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三大区域的进口贸易均促进了技术效率,东部地区的进口贸易促进了技术进步,而中西部地区的进口贸易抑制了技术进步。首先,三大区域的进口贸易促进了技术效率是因为三大区域通过进口贸易从其它国家引进了大量的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品和设备,提高了技术效率。2008年,三大区域共进口机电产品5387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47.54%,其中高新技术产品3419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30.17%;此外,大量的进口产品与三大区域的产品相竞争,这种国内市场竞争迫使当地政府和企业提高技术使用效率增强产品的竞争力。其次,东部地区的进口贸易促进了技术进步,中西部地区的进口贸易抑制了技术进步。原因在于东部地区的的人力资本存量较高,又吸引了大量的中西部地区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力资本,能够越过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门槛效应”,更好的吸收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技术创新,促进技术进步,而中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存量较低,且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力资本又大量流失到东部地区,因此,很可能没有越过这道门槛,对于技术的吸收能力较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技术创新就更难,相应的技术进步也就不可能实现。
(3)东部地区的FDI促进了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但中西部地区的FDI促进了技术效率,抑制了技术进步。三大区域的FDI促进了技术效率,原因在于跨国公司和外商投资企业生产出的产品与三大区域本地的产品相竞争,这种国内市场竞争迫使当地政府和企业提高技术使用效率增强产品竞争力。至于东部地区的FDI促进技术进步,中西部地区的FDI抑制技术进步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一是流入东部地区的FDI量最大,中西部地区的FDI量较小。据笔者计算,截至2008年底,东部地区累计吸收的FDI量约占全国85%,中西部地区累计吸收的FDI量约占全国15%。这些大量流入东部地区的FDI更多地投入到了资本技术密集度较高的行业,这些行业与当地技术差距较大,包含了更高技术水平;又由于东部地区的人力资本存量较高,能够越过FDI的技术溢出“门槛效应”,更好的吸纳技术溢出,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技术创新,促进技术进步。而流入中西部地区的FDI的投资动机主要是利用中西部地区廉价的劳动力要素来进行低技术特性的生产以及占领中国广阔的市场,更多地投入到了劳动密集型的行业,这使得中西部地区陷入低技术水平的均衡陷进,抑制了技术进步;二是中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存量较低,且人力资本又大量流失到东部地区,因此,很可能没有越过FDI的技术溢出“门槛效应”,对于技术的吸收能力较差;三是流入东部地区的FDI相对中西部地区更多的选择了中外合资经营和中外合作经营方式,这更有助于通过技术溢出效应的吸收,来促进技术进步。截至2008年,以合资经营和合作经营方式进入东部地区的FDI约占45%,而中西部地区约占39%。
4政策建议
根据上述实证结果,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首先,三大区域应该通过国际贸易和FDI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机制,以刺激企业提高现有技术使用效率以及刺激政府和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促进技术进步。其次,三大区域应该不断的调整出口产品结构,使东部地区的出口更能促进技术效率的提高和技术进步,使中西部地区不再陷在技术含量低的传统劳动密集型部门,从而使中西部地区的静态比较优势能转化为动态竞争优势,在这转化过程中,出口能促进中西部地区的技术进步提高。第三,东部地区应该继续强化进口对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继续从其它国家进口大量的资本技术型的产品与设备仪器。但须注意在引进时并非总是需要引进那些处于生产前沿的高端产品与设备仪器,最适宜的应当是那些能与其人力资本存量相匹配,同时也能发挥人力资本潜力和提高人力资本效率的产品与设备仪器。并且东部地区需提高外资利用质量,推动流入的FDI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由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含量高的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化。限制那些技术含量不高、东部地区相对成熟饱和的一般劳动密集型FDI。至于中西部地区除了要继续采取较为优惠的引资政策引进FDI,最关键的是中西部地区政府要通过各种政策。如政府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支出,对私人人力资本投资给以税收上的优惠、提供补贴和融资方便等来鼓励私人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当地人力资本存量。还要通过各种政策,如适当提升当地企业员工的工资水平和福利待遇,改善工作环境等挽留着人才,甚至吸引人才回流,从而使中西部地区能够越过国际贸易和FDI的技术溢出“门槛效应”,更好的吸收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技术创新,促进技术进步。此外,三大区域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应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外资以中外合资经营和中外合作经营的方式流入,这将有助于吸收FDI的技术溢出效应;最后,中央政府要全盘考虑,对外资地区投向需进行有效引导,通过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创造有关条件,鼓励外资增加对中西部地区的投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