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者政治的宗教逻辑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5
提要:冷战之后,当下的世界面临着一个“圣战”的局面。现代国际局势建立在一种“他者结构是实用理性和乐感文化。(参看李泽厚《历史本体论》等。)有人把儒学都看做宗教,这是很成问题的。
56 雷蒙•潘尼卡《文化裁军》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9 页39。
57 《古兰经 2:216》
58 《文化与价值》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2。
59 塞缪尔•亨廷顿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页6 周琪等译 新华出版社 北京 1998
60 摩尼教是古代晚期的一种宗教,它的信徒把世界分为对抗的两极——光明/黑暗,并坚信这两极之间的斗争决定着世界的命运。其典型逻辑是:我们反对他们。这是一种典型的他者政治。 参看哈拉尔德•米勒 《文明的共存》 页19 新华出版社 北京 2002
61 我并不是没有注意到那个流行的词汇:双赢。但我想说的是,双赢在国际交往中只是一种修辞。至少,“双赢”并不是一种思维方式,从来不是目的,而是幸运情况下的一种意外后果而已。
62 例如美国拒绝签署《京都议定书》。比如日本拒绝联合国原子能机构的核公约。比如发达国家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垃圾倾销”。如此等等。
63 人权/主权的争论是个很有实践意义的问题。但人权的普遍性与主权的地域性其实提示出,它们在现阶段并不具有“可比性”。主权奉行他者政治的逻辑,人权则要求全球正义。在民族/国家的他者政治的“范式”中喊叫“人权高于主权”,完全是用心险恶。例如亨廷顿就指出:历史的终结和全球民主的胜利如果实现的话,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对美国而言,可能是最具创伤和另人不安的事件。参看《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页287 大沼保昭《人权、文明与国家》 北京三联书店 2003。
这个问题却值得思考:在什么情况下,人权高于主权?
64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页286-287。
65 同上 页287。
66 参见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 商务印书馆 1990。
67 哈贝马斯《国家法:从民族国家到后民族国家》 见赵汀阳主编《年度学术2003:人们关于世界的想象》 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68 同上。
69 参看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总结及最后之人》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70 参看《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71 《道德经•五十四章》。
72 赵汀阳在其《“天下体系”:帝国与世界制度》中也认为现在的世界是个“非世界”,一个“没有世界观的世界”。参见赵汀阳《没有世界观的世界》。
73 孔子告诉弟子子路说,要当政,首先要天下都正其名。见《论语•子路十三》。
74 参看《论语》。
75 《论语•颜渊》。
76 激进恐怖分子中伊斯兰教徒居多。美国有学者凭此宣称伊斯兰民族好战,这是不恰当的。但是,伊斯兰世界成为反对西方霸权的先锋这一事实多少说明:他者政治的宗教逻辑在宗教统治下的世界尤其明显 。
77 参见《宗教与民族》 页219 牟钟鉴主编
78 中国人缺乏宗教体验。但可以想象当年红卫兵在“保卫毛主席”的集体暴力中所获得的殉道感与获救感。
79 福山《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
80 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但把儒家看做宗教则是值得商量的。
81 参看哈拉尔德•米勒 《文明的共存》 新华出版社 北京 2002
82 哈贝马斯多少感觉到了这一点。他的“交往行为理论”主张对话的真实性、真诚性和真确性。这听上去很有诱惑力。但完全是个乌托邦。在他者政治性的话语/知识背景中,不可能做到这一点。这时候的对话其实是谈判,人们在进行博弈:那小子是不是又在使阴招? 参看《交往行为理论》
83 L•科恩 《理性的对话——分析哲学的分析》 页13-30
84 参看 保罗•尼特 《宗教对话的模式》 王志成译 人民大学出版社 北京 2002
85 参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86 在这里详尽的论述这一点则有跑题的嫌疑。我想提示两点。1)宗教如果“进化”为某种终极关怀的追求的宗教情感,那或许是必要的。但这时候的宗教情感已不是宗教,也不存在异端模式的思维/心理格式。2)哲学也不是传统的形而上学或者知识论,它不能有过多的传统西方哲学的形态,它应该是中国式的,也即一种伦理/美学/政治/社会性相互缠绕的学问。
87 张立文 《 论郭店楚简的“仁义”思想》 见 《孔子研究》1999年第1期。
88 中国学者似乎陷入了一个圈套,很多人在忙于用西方的概念来描述自家的思想,这多少有点牛头不对马嘴。比如努力论证儒家思想中也有“自由”、“民主”观念;比如现象学流行的时候说咱们庄子是最早的现象学家,“后主义”张目时就咬定“咱们庄子”2000多年前就是后主义了。我认为祖先如果知道这种概念/主义轮奸式的解释,会很不喜欢。
89 比如经济人假设,差不多是现代经济学/社会学/伦理学的基本教条。但人们在生活中并不总是去计较理性利益的最大化。心理、风俗、甚至情绪、懒惰都常常很影响人们的决定。我注意到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了美国经济学家丹尼尔•卡尼曼和弗农•史密斯,卡尼曼的成就是成功地把心理学分析法与经济学研究结合在一起。
