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公立高校融资探析(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4

  2.5 租赁融资
  在学校经费支出中,设备购置及学校自筹基建支出占总经费支出比重较高,如果全部进行贷款不仅会增加学校的负债,而且在学校资产不能抵押的前提下,学校很难实现全额信用融资,即使能从银行获得资金,进一步融资将受到影响或增加融资成本。因此,如果通过租赁的形式获得设备和基础设施的使用,既可满足教学的需求,又可避免学校背负过重的债务负担。租赁的优势在于,学校可向出租人或投资商签订租赁合同,在合同期内只需支付租金就可获得使用权,租金与贷款利息一样,为分期支付,不同的是贷款需要还本金而租赁则不需要。当合同期满,学校可根据需要续租、退租或留购。融资租赁是在分期付款的基础上,引入出租服务中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的特性,租赁结束后将所有权转移给承租人的现代融资方式。融资租赁是以融物的方式达到融资的目的。尽管冠名“融资”还不如冠名“融物”,因为企业在租赁交易过程中不仅得不到资金,还要支付租金。但在租赁期间,承租企业可以拥有租赁物件的占有、使用、收益三项权益,足以满足发展的需要。
  融资租赁在高校中的应用一般为后勤设施,如学生公寓,这也属于后勤社会化引资的一种方式,一般由投资公司开发,学校租赁,产权开始属于投资公司,而随着逐年支付租金,产权也逐步过渡到学校,并在租赁期满以象征性价格转让给校方。
  2.6 争取社会团体、个人、企业和校友多方面的捐赠
  世界一流大学一般都设有发展办公室负责募集资金,机构十分庞大,其中学校筹款能力的大小和筹款金额的多寡,直接反映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社会地位。而我国只有为数极少的重点高校建立了融资机构,这种局面需要扭转。
  学校首先必须建立筹款机构,建立校友会与民营企业合办专业等广泛争取社会捐赠资金.开拓来自爱乡人士、爱校人士对学校基本建设资助、教育基金赞助、奖学助学等资金赞助有利于缓解办学压力。其次应分解教育融资目标。应对学校融资总体目标进行详细合理的分解,把学校融资总体目标分解为中目标,中目标可细化成小目标,分解到各个院系,明确各院系的融资任务和目标并建立相应融资激励政策。 最后应扩大高等学校的融资区域与对象。学校不仅在所在城市,还要在经济发达地区设立融资机构,融资对象范围要逐步扩展到全国乃至世界。
  2.7 个人委托贷款
  个人委托贷款是一种于学校、个人、银行三方都有利的融资方式。学校可借到比银行同期贷款利率低且利率稳定的资金,个人可得到比银行同期存款利率高的收益,银行可通过委托贷款总额收取一定比例的手续费,并能拓展市场业务;个人委托贷款利率按约定的利率执行,相对比较稳定,不受银行利率调整的影响,可以有效控制财务成本;学校因委托贷款支付的利息,通过委托贷款这种形式,使学校教职工或其他个人成为直接受益人。
  2.8 其他方式融资
  学校本身也应当积极转变观念增强自身造血功能,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利用自身的智力、科技、设备和校产开展对外咨询和培训、组织和安排会议、出租学校设施、销售软硬产品、进行科研合作等,学校。

