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综述
根据TPB模型,在行为态度上,被调查企业认为节能减排对企业长远而言影响是积极的,并且在企业决策者的主观规范信念中,企业因受到各方面的压力,不得不开展和进行节能减排。在计划行为理论中,行为意向是导致行为的直接因素,而以上两个因素加强了企业节能减排的行为意向,然而,在影响行为意愿的第三因素——知觉行为控制中,企业虽已掌握一定可利用的资源和机会,如节能减排的政策优惠、信贷支持、节能制度建设等,但企业切实的节能减排行为仍受到较大的阻碍,如资金不足、缺少更加有效的技术、节能收益较低,综上而言,企业面临的问题是节能减排成本过高而所获得的支持和收益不足,由此得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则是,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资源、机会和支持,破除阻碍节能减排行为的障碍。
4结论与展望
通过以上对影响企业节能减排意愿的因素的分析,要提高企业的积极性必须从影响企业管理者感知企业节能减排工作控制的影响因素着手。
对于政府而言,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治理市场失灵、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经济运行效率,就必须通过相关政策、法规去提高企业节能减排的积极性、引导和规范企业的行为:第一,健全节能减排的动力机制、政策法律机制。政府要建立健全节能减排规章体系、标准体系、监测体系和工作问责制,同时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生成企业节能减排的内在动力和运行机制。并多渠道筹措节能减排资金,制定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如降低所得税、增值税等,加大投入,提高企业节能减排的积极性。第二,加快调整投资结构和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一方面,政府要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增长,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发展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另一方面,推进循环经济试点,推动资源节约利用,加快资源综合利用。第三,创造适宜科技创新的法律、经济、社会环境,为企业的节能减排提供技术支持。这就要求政府对相关科研机构、有能力开发的企业给予资金支持。
对于企业而言,应该在新的能源、政策形势下,努力实现自己的经营目标。首先,企业提高自身开展节能的积极性,重视并积极推动此项兼具社会责任的任务的展开,同时主动了解政府相关激励和优惠政策,有效配置资金,以降低节能减排的成本。其次,加强自身管理。企业认为,战略规划、制度建设、监督管理、队伍建设、宣传教育等均应作为抓好节能减排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认可程度较高的是宣传教育与制度建设,即企业认为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以及抓好制度建设能有效加强且提高节能减排管理工作质量。同时,稳定成熟的环保、节能管理方法和措施是企业节能减排工作实施的保证。最后,加强企业问交流,致力技术创新。企业要兼顾节能减排的长远意义,加强企业之间技术沟通交流,搭建一个企业技术资源共享的平台,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