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定位(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4
为中国成为现代制造中心奠定了基础。
3.资本总量与资本获得。现代制造业的产业覆盖面较广,以规模经济显著、投资巨大的资本劳动密集型、资本技术密集型、资本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体,说明能否成为国际性的现代制造业中心,资本是关键要素之一。经过20年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的资本总量大幅上升,居民储蓄额巨大,引进外资连续多年居于发展中国家的首位,统计数据和经济运行现象表明,我国已经跨越了资金短缺的时代。
4.国内市场的巨大需求。我国人口总量巨大,人均国民收入稳步上升,现实的和潜在的国内市场需求量可以为企业的规模扩张奠定基础。近年来,我国机电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迅速提高,部分企业成功地实现了海外投资。究其原因,国内市场的巨大需求所提供的规模经济优势、国内市场激烈竞争所形成的企业进步压力,是重要的推进力量。
5.基础设施状况。制造业中心同时也是物流中心,基础设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经济活动周延性的大小、运输成本、运输时间和信息的流动与辐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础设施状况逐年改善,尤其是近年来为扩大内需而实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使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一次飞跃,为我国成为国际性制造业中心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按照波特的竞争优势发展四阶段论,即要素驱动阶段、投资驱动阶段、创新驱动阶段和财富驱动阶段,目前我国东部地区的制造业发展水平处于从要素驱动转向投资与创新驱动阶段,中西部地区的制造业发展水平处在要素驱动阶段。整体而言,决定中国能否成为国际性现代制造业中心的关键因素有两个:一是产业规模——投资驱动阶段的本质特征,二是制造技术——创新驱动阶段的本质特征。除了自主投资扩张规模和自主技术创新实现制造技术升级外,经济全球化、加入WTO为我国向现代制造业中心迈进提供了巨大的机遇。这是因为:①出于全球竞争和中国巨大市场潜力的考虑,近年来大型跨国公司来华投资已呈迅速增长之势,“入世”之后这一趋势将进一步增强,有利于我国制造业企业规模的扩张;②“入世”前中国国内市场的竞争就已十分激烈,“入世”以后国内市场竞争将逐步与国际市场竞争融为一体,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将直接面对国际竞争,这将促使跨国公司经常性地提升它在中国投资的技术水准;③相对于核心技术以及最新研究与开发成果,跨国公司生产制造技术的可获得性较高,通过与大型跨国公司合作,提升制造能力具有现实可行性。显然,按照比较优势定位于制造业的发展,可以比定位于其他产业从全球化中获取更大的利益。
三、前瞻分析:由制造向研发与服务拓展
马克思对国际分工的研究侧重于生产关系层面,这对我们今天认识和参与全球化仍具重要指导意义,全球化将导致“市场无国界、企业无国籍、产业无民族”的论点,显然没有认清现阶段全球化的本质。面对经济全球化,21世纪上期中国要力争成为国际性的现代制造业中心,同时也要加大自主技术创新的力度,推动研发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形成开放的、自主的和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那么,制造、研发与服务三者之间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呢?为何我国要首先定位于制造业的发展呢?
(一)只有制造业高度发展,才能有效推进技术创新。首先,制造业是研发业发展的动力源泉。熊比特认为创新的动力源于企业家精神,源于企业家对利润的追求;门斯认为“经济萧条和危机迫使政府和企业寻求新技术”;罗默及其他内生性增长理论认为,市场的大小决定了创新活动是否进行;罗斯韦尔在其“五代技术创新模型”中的第二代模型中指出,市场需求是创新思维的来源,研究与开发是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反映。这四种观点表述不一,但本质上是统一的,即技术创新的动力源于现有产业的发展状况,尤其是现有产业的缺陷。技术创新的历史进程也证明了这一点,今天以人均专利拥有量评估的全球前20个国家与地区,基本上都曾经历过制造业的大规模发展。其次,制造业为研发业提供要素资源。技术创新所需的要素资源大致包括三大类:科教发展基础、资金支持、创新型人才。前两者都需要制造业的高度发展提供支持,而作为技术创新关键要素的创新型人力资源,多数也是来源于制造业。因为创新型人才需要既懂技术又熟谙市场,尤其是现有产业的发展状况、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欧美国家绝大多数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企业的人员都是来自于产业界,而不是科研机构或金融机构,现有制造领域是创新型人力资源成长的摇篮。第三,技术创新的两种主要机制即市场推进型和政府推进型的不同成效,表明紧密联系制造环节的研发活动更具成效。美国、以色列和我国的台湾省等实行市场推进的技术创新机制,日本、韩国等以政府推进为主导。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韩国政府就制定了大规模的IT产业发展计划,投入巨资进行研发活动,但成效不如台湾省。究其原因,市场推进型的技术创新体制紧密围绕制造环节,能及时发现现有制造技术的缺陷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总之,以制造业的高度发展来推动、拉动研发业,研发活动才能更具效率,避免盲目性,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正如有学者在分析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时所指出的,工业化是信息化的物质基础和需求之源,没有工业化,信息化就失去了支撑,成了无源之水。
