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循环经济发展模式(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4

  (二)以“先污染,后治理”为特征的治理模式。这种模式的进步表现在已意识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治理污染、保护环境,但这种事后治理往往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和代价。它是一种牺牲资源与环境为代价而换取经济繁荣的道路,在工业化初期大多国家都是采取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为了追求利润采取低成本工艺,把大量有用资源当作废物排泄到自然环境中,使环境受到严重污染。
  (三)循环经济模式。这是一个“资源生产(减少污染)消费资源再生(废弃物充分回收再利用)”的物质不断循环流动的过程,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模式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转的过程,使得整个经济体系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上不生产或者只生产很少的废弃物。循环经济从而最大限度地消除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可以使资源在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中得到利用。
  
  三、循环经济发展的原则及现状
  (一)减量化原则。减量化原则是指通过重新设计生产工艺或转变消费观念等方式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在生产中,制造过程中可以通过减少每个产品的物质使用量、通过重新设计制造工艺来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排放。在消费中,消费者应通过转变消费观念来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二)再利用原则。再利用原则是指通过尽可能多次以及尽可能多种方式使用物品以减少资源使用量和污染排放量。例如:热电厂生产过程中生产出产品电及蒸汽,但是生产中同时产生了污染废气烟尘的排放、污水的排放、废热的排放。还有废渣的排放等等一系列的废弃资源,每个资源在恰当的地方都是有价值的资源。
  (三)资源化原则。资源化就是充分利用废弃的资源,变废为宝,能够减少人们对垃圾填埋场和焚烧厂的压力。从循环经济的运行原理看出,减量化原则属于节能的方法,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再利用原则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是充分利用资源;资源化原则再生资源的方法,通过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轻经济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循环经济的现状:一般来说,废弃原材料均可以再生利用,但再生一定要消耗能源,其中不仅有生产过程中消耗的能源,而且还有运输过程中消耗的能源,就是说,即使原材料再生利用也要付出代价。在有的情况下,单就回收运输而言,所消耗的能量甚至会超过生产原材料所需的能量。例如,污水的净化就要耗费大量能源,废塑料包装的回收,仅运输一项就是耗能颇巨的工作。所以目前所谓的循环经济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节约资源的程度,并非像自然界生态链流转那样缜密有效。 第二,在原材料的利用过程中,由于受物质本身特性的限制,不可能百分之百地回收再生,其中总有一部分会散落到自然环境中,无法再生利用。第三,即使是能够再生利用的原材料,由于经济技术条件的限制,也不得不降低层次使用。例如,玻璃、塑料、纤维等再生以后,使用价值就会显著下降。当然,技术水平并不是不可以提高的,但必须付出极大的努力,因为存在比较效益的问题,于是再利用时所付出的再利用成本往往让生产者望而却步。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