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人才柔性流动机制(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4
(2)建立健全“人才柔性流动”的政策法规。建立完备的“人才柔性流动”法律法规,必须从法规政策角度破除当前人才流动中的各种体制性障碍,打破人才的身份、地域等界限的户籍制度限制,实行人户分离的就业政策,实行国家人事部门对人才档案集中的数据库管理并与各人才交流机构联网;同时建立独立于企业之外的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解除人才流动的后顾之忧;并且不断完善《知识产权法》、《劳动法》等法律法规,完善有关就业培养、劳动报酬、劳动安全、人员招聘、解雇解聘、兼职等制度,加强培养产学研各方的法律意识。除此以外,政府还应消除或放宽高校科研人员到企业兼职的各种限制,破除相关的法律屏障,利用政策吸引与鼓励;对企业科技人才实施政策倾斜等方式,促进学术界与企业界人员的沟通、交流与互换。
(3)建立“人才柔性流动”的信息网络服务体系。人力资源稀缺使人力资源共享成为必然趋势,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不但要求进行单位、组织内部甚至全国范围内的人力资源整合,而且必须将管理延伸至全球人力资源的整合,以便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利用人力资源。“人才柔性流动”可以利用现代网络先进技术,建立人才信息库,将企业所需的信息以及高校教师、科研人员的简历、研研究成果等内容输入到计算机中,打破信息封闭和沟通不畅的局面,实现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人力资源信息的互通,帮助产学研合作寻求适合的科技人才提供便利。
2、高校、科研院所层面。(1)鼓励人才柔性流出。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只有通过企业才能实现转化,需要双方通力合作到达“双赢”,而人才合作是产学研合作的关键,针对这种状况,美国的许多高校规定,在不影响学校自身任务的情况下,支持教师和科研人员到企业兼职,承担企业技术咨询工作,为工人、技术人员授课,举办各种技术培训和研讨会等;英国政府及高校也是鼓励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向企业流动,一些高校规定院、系负责人到企业去兼职才有条件回学校继续任教及升职。因此,我国高校、科研院所也应积极加强人才柔性流动宣传力度,推动人才柔性流动,鼓励内部人才有序柔性外流,但必须注意的是,在柔性流动过程中,应明确规定流动人员所必须履行的义务和保障他们的相关权益,并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使其与企业愉快合作后,全心全意地回归高校的怀抱。
(2)建立“人才柔性流动”的人事管理机制。第一,健全分配激励机制。进一步加大搞活高校、科研院所内部分配的力度,扩大其分配自主权,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向高层次人才和重点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第二,形成人才合理流动的机制。高校、科研院所人事处要强化校内人才流动服务职能,承担本单位教师及科研人员的人才交流工作。第三,建立客观公正的绩效考评机制。以个人能力,如科研成果、工作绩效、工作态度等定性与定量指标进行全面考评,以达到绩效考评的真正意义。
3、企业层面。(1)实行人才柔性管理。要想真正实现产学研人才柔性流动,企业必须积极创造科学的科技人才柔性管理环境,提高知识流动的效率。人才合理流动需要科学合理地使用人才,也就是针对科技人才的流动进行科学的柔性管理。科技人才的柔性管理就是企业在已有先进生产技术和规范管理的基础上,能主动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来实现经营管理的变化,为用户提供质优、价格适中的产品和服务的有组织活动。简言之,就是管理要具有强大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科学的柔性管理是提高人才效益的金钥匙,是产学研科技人才流动进入有序化的先决条件,是提高企业知识创新能力的保证。
(2)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人才是技术创新之本,是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企业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必须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优化人才成长和鼓励创新的环境,把“以人为本”体现到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中去,把培养和造就优秀科技人才、调动广大科技人才的创新创业积极性作为企业科技工作的基本目标,把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科技创新环境作为企业科技工作的优先任务。因此,企业一方面应积极引进高校、科研院所高素质科技人才,合理使用、人尽其才的进行企业科技创新工作;另一方面,通过企业重大科研及工程项目构筑人才培养的平台,促进引进人才与企业人才互动,使科技人才在历练中脱颖而出,发挥关键性作用,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本。
(3)建立柔性考评制度。改革现有僵化的企业工资考评制度及工资标准,在考评制度中可坚持契约合同式管理,把知识要素纳入考评体系中;聘用企业依法按照与之签订聘用(劳动)合同或工作项目协议上的规定,按照双方规定和承诺的责任与义务对其所做出的业绩进行客观、公正地对比,在优劳优酬、效率优先的原则下,以技术、工作项目为核算单位,实行项目工资;以科研成果作价入股的方式,参与收益分配,给予奖励等等方式核算薪酬。同时,柔性流动人才在职评审(考试)、科技成果、奖励等方面享受与受聘企业同类人才同等的待遇。
【参考文献】
[1] 周慧邦,等:柔性管理:新经济时代的新人力资源管理[J].经济师,2001,4。
[2] 池临封:高校人才柔性流动机制浅析[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2,2。
[3] 彭建瑜:柔性引进人才的探索与思考[J].南方论刊,2005,10。
上一篇:关于利益相关者与资本结构研究述评
下一篇:论对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