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进步对贸易格局影响的理论研究论文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8-06-23

  内容论文摘要:技术进步在国际贸易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提升。本文主要回顾了技术进步对于国际贸易格局影响的有关理论,论述了这些理论对于我国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启示,并为我国参与国际贸易提出有益的建议。

  论文关键词:技术进步 贸易格局

  技术进步与贸易格局的国际贸易理论

  (一) 技术差距模型 技术差距模型由波斯纳(Posner)于1961年在《国际贸易和技术变化》一文中提出。波斯纳认为技术差距是国家间开展贸易的一个重要原因,一国的技术优势使其在获得出口市场方面占有优势,当一国创新某种产品成功后,在国外掌握该项技术之前产生了技术领先差距,因此可出口技术领先产品。但因新技术会随着专利权转让、技术合作、对外投资、国际贸易等途径流传到国外,当一国创新的技术为外国模仿时,外国即可自行生产而减少进口,创新国渐渐失去该产品的出口市场,因技术差距产生的国际贸易逐渐压缩。随着时间的推移,新技术最终将被技术模仿国掌握,使技术差距消失。贸易即持续到技术模仿国能够生产出满足其对该产品的全部需求的时候。由于技术差距产生的贸易格局是:技术创新的发达国家出口创新产品,进口传统产品;落后国家进口创新产品,出口传统产品。

  (二)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1966 年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德弗农(Raymand Vernon,1966)在《产品周期中的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一文中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而后威尔士(Wells)又进行了扩展,具体而深刻地论证了“技术决定国际贸易格局”的观点。弗农把国家依次分成创新国(一般为最发达国家)、次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把产品生命周期分为三个阶段,即新产品阶段,成熟产品阶段和标准化产品阶段。在新产品阶段,创新国利用其拥有的垄断技术优势,开发新产品,由于产品尚未完全成型,技术上未加完善,加之竞争者少,国内市场就能满足其摄取高额利润的要求等,产品极少出口到其他国家,绝大部分产品都在国内销售。而在成熟产品阶段,由于创新国技术垄断和市场垄断地位的打破,竞争者增加,市场竞争激烈,替代产品增多,产品的附加值不断降低,企业越来越重视产品成本的下降,拥有较低的成本的企业开始处于越来越有利的地位,且创新国和次发达国家市场开始出现饱和,为降低成本,抑制国内外竞争者,企业纷纷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在标准化产品阶段,产品的生产技术、生产规模及产品本身已经完全成熟,这时对生产者技能要求不高,原来新产品企业的垄断技术优势已经消失,成本、价格因素已经成为决定性的因素,这时发展中国家已经具备明显的成本因素优势,创新国和次发达国家为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开始大量地在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再将产品远销至创新国和第三国市场。新产品的主要进出口国家及贸易格局变化如表1所示。

  (三)南北贸易动态一般均衡模型 史格斯罗姆、安南特和迪诺波罗于1990年共同发表了《一个熊彼特的产品生命模式》一文,他们将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模型思想与熊彼特创新性破坏的产品创新观加以结合,提出了一个南北贸易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在该模型中,产品生命周期的长短以及产品贸易格局的变化均源于R&D活动,厂商间的研发竞争决定了北方产品创新的速度。一个企业在R&D活动中投入的资源越多,它赢得竞争的概率就越大;而且,每项R&D竞争延续的时间与R&D投入的总资源是成正比的。由于R&D竞争获胜者在制度规定的专利权限内可以享受垄断利润,发达国家的厂商为了实现预期利润最大化,就会不断加大R&D投入,推动产品生命周期的延长。 此模型说明,在南北贸易中,一个企业在R&D活动中投入的资源越多,它在国际竞争中就越具有优势,就可以将其新产品出口到其他国家去,并能获得专利保护期限内技术进步带来的垄断利润。

