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探讨(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4

  3.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小企业为了避免被淘汰的厄运,必须寻找自己的竞争优势,尽可能地扩大市场份额。但中小企业因为规模小,品牌信用低等因素,销路拓展能力有限,企业往往希望借助赊销业务来扩大销售量,提高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出于低成本生产的考虑,产品研发少,技术含量低,质量不稳定,买方单位出于谨慎起见,倾向于采用“试用”的购货方式,即没有问题再付款,这种方式毫无疑问增加了企业的赊销业务,造成了企业赊销业务只增不减的困境。
  4.法律维权意识薄弱
  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债务纠纷的意识不强的问题。既有客观也有主观方面的原因。客观来说,从起诉、受理、调查、取证、开庭审理到判决、裁定与执行有一个时间过程,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主观方面,个别地区存在的地方保护主义,使许多企业缺乏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信心和勇气,遇到不合理、不合法的呆坏账只能“忍气吞声”。总起来说,中小企业通过诉讼程序寻求债权保护的道路比较艰难。
  
  三、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政策建议
  
  1.强化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
  由于中小企业的规模比较小,限于成本的约束,一般情况下不可能设立专人或专门部门管理应收账款,但在企业的内部控制中可作为与财务、销售等平级的独立内容来认识和对待。对应收账款实行责任制管理,各个企业根据所在行业的特点制定计划,详细地做成计划表单,下发到相关负责人,明确权与责,加强销售业务人员的责任心和风险意识,落实收款责任。还要严格应收账款核销制度,对每笔应收账款都做到清晰明确,进行准确的账龄分析,对因质量、数量、交货时间、合同纠纷等没有得到处理的应收账款单独设账管理,并计提坏账准备,强化内部控制,为应收账款的管理奠定坚实基础。
  2.保证信息沟通顺畅,优化资信评定手段
  企业只有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科学管理,才能降低企业因赊销而产生的经营风险,最大程度地保证经济利益的实现。评估客户信用品质的五个方面:品质、能力、资本、抵押和条件,虽然在中小企业适用过程中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基本思路是可以借鉴的。首先应该保证企业内部销售和财务人员的信息沟通顺畅,按时记账,及时反馈。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建立企业自己专门的信息机构,提高相关业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改进客户信用等级评价体系,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对企业信息质量的要求。同时,还要学会巧妙寻求社会和政府的保护,为企业应收账款的实现增厚缓冲垫。
  3.正确定位企业发展目标,加强风险防范意识
  中小企业应该改变只看到眼前利益忽略长远利益,单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思想意识,也应该注重企业价值最大化。要充分认识应收账款的坏账风险,认识其危害性,不能只是为了获得市场份额而盲目扩大赊销量。应该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确定正确的信用标准和信用条件,在赊销形成应收账款时,一定要谨慎,降低经营风险,加速企业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4.加强应收账款事后管理
  应收账款坏账损失率之所以高居不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应收账款事后控制不严格,所以,为了保证应收账款的回收率,应该加强事后管理。首先制定合理的收账程序。催收账款的程序一般为:信函通知、电报或电话传真催收、派人面谈、诉诸法律。但不同的客户信誉度不同,在具体的催账过程中可以适当调整,做出恰当选择。对已经到期的应收账款,企业应专门成立应收账款催收小组进行催讨。其次确定合理的讨债方法,兼顾人情与法理,权衡收账费用与回收效益,在双方利益都得到最大保证、商业关系得到最恰当处理的前提下,选择最适合每个客户的处理方案。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深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中小企业要在竞争中不被淘汰,保持竞争优势,就必须结合新会计制度和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制定良好的销售政策,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
  
  参考文献:
  [1]张志勋.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分析及对策.[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1).
  [2]高洪岩,董国利,侯彦温.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对策.[J].集团经济研究,2007,(9).
  [3]沈伏佳.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新思路.[J].现代会计,2005,(1).
  [4]宋占军.企业如何管理应收账款.[J].中国经济周刊,2009,(7).

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