(二)只有制造业高度发展,服务业的高度化才具备基础并成为必要。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服务业可分为两大类,一是为满足人们生活服务的消费型服务业,包括商业零售、餐饮娱乐、社区服务和为居民生活服务的交通、通信、房地产、旅游业等;二是为生产服务的生产型服务业,包括金融、保险、通信、广告、物流配送等。前一类服务业的发展必须以制造业的发展为基础,因为一方面,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只有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力才能分流到第三产业;另一方面,只有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提高,收入相应增加,人们才能消费更多的服务。后一类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具有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制造业的发展为生产型服务业提供了需求、动力以及技术硬件的支撑;另一方面,高质量的生产型服务能促进企业资金融通、投资策划、生产管理、研究开发等方面的水平。但在这一相互促进的关系中,制造业的发展居于主导地位。因为从世界各国、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演进的历史进程看,除香港地区和新加坡外,主要经济大国第三产业的发展都是伴随第一、二产业的发展而发展的,都是在实现了高度工业化以后实现国民经济软化的,服务业都是在首先立足于服务本国、本地区制造业的基础上,向海外市场拓展的。
短中期内,中国难以成为研发中心,也不具备成为服务中心的基础与条件,经济资源应重点配置在制造环节。要防止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盲目发展,防止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过度分离。日本经济长期低迷不振的原因之一,即是制造技术的下滑,如东芝笔记本电脑、丰田吉普车等。原因在于一流的博士、硕士离开了制造业,进入了金融证券、房地产等服务业。这对整体上尚未完成王业化的中国,是一个警示。
【参考文献】
1.张二震、马野青.国际贸易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2
2.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1997:1
3.保罗·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11
4.王洛林等.大型跨国公司投资对中国产业结构、技术进步和经济国际化的影响.中国工业经济.2000(5)
5.樊纲.全球化、对外开放与经济发展.世界经济.2001(2)
6.徐长生.信息划时代的工业化问题.经济学动态.2001(2)
3.资本总量与资本获得。现代制造业的产业覆盖面较广,以规模经济显著、投资巨大的资本劳动密集型、资本技术密集型、资本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体,说明能否成为国际性的现代制造业中心,资本是关键要素之一。经过20年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的资本总量大幅上升,居民储蓄额巨大,引进外资连续多年居于发展中国家的首位,统计数据和经济运行现象表明,我国已经跨越了资金短缺的时代。
4.国内市场的巨大需求。我国人口总量巨大,人均国民收入稳步上升,现实的和潜在的国内市场需求量可以为企业的规模扩张奠定基础。近年来,我国机电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迅速提高,部分企业成功地实现了海外投资。究其原因,国内市场的巨大需求所提供的规模经济优势、国内市场激烈竞争所形成的企业进步压力,是重要的推进力量。
5.基础设施状况。制造业中心同时也是物流中心,基础设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经济活动周延性的大小、运输成本、运输时间和信息的流动与辐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础设施状况逐年改善,尤其是近年来为扩大内需而实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使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一次飞跃,为我国成为国际性制造业中心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按照波特的竞争优势发展四阶段论,即要素驱动阶段、投资驱动阶段、创新驱动阶段和财富驱动阶段,目前我国东部地区的制造业发展水平处于从要素驱动转向投资与创新驱动阶段,中西部地区的制造业发展水平处在要素驱动阶段。整体而言,决定中国能否成为国际性现代制造业中心的关键因素有两个:一是产业规模——投资驱动阶段的本质特征,二是制造技术——创新驱动阶段的本质特征。除了自主投资扩张规模和自主技术创新实现制造技术升级外,经济全球化、加入WTO为我国向现代制造业中心迈进提供了巨大的机遇。这是因为:①出于全球竞争和中国巨大市场潜力的考虑,近年来大型跨国公司来华投资已呈迅速增长之势,“入世”之后这一趋势将进一步增强,有利于我国制造业企业规模的扩张;②“入世”前中国国内市场的竞争就已十分激烈,“入世”以后国内市场竞争将逐步与国际市场竞争融为一体,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将直接面对国际竞争,这将促使跨国公司经常性地提升它在中国投资的技术水准;③相对于核心技术以及最新研究与开发成果,跨国公司生产制造技术的可获得性较高,通过与大型跨国公司合作,提升制造能力具有现实可行性。显然,按照比较优势定位于制造业的发展,可以比定位于其他产业从全球化中获取更大的利益。
三、前瞻分析:由制造向研发与服务拓展
马克思对国际分工的研究侧重于生产关系层面,这对我们今天认识和参与全球化仍具重要指导意义,全球化将导致“市场无国界、企业无国籍、产业无民族”的论点,显然没有认清现阶段全球化的本质。面对经济全球化,21世纪上期中国要力争成为国际性的现代制造业中心,同时也要加大自主技术创新的力度,推动研发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形成开放的、自主的和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那么,制造、研发与服务三者之间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呢?为何我国要首先定位于制造业的发展呢?
