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办好女职工学校的探讨(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4


  二、女职工学校活动的内容

  女职工学校不能是挂上牌就万事大吉,既然成立起来,就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特别是确定好活动的定位。常说工会是个大学校,女职工学校就是这个大学校中的一个分校,它既包含在大学校里,又显示出其独特的定位。也就是说,它的学员是女职工,工会组织就应该“计划单列”,充分兼顾到女职工的特殊性,积极开展适合女职工特点的各项工作。
  一般而言,女职工学校的活动应该包括以下主要内容:一是学习并掌握有关维护女职工权益的法律法规。长期以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和政策,来保障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以促进女职工与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目前,已形成了以《宪法》为根本,以《妇女权益保障法》为主体,包括《劳动法》、《婚姻法》等法律法规在内的保障妇女权益、促进男女平等和社会发展的法律体系。在女职工学校里,学法、懂法、用法,女职工掌握了法律的武器,才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使女职工得到企业、家庭和社会的尊重和认可。二是利用女职工学校这个寓教于乐的载体,丰富女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三是在女职工学校开办各种讲座。如大连电力建设集团公司每逢双周末就举办一次讲座,开阔了女职工的视野,增强了女职工的知识。如这家公司邀请本市医学院著名妇科教授讲课,使女职工及时发现妇科疾病并掌握预防妇科疾病的一般常识。四是最为重要的是充分发挥女职工学校的功能,鼓励女职工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勇于探索,锐意进取,在建设现代企业的过程中,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从而展示女职工特有的时代风采和伟大创造力。也就是说,女职工学校的活动重在提升女职工素质。
  女职工素质的提升,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女职工学校只有持之以恒,不懈地努力,辛勤地耕耘,才能带领女职工打好这场艰巨卓绝的持久战。女职工学校在提升女职工素质上,既要综合全面更要突出重点。首先要坚定对女职工思想道德的教育,使女职工明确形势任务,坚定改革必胜的信心,以党和国家利益为重,发扬主人翁精神,积极支持改革,参与改革。同时女职工学校要结合实际安排课程,推进女职工队伍的知识化进程,帮助女职工在提高文化素质的同时,努力学习和掌握岗位业务技能,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不断增强知识储备,实现岗位成才,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和适应时代发展的技能型职工。

  三、女职工学校遵循的原则

  一是在组织领导上所应该遵循的原则。办好女职工学校固然要发挥工会的主导作用,但是这绝不意味着女职工学校只是工会一家的事情。实际上,女职工学校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工会在调动自身资源的同时,还必须借势借力,全力打造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局面,这正是办好女职工学校必须遵循的重大原则之一。办好女职工学校,提升女职工素质,离不开党委的领导和行政的支持,因此工会必须要加强与党委、行政有关部门的协调与沟通,形成合力,全力推进。
  二是在活动载体上所应该遵循的原则。建家就是建队伍,建家就是建企业。建设“职工之家”活动是提高工会工作整体水平,提升职工群众整体素质,密切工会与职工的关系,增强工会组织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有效形式。在这种意义上来讲,女职工学校与“职工之家”的宗旨不谋而合。女职工学校大可不必游离于建设“职工之家”活动中,而运用“职工之家”这样的活动载体,也就是“借壳生蛋”再恰当不过。实践证明,这正是办好女职工学校的成功经验。女职工学校活动可以纳入到“职工之家”活动的一揽子计划中,而不必费心劳神,再起炉灶。当然,女职工学校还是要彰显自己的特点,可以把女职工学校活动当成“职工之家”活动,但是却不能把“职工之家”活动完全当成女职工学校活动。
  三是在方式做法上所应该遵循的原则。女职工学校同样秉承工会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基本方针,根植于企业的生产经营等中心工作上。那么在方式做法上就应该遵循为企业服务,为女职工服务的原则。要向女职工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结合实际,不断摸索,大胆创新,探索出能够提升女职工素质的方式做法。女职工学校决不能采取硬性的行政方式,因为毕竟它是女职工自愿参与的活动场所,要提高女职工学校的吸引力,就得坚持活动与趣味相结合,培训与健身相结合,组织与自愿相结合,工作与业余相结合的做法,使得参加活动的女职工既提升了素质,又陶冶了情操,既掌握了知识,又健美了身心,在女职工学校中养精蓄锐,从而以更充沛的活力投入到生产经营活动中。
  女职工学校办得怎么样,表明了女职工工作开展得怎么样,进而还表明了工会工作开展得怎么样,这种看法确有道理。总体而言,电力系统女职工学校发展趋势正汹涌澎湃,业绩斐然,但有的企业还是死角,不见女职工学校的踪影,还有的企业只是挂牌而已,这不能不是女职工工作的失误和工会工作的失误。称职的工会组织和工会工作者,办好女职工学校为女职工的崛起而推波助澜,正是义不容辞的职责。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