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走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3)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4

  (二)农村城镇化。农村城镇化是在存在特定人口转移障碍的背景下,在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工业化的同时,广大农村依托传统集市和行政中心,参照现代城市先进的经济、社会标准,发展中小城镇,从而使农村富裕劳动力不断由农业转向非农产业,人口以及经济活动不断由农村向城镇集聚的过程。农村城镇化的主要标志是农村城镇人口比重的持续上升。农村城镇化是农村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城乡隔离的户籍政策,“工人”和“农民”成为一种身份,而不仅是职业的差别,“城里人”和“乡下人”壁垒分明。这种二元社会结构极大阻碍了我国的农业现代化进程。而农村城镇化的发展,使城市和农村之间的经济格局和人口分布发生了积极变化,城乡差别日益缩小,城乡一体化的新型社会不断涌现。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是农村现代化的根本任务。
  80年代初,我国根据自己的国情,选择了发展小城镇来推进农村城镇化的道路,即对于从农村转移出来的人口,除了让现有的大中城市根据可能的条件容纳一部分人口外,作为主要的流向,引导向小城镇集聚,复兴原有的小城镇,促使新的小城镇崛起。由于小城镇特有的集聚效应、辐射效应、反哺效应、联接效应及融合效应,它不仅成为我国城市化发展道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对于农村现代化具有更深远的意义。首先,依靠办在小城镇的乡镇工业对农业进行补偿,实行“以工补农”的微观调节,可以调动农民积极性和稳定农业。第二,小城镇可以为农业提供现代的物质技术基础。农业现代化必须有先进的技术装备来武装农业。小城镇工业的发展可以为农业提供农用机械、农用化学品和农业能源等现代物质基础,促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品投入的有效增长,还将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加快传统农业的改造速度。农业先进技术装备要在农村推广使用,需要树立典型、进行维修、提供配件、燃料等服务工作,而小城镇拥有这些功能,有效地推进了农业机械化和现代物质装备在农业中的使用。第三,小城镇可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有力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推动农村土地的集中经营,扩大农业生产规模,为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供条件。小城镇及其工业的发展为农业现代化提供资金积累。农业作为第一产业,首先为小城镇工业的发展积累资金,完成原始积累;而小城镇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又可“反哺”农业,为农业增长提供资本积累,推进农业的现代化。小城镇还能为农业发展作出市场贡献。在工农产品交换中,工业对农产品的大量吸纳和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都对农业发展具有促进和引导作用。目前,拆除影响农村人口城镇化的制度壁垒和政策约束(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实施一系列的制度创新,是发展小城镇和推进农村现代化的根本动力。
  (三)农业信息化。现代信息技术也正在向农业领域渗透,将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信息化是当代农业现代化的标志和关键,它主导着未来一个时期农业现代化的方向,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农业信息化将会促进农业生产结构的进步,传统的高耗、低效型的生产结构将被新兴的低耗、高效的生产结构所替代。以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广泛应用,可以促进农业生产过程实现自动化、信息化、高效益化。农业信息化将带来农业资源信息的共享,提高农业资源信息的利用程度,提高农业生产和农产品销售的经济效益,从而增加农民收入。
  目前,我国农村,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农业信息化程度还很低,尤其是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步伐,首先要强化政府在农业与农业信息化中的职能作用。信息作为一种社会化的经济资源,像资金、材料、人才等资源一样,需要政府有组织地进行宏观管理。其次,加大投人力度,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各级政府要增加对农业信息化工作的投入,加强计算机硬件建设以及有关软件的开发,提高农业信息处理和应用水平,进一步推进农业信息化进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若干政策措施》中,明确地将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列为基础性体系建设内容。综上所述,农业产业化是解决三农问题和发展农业生产力的有效途径,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农村城镇化不仅可以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而且是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农业信息化加速推动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主导着我国未来一个时期农业现代化的方向。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业信息化三者互动,三位一体协调发展,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之路。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