90 《论语》
91 后来维特根斯坦也发现了这一点。参看,《逻辑哲学论》
56 雷蒙•潘尼卡《文化裁军》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9 页39。
57 《古兰经 2:216》
58 《文化与价值》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2。
59 塞缪尔•亨廷顿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页6 周琪等译 新华出版社 北京 1998
60 摩尼教是古代晚期的一种宗教,它的信徒把世界分为对抗的两极——光明/黑暗,并坚信这两极之间的斗争决定着世界的命运。其典型逻辑是:我们反对他们。这是一种典型的他者政治。 参看哈拉尔德•米勒 《文明的共存》 页19 新华出版社 北京 2002
61 我并不是没有注意到那个流行的词汇:双赢。但我想说的是,双赢在国际交往中只是一种修辞。至少,“双赢”并不是一种思维方式,从来不是目的,而是幸运情况下的一种意外后果而已。
62 例如美国拒绝签署《京都议定书》。比如日本拒绝联合国原子能机构的核公约。比如发达国家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垃圾倾销”。如此等等。
63 人权/主权的争论是个很有实践意义的问题。但人权的普遍性与主权的地域性其实提示出,它们在现阶段并不具有“可比性”。主权奉行他者政治的逻辑,人权则要求全球正义。在民族/国家的他者政治的“范式”中喊叫“人权高于主权”,完全是用心险恶。例如亨廷顿就指出:历史的终结和全球民主的胜利如果实现的话,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对美国而言,可能是最具创伤和另人不安的事件。参看《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页287 大沼保昭《人权、文明与国家》 北京三联书店 2003。
这个问题却值得思考:在什么情况下,人权高于主权?
64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页286-287。
65 同上 页287。
66 参见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 商务印书馆 1990。
67 哈贝马斯《国家法:从民族国家到后民族国家》 见赵汀阳主编《年度学术2003:人们关于世界的想象》 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68 同上。
69 参看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总结及最后之人》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70 参看《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71 《道德经•五十四章》。
72 赵汀阳在其《“天下体系”:帝国与世界制度》中也认为现在的世界是个“非世界”,一个“没有世界观的世界”。参见赵汀阳《没有世界观的世界》。
73 孔子告诉弟子子路说,要当政,首先要天下都正其名。见《论语•子路十三》。
74 参看《论语》。
75 《论语•颜渊》。
76 激进恐怖分子中伊斯兰教徒居多。美国有学者凭此宣称伊斯兰民族好战,这是不恰当的。但是,伊斯兰世界成为反对西方霸权的先锋这一事实多少说明:他者政治的宗教逻辑在宗教统治下的世界尤其明显 。
77 参见《宗教与民族》 页219 牟钟鉴主编
78 中国人缺乏宗教体验。但可以想象当年红卫兵在“保卫毛主席”的集体暴力中所获得的殉道感与获救感。
79 福山《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
80 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但把儒家看做宗教则是值得商量的。
81 参看哈拉尔德•米勒 《文明的共存》 新华出版社 北京 2002
82 哈贝马斯多少感觉到了这一点。他的“交往行为理论”主张对话的真实性、真诚性和真确性。这听上去很有诱惑力。但完全是个乌托邦。在他者政治性的话语/知识背景中,不可能做到这一点。这时候的对话其实是谈判,人们在进行博弈:那小子是不是又在使阴招? 参看《交往行为理论》
83 L•科恩 《理性的对话——分析哲学的分析》 页13-30
84 参看 保罗•尼特 《宗教对话的模式》 王志成译 人民大学出版社 北京 2002
85 参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86 在这里详尽的论述这一点则有跑题的嫌疑。我想提示两点。1)宗教如果“进化”为某种终极关怀的追求的宗教情感,那或许是必要的。但这时候的宗教情感已不是宗教,也不存在异端模式的思维/心理格式。2)哲学也不是传统的形而上学或者知识论,它不能有过多的传统西方哲学的形态,它应该是中国式的,也即一种伦理/美学/政治/社会性相互缠绕的学问。
87 张立文 《 论郭店楚简的“仁义”思想》 见 《孔子研究》1999年第1期。
88 中国学者似乎陷入了一个圈套,很多人在忙于用西方的概念来描述自家的思想,这多少有点牛头不对马嘴。比如努力论证儒家思想中也有“自由”、“民主”观念;比如现象学流行的时候说咱们庄子是最早的现象学家,“后主义”张目时就咬定“咱们庄子”2000多年前就是后主义了。我认为祖先如果知道这种概念/主义轮奸式的解释,会很不喜欢。
89 比如经济人假设,差不多是现代经济学/社会学/伦理学的基本教条。但人们在生活中并不总是去计较理性利益的最大化。心理、风俗、甚至情绪、懒惰都常常很影响人们的决定。我注意到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了美国经济学家丹尼尔•卡尼曼和弗农•史密斯,卡尼曼的成就是成功地把心理学分析法与经济学研究结合在一起。
90 《论语》
91 后来维特根斯坦也发现了这一点。参看,《逻辑哲学论》
上一篇:一个基于事实的假设推理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