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行为金融学是当前一项研究的热点问题,它与传统金融学的概念出发,侧重从人的心理、行为作为出发点,来研究金融市场现象的一门学科,是基于市场参与者心理因素作用考虑决策的方法。对行为金融学进行研究,对当前金融市场的健全与完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 传统金融学 区别
一、传统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
传统金融学是基于“经济人”假定建立起来的。在金融市场与金融活动中,是基于人总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角度考虑的。但是,人的行为又是不完全理性的,并不是所有的决策都是基于完全理性的判断。因此,行为金融学就是基于这样一个出发点,从而探求人类行为、理性与金融之间的关系,致力于建立一套与实证研究相印证,描述在非完全理性的情况下,人类在不确定情况下的决策方式,以及在此方式下的证券市场、金融市场的相关行为确定、价格决定等,从而形成了行为金融学的存在基础。为金融学距离一个成熟的学派也尚有距离。迄今为止,它还没能整合成一个系统的理论,其提出的理论框架也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实证数据的支持。
二、行为金融学面临的困难
(一)该学科必须从目前的“批评者”角色转变成经济学的“建设者”角色
行为经济学一直是主流经济学的另类,其角色一直是指出“理性”经济理论中的不足。虽然学界对行为经济学的接受程度已大大上升,但它必须推出一套建设性的、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的、经得起实证检验的、系统完整的理论架构,因为尽管“理性”金融模型有欠缺,可它们毕竟为华尔街和企业界解决了许多问题。否则,行为经济学无法在经济学领域中“执政”。《金融新秩序》一书是希勒教授朝这个方向迈出的第一步。
(二)不能片面夸大行为金融学的对有限理性的基本假定,从而完全否定“理性”
有学者从股市上的破坏性很大的非理性心理行为中,从人们挣钱后非理性花费行为中(所谓“夸张贴现”),从广告起作用的机制中……,发现了主流经济学的弱点,即“正统理论未能认识到,人们在思维过程中往往走捷径,实际上绕过了理性分析”,针对经济人理性这个“心魔”,他们采用“非理性行为”这个旗帜来“灭佛”。连著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卢卡斯,也几乎被这种理论打动。片面夸大当然是不对的。其基本的“理性”假定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是同宗的。
人在很大程度上无法做到为了利他而利他,即经济学的分析范围是不能突破理性人的前提假设的,黄有光教授的快乐的经济学,把理性定义为有有效用有目标,针对的偏好应该是显示偏好。“就如雷锋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不能用经济学解释,这是社会心理学的范畴,如果非要用一种基于快乐的利他偏好来解释,我也没有办法,我们首先要考虑这种偏好是否是显示偏好,再考虑模型的设计和可解性。”
(三)行为金融学以及行为经济学中,同样不能否认人很大程度上是在基于自身约束条件的限制下做选择,这种约束条件可以包括外界给定的也可以包括自身的(如智力差异和一种信念的制约)
人的期望(或者说是目标)在很大程度与最终的结果存在着差异,虽然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目标倒推得到自己现在应该如何决策,但是实际做起来却又不得不不断修正自己的决策,这样距离自己的目标近了还是远了,在很大程度上都是说不清楚的(因为一种理性预期假设即结果和期望是一致的,在分析个体决策行为的时候会产生很大的问题)。但是,由于这种选择保持一种路径依赖,即在一期内根据他的约束条件进行选择之后才能走到下一期,一期期地往下推。这既不是一种随机游走(random walk),也不是一种基于系统理论倒推得到的最优路径。[因为就算倒推也会出现有色混沌(color chaos)等情况,最优路径的决定与环境变量随着控制变量的改变有很大的关系,这是个体选择的测不准原理。]
三、在我国的金融市场理论中完善与发展行为金融学
经济学家樊纲曾经说,实验经济学与心理经济学对中国存在着现实的意义,这不仅仅是“数钱的学问”,更是研究人们行为的学问。客观上讲,谁也不能否认中国的金融市场是完全意义上的自由流动市场,在中国这样一个大环境下,人的非理性行为更为突出,因此在此环境中研究行为金融学是更有现实意义的。此方面阐述如下:
(一)体制与环境总是与人相互作用的
制度约束了人的行为,但人的行为反过来作用于政策与制度。特别是在体制改革中,要充分考虑到人的能动性的作用,要善于引导健康的能动性,防止负面的能动性,也就是要避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情况。按樊纲的理论,只有制度与体制使人作出反应,同时促使新的制度、政策能够发生作用,这样的体制才是正常的。如果与之相反,一个体制、一个政策引起人的行为往另一个方面变化,说明政策、体制是失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研究行为金融学,其重点就在于考虑到市场投资者(也就是“人”)的思维,在此基础上使市场健康发展,是行为金融学存在的根本价值。
(二)摆脱传统思维的束缚,建立非线性模型
传统思路上,人们总是在线性思维的基础上建立各种市场模式,而没有跳出这样的一个惯性思维来考虑金融市场模型的建立。传统的资产定价模型下,CAPM能够发挥作用,但是如果考虑了人的心理因素、决策行为等非线性因素的影响,采用非线性或拟合方式来建立资产定价模型,可能对于产品定价更有现实意义。
(三)结合我国市场投资者的实际情况,来正确判断我国市场发展的态势
对于我国的宏观投资市场来看,中小投资者占了绝大多数,其决策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市场的不稳定。每次证券市场的火爆,无一不引起了大多数普通市民的积极参与。这也正是从现实情况下,进一步印证了行为金融学的相关原理。此外,证券市场的“过度反应”也可以用行为金融学的观点来解读。在我国特殊的市场环境下,无论是政策的制定,还是上市公司行为的规范,以及金融指标的调整等都必须充分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合理引导投资者行为,使我国的金融市场更加规范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龙静,李延喜.行为金融述评:渊源、定位与在中国的研究[J]. 当代经济管理.2011(08).
[2]宗之颖.证券投资的行为金融学解析[D].复旦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