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期待着未来的建筑物及其辅助设施可以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能随天气的变化而调节运行方式,空气调节、声音控制、太阳装置、及其朝向方位等都可以预先编程设定,随时间和气候的变换而自动调节,这就是真正的智能建筑。
提到生物气候学建筑,最著名的实践者要数马来西亚的杨经文博士,他提出了“要在建造中对自然环境施加最小的影响,并使我们的建成环境与生态圈的生态系统融为一体。”以生态设计原则为前提,以人的生存与舒适需求为目标,最大限度的提高能源和材料的利用率,尽可能减少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在对建筑选址、资源利用、建筑形式、平面形状,建筑外墙、竖向景观、材料选择等与生态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充分研究和审慎推敲之后,寻求最佳设计方案。他在生态保护方面参与及专业经验始于早些时候在英国剑桥大学建筑系的研究。在组建T.R汉沙及杨建筑师事物所后,开始实施“绿色计划”;开始时只是针对一些条件允许的项目,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后来几乎在从高层建筑的总体规划到郊外设计工程的所有项目中实施。最初他们是为那些与当地气候相关的节能建筑工程设计生物气候解决方案,这是向商业客户介绍这个理念的最容易的途径,最终引发了一个综合性更强的生态保护设计规划,它与环境各相关因素有着更深入广泛的结合。很少有人将高层建筑类型和“绿色设计”结合起来。多数“绿色设计师”更愿意与低层或是中层工程计划打交道。但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全世界各主要城市被建构起来,特别是在东方。所以应为将高层建筑建构成长期存在的绿色建筑做好准备。
印度建筑师查尔斯·柯里亚将印度传统建筑技术中符合生态建筑思想的设计理念和方法运用到建筑设计中,较好地解决了炎热干燥气候下,建筑的遮阳和通风问题,并提出了“形式追随气候”的口号。德国的北莱茵威斯特伐利亚兰德政府于1989年制定了环境改善的十年计划,“科技园”这项工程就是该计划中由埃姆仕公园保奥斯特隆国际组织发起的极富创造性的项目之一。它形成了雷纳尔伯科技园的轴线,在一个废弃的钢铁厂旧址上建起了技术革新中心,同时该地段经清理整治后,又开挖了一个湖泊,既美化了环境,又可作为雨水蓄留池。沿建筑主体的东面分别排列着9个研究用房,进入地下场的入口也在这一边。西面长约300m的“拱廊”,是一处设有商店和咖啡馆的公共场所,“拱廊”高三层,外侧为侵斜的玻璃墙面,在走廊中人们可以俯瞰整个湖泊。
在紧缩投资运行成本基础上的节能管理是整个设计构思的核心。“拱廓”的灵感来自于19世纪的园艺建筑和工业建筑的巨大空间。10m宽的内部通道成为后面建筑的过渡部分,建筑正面安装可随季节变化而自由调节像Thennopius隔热玻璃。在冬季,可将低处的档板关闭;在夏季可将它们滑向上方,就像是大型的上下推拉窗,这样做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自然通风,并且还可以是人们有临水而居的感觉,同时地板下的室温调节系统有助于室内降温,调节过程中被热空气加热的水可以进一步加以利用。建筑还设有一个室外雨篷,避免了拱廊地面在夏天出现过热的现象。各个研究用房的立面是简单的木材和装有隔热玻璃的法式窗户的铝制构件,它们与通风板结合起来,以便于在夜间冷却混凝土楼板,而混凝土地面的热容也有助于室内温度的稳定。在窗户上还装有自动控制的织物窗帘。屋顶上有一个巨大的太阳能发电机,据称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与建筑连为一体的光电发生器,每年可发电20万KW。建筑物的运行由其能源管理系统来联动控制‘,室内照明可根据室外光线的亮度自动调节,一旦通风板打开,供热开关就会打开。
这些办公室的建筑充满奇思妙想。一般来说,开发商们在为建造使用功能尚未完全确定的房屋时,通常会为防备意外而设有一套备用空调系统,但在此项目中,开发商并没有这样做,充分显示出其强烈的“绿色”宗旨。
通过以上的论述,生物气候学建筑的设计理论已经基本阐述清楚。我们很容易发现,这种建筑是适应现代建筑设计的。它指出建筑设计应遵循气候一生物一技术一建筑的建造过程,指引了建筑师对新兴生态建筑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