,其生产能力仍然非常薄弱。这种状况在中国棉纺织品的对外贸易中突出地表现出来。以天津和东北的棉布市场为例。


从下表中可以看到,在天津和东北市场,外国粗布的输入,不论是日本还是英国或美国的产品,其数量普遍都在减少,而其中日本减少得最多,减幅分别为85%和73%。同期,中国产粗布却大幅度增加,两个市场分别增加了700%和1544%,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反差。绫木棉布的生产技术要求也相对较低,属粗布范畴,因此其市场情况也与粗布相类似。但在细绫棉布领域,情况正相反。外国产品输入增加,其中虽然英国和美国总体处于减少状态,但外国产品的总量在增长,天津增长了10%,东北增长了178%;而中国产品在市场中的地位几乎没有变化,天津的增长为0,东北虽有所增加,但其数量与外国输入品相比,微乎其微,只有1/350。随着中国粗纺能力的增强,外国产品正在该领域失去往昔的优势。

  1914年、1922年天津、东北市场部分棉布输入量统计

         (单位:1,000码)

         粗布      绫木棉布      细绫棉布

       天津  东北  天津   东北   天津    东北

    中国  2280  3080  1880   360    0     0

    日本 37000 126680  54680  17360   880    5800

1914年 英国  2000  1200    4   120   5400   14360

    美国 14840  7440  2640   2320   240     0

    中国 18320  47560  15040   5200    0    160

    日本  5560  34320  3840  12960   6240   51680

1922年 英国  1640   360    0    80   920    4240

    美国  6360  3200   440   600    0     80



注:资料来源,[日]桑原哲也:《企业国际化史之分析——战前日本纺织企业的中国投资》,森山书店1990年版,第181、182页。
针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中国棉纺织品市场发生的上述变化,日本很快调整了其生产和销售战略。在生产方面,削减粗纱、粗布的产量,扩大细纱、细布的生产。以棉纱的生产为例。

  1909年、1923年日本部分品种棉纱生产量百分比统计 单位:%

年代      16支纱      40支纱       42支纱

1909      28.8       1.7        3.5

1923      12.6       5.0        5.3



注:资料来源,[日]名和统一:《日本纺织业和原棉问题研究》,第252页。
16支粗纱的生产在日本棉纱生产中所占比重大幅减少,而40支以上细纱的生产比重则在不断增加。在销售方面,将过去主要面向中国的粗布输出,转而向印度及经孟买输往中亚细亚;与此同时,适应中国市场的需求,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增大细纱、细布的供给。1914年日本输往中国的细绫等细布约为0.27亿码,1919年时达到2.98亿码,5年间增加了10倍多。(注:[日]桑原哲也:《企业国际化史的分析——战前日本纺织企业的中国投资》,森山书店1990年版,第223页。)正是由于采取了以市场为核心的灵活的生产和销售政策,使得日本棉纺织品在中国市场遇到当地产品激烈竞争的时候,能够继续保持其输入不断增长和扩大的趋势。
20世纪20年代初,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生危机,世界经济进入萧条时期,全球贸易总量下降。中日贸易也因此受到影响,由于日本国内生产的不景气,以及中国市场的需求不振,交易减少。但是,中日棉纺织品市场并没有间断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形成的发展走势,继续按照自身规律进行着内部商品结构的调整。在整个20年代,中国民族棉纺织工业在艰难的环境中举步向前,不断扩大生产,粗纺加工能力进一步增强,致使外国“低廉商品(如本色粗市布和洋标布)的进口减少,棉纱进口量的下降更为惊人,从年均大约2,000,000担减少到500,000担以下”,到20年代末30年代初,中国已基本“成为一个棉纱出口国”(注:徐雪筠等译编:《上海近代社会经济发展概况(1882-1931)——〈海关十年报告〉译编》,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45页。)。就日本对中国的棉纺织品输出而言,棉纱的输出数量继续减少,从1920年的188,302捆,降到1930年的13,672捆,减少93%。棉布的输出在战后有一定增长,1918年输出价值为10,888万日元,1928年时增加到17,357万日元,增长59%。(注:[日]长冈新吉:《近代日本的经济——统计与概论》,第26、27页。)在中国棉纺织品市场上,日本产品的输入仍然领先于其他各国。


综上所述,日本在“明治维新”的改革过程中,通过大力推行“殖产兴业”等发展资本主义工业政策,使其近代棉纺织工业取得飞速发展,在逐步夺回被外国产品占领的国内市场的同时,开始积极准备向中国进行输出。甲午战争后,凭借日本在中国获得的政治、经济权益,输入中国的棉纺织品数量猛增。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借机排挤英国、印度,而成为中国市场棉纺织品的最大输入国。同期,中国由于以“洋务运动”为代表的兴办资本主义工业的尝试与改革的失败,中国棉纺织业近代化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在前进的道路上步履蹒跚,始终受到西方的重压。20世纪10年代,中国民族工业遇到难得的发展机遇,粗纺生产能力得到不断增强,产品市场份额也随之不断扩大,但是直到20年代末,在中日棉纺织品贸易中,中国仍未能摆脱作为日本棉纺织品倾销市场的被动处境。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