  (四)格罗斯曼—赫尔普曼的产品生命周期模型 格罗斯曼—赫尔普曼于1992年发表的《质量阶梯和产品生命周期》一文,提出了一个具有内生创新和模仿、质量竞争的两国产品生命周期模型。该模型认为因为北方拥有素质较高的劳动力和先进设备,所以技术创新一般发生在北方;南方国家可以在进口北方国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技术模仿,北方的创新和南方的模仿相互作用构成动态均衡。因为每一类产品都存在一个质量阶梯,所以北方国家可以通过创新提高产品质量而获得一段时期的市场垄断。南方国家的有效模仿可以打破北方的垄断 ,利用成本优势占领一部分市场份额,直到北方的下一个技术创新开始,这样的不断循环形成产品周期。创新带来模仿,模仿刺激创新,南北两方都可以沿着质量阶梯上升。但是,由于北方在发展研究上使用更多的资源,所以北方技术创新的速率高于南方技术模仿的速率,造成南北方存在一个较大的技术缺口。 本模型揭示出南北之间贸易与增长不断推动的微观基础就是企业家对R&D投资决策的理性选择。而且,该模型对于给定产业中市场份额与贸易形势的演进给出了合理的解释和合乎实际的预测,说明了南方国家贸易条件得不到改善的原因。同时,该模型还强调了对技术进步和贸易格局的影响,如果北方政府增进技术创新的政策,则其技术创新速度越快;如果南方政府采取鼓励技术模仿的政策,则其技术转移的速度越快。

  (五)“蛙跳”增长模型 布雷兹斯、克鲁格曼和齐登于1986 年在《国际竞争中的蛙跳:国家技术领先地位的周期理论》一文中提出了一个国际竞争的“蛙跳”增长模型。该模型指出后进国家具有“后发优势”,政府通过有利于技术开发的政策,后进国家可以“赶超”先进国家,而先进国家的领导地位则可能“固定”。

  其原因在于:从发达国家的角度而言,一方面,在没有发生边际技术变迁时,规模收益递增能够强化发达国家的经济领先地位,而在没有发生边际技术变迁时,发达国家因受高工资水平和既得利益的影响,它可能会延迟对新技术的采用;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对旧技术已有生产经验,新技术初始反而不如旧技术有效率,而发展中国家则更愿意采用那些最初效益不高但潜力很大的新技术。 “蛙跳”增长模型说明国家之间的优势不是绝对的,如果发展中国家把握后发优势,即通过边干边学等过程产生更多的内生技术进步,便能够在该技术先进的部门取得比较优势,并从动态的角度不断强化这种优势,从而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最终完全有可能赶上并超过发达国家,在此过程中,其贸易格局也会随之变化。

  依据技术进步规律开展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

  (一)技术进步是决定企业和国家比较优势和外贸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 从南北贸易模型和格罗斯曼—赫尔普曼的产品生命周期模型中可以看出,一个企业在R&D上投入越多,它在国际竞争中就越可能处于比较优势,就越可能将其产品出口到其他国家,获得专利期限内的垄断高额利润。同时,北方国家由于技术和贸易的垄断优势,不断从科技发展中获得更多的技术创新。北方国家的技术向南方国家转移的过程中,存在着明显技术转移时滞,使得南方国家必须经过一段时间后才能进行模仿性的生产。在这种贸易格局中,由于发达国家的技术优势和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落后,南北双方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可能在不断的拉大。因此,推动技术进步是开展国际分工和国家贸易的根基,是保证贸易利益的必由之路。

  (二)培养技术创新的能力 技术进步包括技术创新和技术模仿。根据技术差距模型,发展中国家可以积极引进和承接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在技术模仿的同时,不断提升技术吸收消化的能力,培养自己的技术创新水平。从“蛙跳”模型中也可以看出,国际贸易的格局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发展中国家能够把握后发优势,边干边学,完全可以在一些行业实现比较优势,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根据技术规律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壮大以及我国劳动法最低工资的实施,我国的劳动资源优势将逐渐被削弱,甚至消失,这些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也会随之转移到其他发展中国家。因此,根据技术进步规律进行产业结构升级是大势所趋。

  (四)政府所起的重要作用 从南北贸易模型和格罗斯曼—赫尔普曼的产品生命周期模型中可以看出,如果南方政府采取措施加快技术转移的速度,南方国家模仿生产新产品的时间就会缩短,有利于南北经济差距的缩小。同时南方通过制定产业政策鼓励技术创新,南方国家的技术创新能力会得到很大的提升,也有助于更好的把握后发优势,实现“蛙跳”效应。因此,政府制定的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对于推动一国的技术进步和改变贸易格局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冉冉.基于技术要素的国际贸易理论—兼论技术要素与我国外贸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5

  2.岳昌君.国际贸易与技术进步.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