(一)只有制造业高度发展,才能有效推进技术创新。首先,制造业是研发业发展的动力源泉。熊比特认为创新的动力源于企业家精神,源于企业家对利润的追求;门斯认为“经济萧条和危机迫使政府和企业寻求新技术”;罗默及其他内生性增长理论认为,市场的大小决定了创新活动是否进行;罗斯韦尔在其“五代技术创新模型”中的第二代模型中指出,市场需求是创新思维的来源,研究与开发是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反映。这四种观点表述不一,但本质上是统一的,即技术创新的动力源于现有产业的发展状况,尤其是现有产业的缺陷。技术创新的历史进程也证明了这一点,今天以人均专利拥有量评估的全球前20个国家与地区,基本上都曾经历过制造业的大规模发展。其次,制造业为研发业提供要素资源。技术创新所需的要素资源大致包括三大类:科教发展基础、资金支持、创新型人才。前两者都需要制造业的高度发展提供支持,而作为技术创新关键要素的创新型人力资源,多数也是来源于制造业。因为创新型人才需要既懂技术又熟谙市场,尤其是现有产业的发展状况、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欧美国家绝大多数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企业的人员都是来自于产业界,而不是科研机构或金融机构,现有制造领域是创新型人力资源成长的摇篮。第三,技术创新的两种主要机制即市场推进型和政府推进型的不同成效,表明紧密联系制造环节的研发活动更具成效。美国、以色列和我国的台湾省等实行市场推进的技术创新机制,日本、韩国等以政府推进为主导。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韩国政府就制定了大规模的IT产业发展计划,投入巨资进行研发活动,但成效不如台湾省。究其原因,市场推进型的技术创新体制紧密围绕制造环节,能及时发现现有制造技术的缺陷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总之,以制造业的高度发展来推动、拉动研发业,研发活动才能更具效率,避免盲目性,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正如有学者在分析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时所指出的,工业化是信息化的物质基础和需求之源,没有工业化,信息化就失去了支撑,成了无源之水。
(二)只有制造业高度发展,服务业的高度化才具备基础并成为必要。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服务业可分为两大类,一是为满足人们生活服务的消费型服务业,包括商业零售、餐饮娱乐、社区服务和为居民生活服务的交通、通信、房地产、旅游业等;二是为生产服务的生产型服务业,包括金融、保险、通信、广告、物流配送等。前一类服务业的发展必须以制造业的发展为基础,因为一方面,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只有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力才能分流到第三产业;另一方面,只有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提高,收入相应增加,人们才能消费更多的服务。后一类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具有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制造业的发展为生产型服务业提供了需求、动力以及技术硬件的支撑;另一方面,高质量的生产型服务能促进企业资金融通、投资策划、生产管理、研究开发等方面的水平。但在这一相互促进的关系中,制造业的发展居于主导地位。因为从世界各国、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演进的历史进程看,除香港地区和新加坡外,主要经济大国第三产业的发展都是伴随第一、二产业的发展而发展的,都是在实现了高度工业化以后实现国民经济软化的,服务业都是在首先立足于服务本国、本地区制造业的基础上,向海外市场拓展的。
短中期内,中国难以成为研发中心,也不具备成为服务中心的基础与条件,经济资源应重点配置在制造环节。要防止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盲目发展,防止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过度分离。日本经济长期低迷不振的原因之一,即是制造技术的下滑,如东芝笔记本电脑、丰田吉普车等。原因在于一流的博士、硕士离开了制造业,进入了金融证券、房地产等服务业。这对整体上尚未完成王业化的中国,是一个警示。
【参考文献】
1.张二震、马野青.国际贸易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2
2.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1997:1
3.保罗·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11
4.王洛林等.大型跨国公司投资对中国产业结构、技术进步和经济国际化的影响.中国工业经济.2000(5)
5.樊纲.全球化、对外开放与经济发展.世界经济.2001(2)
6.徐长生.信息划时代的工业化问题.经济学动态.2001(2)
上一篇:奥地利内部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