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建立现代企业教育制度(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4

  (3)与职工个人发展规划相结合的教育培训是企业留住人才的最好方式。大量事实证明留住人才库中入选者最有效的方式,是清楚的告知对方组织为他规划的学习途径及能力。如果我们为高潜力者做生涯规划,告知对方其在组织中职位的发展。较之用“升官图”或金钱奖励会更吸引人,发展个人的学习途径可以帮助其领导能力的增进及技术累积,有益其成长。

  4 现代企业教育必须走产业化道路
  所谓企业教育产业化,就是用办产业的思想办教育,使教育处于经营的状态,讲成本,讲效益,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尊重价值规律,适度引进市场机制以及企业管理的原则和方法,改革企业教育体制、创新企业教育机制,使教育规律和经济规律有机结合起来。
  企业教育产业化是企业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企业教育产业化作为一种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成为企业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在实践上的可行性和优越性,已为很多企业尤其是发达国家的企业所证实。长久以来企业教育一直被认为是企业的包袱,是赔本的买卖,只有投入,没有产出,使得企业承受着强大的经济负担,作为教育机构或教育工作者,更应充分利用这有限的资金创造更大的财富,要变包袱为支撑点、变包袱为支柱。要做到这一点的途径:使企业教育产业化。
  企业教育产业化是教育伴随企业走向市场的必然选择。当前,企业已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成为适应市场竞争的法人实体。这种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后,企业必然按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条件和要求,转换经营机制,建立规范的内部管理机构。以资产为纽带的母子公司体制全方位形成,契约成为工作载体,传统的行政命令的运作方式和计划配置资源方式已经落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企业教育培训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仍然按固有模式运作,显然是与经济体制不相适应的。企业教育作为企业人力资源再生产和企业技术创新的基础部门,它应该是企业产业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作为主体的企业已经走向市场,各类生产要素实现了市场化、产业化的情况下,作为企业的有机组成部分的企业教育更不能拖企业的后腿。发展教育产业已成为企业走向市场、在信息社会独领风骚的必然选择。

  5 现代企业教育培训要实现网络化
  现代企业培训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与以往的培训不同,现代企业培训要做到全员化、终身化。要实现以上目标,以往的进行脱产课堂讲座、现场实习、结业考试的培训模式,已经越来越表现出了许多弊端,如:影响生产工作、培训方式内容单一、培训人员少、培训效果差等。利用计算机和局域网技术开展的网络化培训,不仅能全员培训、实时培训,而且培训形式丰富多彩、有趣,培训内容可重复学习,培训项目选择余地大,学员可以在Web环境下进行信息检索、搜集以及信息发布等学习活动,既节省时间,又避免了重复培训现象,又可以使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大大提高了培训效果。

  6 现代企业教育培训要与国际接轨,建立企业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
  建立现代企业教育制度除了建立各种监督、检查、评估等制度和发挥监事会的作用之外,还应该对企业教育采取国际化标准保障体系,对企业教育培训进行ISO 9001质量保证体系的认证和ISO 10015培训管理体系的认证,保证培训的各项具体工作有序进行,落到实处。按照ISO 9001系列质量保证体系和ISO 10015的管理要求检查具体的培训活动,以国际化标准规范培训、要求培训工作。这也是企业走向国际、与国际接轨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建立现代企业教育制度关键在于创新。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加快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现代企业教育制度,建立有利于职工教育不断创新的体制和机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开发人力资源,最终建设好企业的三支队伍,即经营管理者队伍、科技人员队伍、工人队伍,提高企业的技术素质、管理素质、文明素质,以增强企业发展的实力和后劲。在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搞好企业经营,从根本上讲要靠科技和教育,企业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因此,必须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充满活力的企业教育新体系。
  参考文献
  [1]邢绍山,陈祝平.加入WTO与电力行业的市场化改革[J].国际商务研究,2002(2):22-26.
  [2]郭尚民.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传统电力行业运营模式的转变[J].辽宁经济,2002(11):12-13.

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