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会计。2008年底美国计量属性只能提供过去的信息,而公允价值会计能够对历史成本进行修正,能够及时提供现在的会计信息,帮助投资者、债权人等作出决策。所以,公允价值会计更符合决策有用观的要求。
3.公允价值会计符合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可靠性和相关性。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和相关性是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主要标准。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在资产、负债确认时以历史成本计价,能够提供可靠和相关的会计信息。然而,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资产和负债的价格也随着不断变化。历史成本会计不对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难以反映资产和负债的现时价格,有悖于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要求。并且历史成本会计所提供的信息是过去的,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难以满足信息使用者对未来决策的需要,这也有悖于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要求。公允价值会计立足于现在,着眼于未来,把历史成本所提供的过去信息修正为现时信息,更符合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和相关性要求,更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四、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准则中的运用
公允价值最初于1998年被引进我国会计准则,主要应用在《非货币交易》和《债务重组》准则中。但仅实施了一年就因为上市公司滥用公允价值操纵盈余而被废止。并且由于我国缺乏公允价值应用所需的成熟市场环境,2001年—2005年财政部修订和发布的11个准则中明确回避了公允价值。直到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才重新引入了公允价值,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虽然广泛运用了公允价值,但是这种应用是谨慎的,有条件的。我国基本准则明确规定“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这说明在我国会计计量属性中,历史成本仍处于主导地位,而公允价值计量则处于从属地位。公允价值计量的非主导性在一些具体准则中也有体现。如《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规定:可以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非货币性交换必须具有商业实质,并且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再如《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中也都规定要以历史成本计量,在满足一定条件时才可以使用公允价值计量。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新准则对公允价值的运用采取了非常谨慎的态度,只有在公允价值运用条件满足的前提下才可运用,否则是不能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由此可见,新会计准则体系在引入公允价值时,充分考虑了我国特有的经济、政治、法律等环境,体现了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
公允价值从其产生之初就倍受关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又再次使其成为焦点。但我们应该清楚的看到,公允价值并不是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虽然目前公允价值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如缺乏成熟、有效的市场环境,其确定的主观性较强,容易沦为操纵盈余的工具等不足。但不能因此全面否定公允价值会计。我们相信,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环境的不断完善,财务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公允价值必将充分发挥其优越性,成为我国会计的主要计量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