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食品安全法中的惩罚性赔偿责任(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4
三、适用《食品安全法》中惩罚性赔偿责任的建议
(一)加强对企业的教育和监管
国务院有关监管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应针对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和社会责任意识缺失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教育和监管,激励和规制其依法生产经营。有关部门还应适时组织各个食品生产企业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学习食品行业内的有关制度和行为规范,充分发挥行业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作用,提高食品行业整体自律能力。
(二)实行举证责任倒置,降低索赔难度
正如上述,让受害者去证明销售者主观上有没有过错是十分困难的。如果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只要销售者不能证明自己不是“明知”,就应认定其主观上有过错,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这一方面可以促进消费者维权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会对违法者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同时,实行举证责任倒置会大大降低诉讼成本,这也会从另一个侧面促进消费者维权的积极性。
(三)加快研究制定诚信评价标准,建立诚实信用体系
当前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的根源是诚信和道德的缺失,要从根本上“治病”,首先要加快诚信体系建设,提高违法成本。对于食品安全问题,不仅需要政府的监管,更需要政府运用市场规律构建食品安全的诚信体系,把对社会的食品安全责任真正内化为企业的自觉意识。诚信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早已被社会所认可。现在很多省市都建立了食品行业的信用体系,对食品生产经营者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形成社会信用联防机制,真正实现使失信者“一处失信,寸步难行”。
(四)重视道德的作用
在适用《食品安全法》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道德约束和法律规制之间的互补作用。有关部门应在食品行业大力提倡和开展道德教育,并通过大众传媒进行社会舆论引导,进一步提高食品行业从业人员的道德标准。
(五)借助大众舆论的力量
要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鼓励全社会共同参与食品安全监督,这就要保护和实现好群众对于食品安全的知情、参与、表达和监督权,为群众监督食品安全和举报投诉违法行为提供便利、通畅、有效的渠道。相关部门可以协商一致,设立统一的举报投诉电话,建立举报奖励机制,方便和鼓励群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督。同时,鼓励新闻媒体的监督,及时揭露食品安全事件。新闻媒体也要提高社会责任意识,客观、准确地报道食品安全问题。
(六)建立风险监测标准体系
为了更好的适用《食品安全法》,相关部门应进一步理顺监管体制,明确细化监管责任。建立食品安全监测的资源和数据的共享机制,尽快统一食品安全的评价标准,进一步提升我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水平,增强风险监测标准体系建设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改革和完善现有监管体制,着力解决好监管中遇到的的衔接问题,减少监管交叉,防止监管空白,推动监管合力的形成。
四、结语
食品安全作为不亚于金融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生态安全重要性的“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最贴近广大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十倍赔偿” 制度的确立增强了消费者的维权信心,对于改变“食品不安全”的现状具有重要意义。但我们仍应看到,适用《食品安全法》的配套措施还很不完善,我们应该改变这种现状,逐步建立惩罚性损害赔偿责任的体系。
上一篇:试论防雷行政处罚违法所得
下一篇:试论加大水利建设执法力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