  3.融资风险防范对策建议 降低和防范高校融资风险应该是政府与高校两方面共同努力

  3.1 就政府而言
  在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可以参考西方国家的做法,采取多种政策和措施,化解高校的融资风险。第一,划拨校园用地。高校贷款的相当部分用于购买建设新校区的土地,教育的公共产品属性决定了这部分土地的公共属性,应该由政府无偿划拨或政府财政购买的方式取得。第二,在适当时机发行教育彩票,以筹措足够的教育资金。政府可以采取单列教育彩票发行指标并以特种教育彩票作为发行尝试的方式。第三,成立政策性的教育银行。鉴于教育的公共属性,成立教育银行作为政策性金融体系的组成部分,集中现有高等教育机构的资金。第四,帮助高校新老校区的置换减轻其债务负担。第五,政府应对高校利用自身的智力、科技、设备和校产开展对外咨询和培训、组织和安排会议、进行科研合作等所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和所得税,对从产业界获得的科研经费执行特殊政策。第六我国政府应加强支持和引导,制定社会捐助教育的专项法规,尽可能放宽捐赠的法律法规限制,完善税收激励机制,发展民间教育捐赠组织和教育捐赠基金会。第七政府可以在高校科研转化与产业界需求之间搭建一个平台,帮助双方分别寻找到合意的交易对象,降低高校用自有资金投入研发的风险。第八政府应对高校建立贷款额度控制与风险评价模型,设立贷款风险预警指标,帮助高校合理控制贷款规模。有关部门要定期审查高校的贷款是否超过警戒线,对超过警戒线的高校,予以通报。将维持合理的债务规模纳入高校管理当局的业绩考核机制。并为高校贷款提供技术咨询和指导。
  3.2 高校自身方面
  3.2.1 加强教学和科研,从根本上解决资金困扰
  从国内外高校来看,在经费筹措上具有明显的“马太效应”,强者愈强,弱者愈弱。优秀的高校由于具有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良好的学术声誉作为支撑,因此经费筹集能力强,雄厚的经费又可以进一步支持学科建设和科研,从而走上良性循环;而较弱院校资金筹措能力弱,严重缺乏资金,对贷款依赖性强。“大学者,非大楼之谓,大师之谓也。”如斯坦福大学一些大学之所以能够从普普通通的大学迅速崛起为世界名校,部分原因也在于此。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高校资金短缺的困扰还是应该努力优化课程设置与讲授、加强科学研究和学术水平引进和培养一批“大师”。随着我国加入WTO,教育的开放,竞争的加剧,那些教育质量不高的学校只能在低学费上增加吸引力,这必然会给经费的筹措带来强烈的冲击,这样越是教育质量不强越是经费短缺,越是无法增强教育质量,恶性循环下去,甚至影响大学的生存。所以大学只有努力防止重规模轻质量、 重“硬件”轻“软件”的倾向,才能从根本上增强筹措经费的能力
  3.2.2 多种方式融资,减少对贷款的依赖
  就高校自身而言,需要加强财务管理,强化财务预算约束,同时,优化存量资源,提高资产使用效益。各高校应结合自身情况,充分运用上文所提:资产置换、TOT模式、BOT模式、融资租赁、企业资助和个人捐献等融资渠道减少对银行贷款的依赖,实现多元化融资。
  3.2.3 针对存量和增量贷款风险的防范
  (1)对存量贷款采用短贷变长贷措施
  当前“银校合作”的风险主要表现为短期贷款比例过高,如果代之以良好风险控制的中长期贷款,可以避免风险。“短贷变长贷”是能最快速缓解高校债务风险压力的措施。据报道,2007年由工行牵头,联合6家商业银行组成银团贷款,将江苏大学短期贷款9亿多元统一转化为5年期的长期贷款。同年辽宁省,通过与国开行协商,将高校贷款73亿元打捆转到国开行,实现了短贷转长贷。这种方式虽不能治本但大大减轻了高校当前的债务压力。
  (2)对增量贷款尽量控制规模
  高校财务部门应控制本校贷款规模,尽量减少新增贷款。高校可以依据教育部、财政部2004年7月共同组织开发的《高等学校银行贷款额度控制与风险评价模型》,测定贷款的规模,尽力将贷款控制在规模之内,当贷款额度超出偿债能力、财务风险预警线时,应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一般来说,高校债务负担率不宜超过150%,债务依存度不宜超过100%。同时,要优化贷款结构,将长期贷款与短期贷款相结合,根据校园建设进度及投资计划合理安排贷款期限,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资金闲置,增加贷款利息的支出。在必须贷款的情况下,贷款优先投入到资金回收快的项目。学生宿舍(公寓)、体育场馆以及学生食堂等,与扩招直接相关,大量的生源可带来较高的资金回报。因此,应优先安排该类项目的贷款。对于高校三产,以及用来参与社会工商业企业间竞争的项目风险最大,更要谨慎借贷。
  总而言之,高等教育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 一方面要强化政府财政拨款的主渠道作用,另一方面各高校应根据实际情况主动进行多种渠道融资,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同时注意防范融资风险,这将是公立高校融资的发展趋势。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