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权不清,资源被排除在市场之外,是造成资源企业经济长期粗放式增长的外部原因。由于产权结构单一,产权的各项权能的边界不清,对权利、责任、义务和利益等没有做出明确的界定,导致各利益主体权、责、利边界的模糊,市场主体行为得不到及时规范。同时,资源一直以来被认为“无价”,资源被无偿使用,其经济效益没有与所占资源的数量、质量及价值挂钩,不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持续发展。因此,资源企业要实现集约持续发展,首先必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其首要任务是在资源产权制度改革上进行突破,明确企业的财产所有权和使用权,落实相应的产权责任和产权约束,这也是市场经济对企业的本质要求。
(二)加强集约化管理
据有关部门对经济增长的有关指标进行测算:我国的工业固定资产每增加1%,生产产值增加0.2%;工业劳动力每增加1%,生产产值增加0.75%;而会经营的管理人员每增加1%,生产产值就增加1.8%。这充分说明集约化管理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和份量。
1.引入科学管理和风险管理。企业的管理应根据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而有所创新,从偏重生产管理转变为重视生产营销和产品技术创新。这意味着企业在培育营销能力的同时,要迅速培育企业的创新能力。要通过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将各项工作细化、量化和系统化,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严格管理。运用现代管理技术和手段,建立高效、准确、及时的信息系统和财务管理系统。通过对市场的调控和预测,提出创新的设想并做出科学决策,制订长远的技术发展战略,特别要考虑对资源替代产品研发的投人强度和科技人员、研发人员比重问题。高度重视风险管理,对内要在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上狠下功夫,对外则利用自身的市场网络、规模经济,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
2.树立人力资本管理新理念。大量经验和研究表明:人力资源培养及配置合理,不仅能节约自然资源,而且能成为开发新资源、增强自然资源再生能力的条件,为企业带来巨大财富。资源型企业首先要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新理念,摒弃传统人事管理观念,建立新型的人力资源开发职能部门,由权力型向服务型转变。同时,建立人力资源的激励机制,将职工能力与个人收益挂钩,根据岗位的技术含量、岗位责任、对企业的贡献大小等因素进行岗位分级,划分相应的岗位工资待遇等级,拉开收入差距。
三、资源循环利用是资源型企业新的竞争支撑点
一般来说,资源的循环利用称为循环经济。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三低一高”,即低开采、低消耗、低排放和高利用。按照自然资源——产品和用品——再生资源的新思维,以物质的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从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经济活动领域倡导新的行为规划和准则,并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循环经济不仅能节约资源,减轻污染,增加经济效益,而且能从根本上协调发展和环境的关系,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对企业发展的要求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态控制杠杆”。21世纪经济的主旋律是绿色生态经济,包括绿色产品、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市场、绿色产业等内容,这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对经济生活的具体要求。企业在生产产品、获得利润的同时,必须主动承担对环境、社会和利益相关者的责任。
在资源日益匮乏的今天,资源型企业必须走资源循环利用的新道路,倡导绿色生产,绿色营销、绿色消费新理念,发展绿色产业,从而使得企业在困境中有新的发展机遇和持续动力。这也是目前资源型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支撑点。
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既是国内企业实施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的严峻挑战期,也是难得的历史机遇期。以国有企业为代表的中国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也是自主创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责任主体,但增长方式粗放、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仍然是企业管理的“短板”。因此,资源型企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改变过去传统的粗放型管理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以节约能源、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环保产业为重点,突出企业核心生存力,全面推进企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全力打造集约效益型、自主创新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安全型的新型企业。
[参考文献]
[1]保罗.萨缪尔森,威康.诺德豪斯.经济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2]成金华,邵赤平等.资源与发展丛书[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8.
[3]崔焕金.煤炭企业的产业链延伸研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05,(5):5-8.
[4]陈传明.企业核心能力的刚性及其超越[J].管理世界,2002,(6):94-101.
[5]郭重庆.中国企业缺什么?——管理是生产力[J].管理科学学报,2001,(4):1-8.
[6]刘伟.经济改革与发展的产权制度解释[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2.
[7]陆国庆.哀退产业中企业创新的方向与路径[J].中国工业经济,2002,(9):57-63.
[8]魏杰.中国企业大趋势[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1.
[9]魏杰.中国企业二次创业[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1.
[10]于立,孟韬,姜春海.资源枯竭型国有企业退出障碍与退出路径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3,(1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