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电子计算机也称电脑,电脑仿人脑的创造是当代电脑科学中的中心议题。怎样研究电脑仿人脑的创造思维?电脑发展的历史表明,只有总结人脑历史发展规律,模仿人脑思维经验才会取得明显的成果。《易经》就是三千年前人脑思维的经验与规律总结。事实上电脑的发展正沿着《易经》的规律在发展。不仅是二值硬件结构就是人工智能也与其有着密切关系。因此首先探讨《易经》与电脑的创造过程,对于我们研究人脑的创造性思维有着重要参考价值。
早在十六世纪,帕斯卡创造机械计算机时,得到了德国大哲学家、数学家莱布尼兹的帮助。为了解决计算机计数制问题,莱氏创立了二进制,就在莱布尼兹创立二进制过程中与中国的《易经》结下了不解之缘。莱氏从来过中国的耶稣教传教士白晋那里得到《易经》。看过之后指出:孔子曾在其中找到了哲学的奥秘。其它人则在其中找到了一种占卜的方式。另一些人则找到其它类此的虚妄不实的东西。但是《易经》只要指出用1和0来这样表明一切的这种方法是多么美妙就够了。而这使人看到古代中国人不仅在虔信上,而且在科学上都远远超过了近代中国人。(见法.奥里维.伊罗著《莱布尼兹与中国》第156页)。
二、创造性思维契入方向
同样是一部《易经》,创造性思维的契入方向不同就会有不同的结果。孔子找到了哲学奥秘;莱布尼兹找到了二值方法的美妙;其他人找到了占卜(算卦)的方式;还有些人找到类似算卦的虚妄不实的东西。这是多么中肯的批评而又使人省悟的哲理啊!正如当代电脑一样,有人用来搞科学实验,自动控制搞信息处理,也有人用来搞游戏,搞算命,搞计算机犯罪。难道由于计算机用来和犯罪而责怪电脑的发明创造是公平的吗?从而也说明了有些人对《易经》的种种偏见和责怪也是不公平的。
电子计算机的研制成功,主要是冯.诺伊曼、戈德斯泰因和伯克斯三人通力合作,并且写论文把二进制系统用到计算机上的结果。其成功的原因之一是逻辑思维基本上都是二值的。无论《形式逻辑》、《数理逻辑》,还是《辩证逻辑》都是二值逻辑,甚至二值还可以表达《哲学》的"对立统一"与矛盾律。因此二值在模仿人的思维规律上抓住了根本的东西。其成功的原因之二是由于计算机元件都是双稳元件(开关:或开或关,脉冲:或隐或现,真空管:或明或灭)具有二值特性,同时还能《排列组合》表达"位"(BIT)信息。于是EDVAC便具有了模仿人脑的三个主要功能即:二进制数字计算,程序存贮和逻辑判断等功能的电子计算机了。半个世纪以来,尽管电子计算机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的飞快发展(甚至经历了电子管、半导体分立元件、小规模集成电路、中大规模集成电路,乃至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元器件更新了四代)。但是它的基本结构原理,二值逻辑的方法始终没变。人们通称电子计算机为冯.诺伊曼式计算机。
世界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指出: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成就为基础的,那就是:希腊哲学家发明的形式逻辑体系(在欧几里德几何中),以及通过系统的实验发现有可能找出因果关系(在文艺复兴时)。在我看来,在中国的贤哲们没有走上这两步,那是用不着惊奇的,令人惊奇的倒是这些发现(在中国)全都做出来了。三、哲学是科学之母
说到这里,再让我们回过头去看看《易经》,孔子是怎样找到了哲学奥秘的。孔子说:"乾坤,其《易》之门邪。是故,合户谓坤,辟户为乾,一合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为之通"。这段话,如果与当代电子计算机的"门电路"联系起来,就会看出它十分精辟地指出了"门"电路的工作原理:乾(奇),坤(偶)即是1与0,合户为坤(0),辟开户为乾(1),一合一开即联与断(1或0)为"变"化,往来不穷即1与0(排列组合)就沟"通"了(信息)。
孔子又说:"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因此得出了"太极"20---"两仪"21---"四象"22---"八卦"23这样的二进制数律。说到底,二进制数律应该是孔子创立的。为了这种说法,历史界有过学术争论,甚至用难睹之词"阿Q精神胜利法"来贬斥这种见解。孔子远见卓识,好象预知后人的凝虑"?就是说:世界上人们所思虑的问题,尽管是不同渠道,但是按其规律,必然是"殊途同归,百虑而一致"。世界上的思虑都必然如此。
美国人坦普尔从我国古代优秀创作谈起例举了中国在世界上一百个第一。他认为: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发明创造,可能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坦普尔指出:"人们之所以不知道这些重要的事实。最主要的原因,无疑是中国人无视自己的成就"(见《中国----发现和发明的国度》序言)。
近半个世纪以来,有五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指出,他们的发明创造受到过《易经》的启示。所以诺贝尔资金获得者《宣言》提出:21世纪人类要想生存下去,必须到两千五百年前孔夫子那里去找智慧。(1995年3月22日中央电视新闻)。
所以,《易经》是创造性思维的基本理论,创造性思维是科学的,科学从哲学中诞生。
四、易经哲学的理论框架
钱学森同志在谈智能机时指出:哲学是哲人之学,自古就是讲智能的,搞智能机的人,为什么不研究一下哲学。
孔子的哲学思想虽然是前科学的。事实上与现代科学都能联通,如孔子在《系辞》中提出的: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思想。就是一个时空模式。是一个各种知识结构的理论框架。
如:"太极与两仪:。原子世界表现为统一整体的各部分关系的网络。为了理解它们的关系,玻尔引进了把粒子图象与波的图象看成是同一体的互补性描述。这种互补性概念在中国《易经》中找到重要根据。为了感谢玻尔的科学成就和他对丹麦文化生活的重要贡献他被封为爵士。当他必须选择一种盾形的主要花纹时,他选中了中国的太极图来表示阴阳的互补关系。可见太极原理与科学的联通。
再如"四象与八卦","四象"是西方引进坐标的四个象限的内容。逻辑"方阵"(AIOE)也是四象的形式。四象就是西方一再提出的"十字阵","八卦"在"模式识别"中与"基元"模式非常想象。这种基元(基本的简单成份)用弗里曼链码标出的八个基元(八进制码)恰是"八卦"的表现形式。
《易经》是一个创造性思维的理论框架。这个结构共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模式层次;二是网络层次;三是场域层次。
第一层次是模式结构:太极----两仪---四象----八卦的基本结构。它是所有知识的基础结构。例如:]
《易经》:太极两仪四象八卦
维:N0N1N2N3
二值:20212223
几何:点线面体
化学:氢1氦2铍4氧8
物理:原子电子四力波射
计算机:单晶硅门电路触发器寄存器
逻辑:观念概念判断推理
哲学:对立统一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
矛盾论:矛盾主次矛盾主次方面诸方面
马恩: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肯定
列宁:科学圆圈波浪式前进
螺旋式上升五、网络与场域是思维的复盖面
第二层次是网络结构,由不同模式结构构成网络结构。
当代人脑科学研究表明,人脑左右两个半脑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主要是左右两半脑的合作,协调统一。大脑交叉神经支配身体,如右脑支配左手;左脑支配右手。右脑与心脏、脾脏;左脑与肝脏、胆等有关。在分工中,通常认为:右脑以形象(直觉)思维为主,左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左脑是感情的、综合的、离散的、非形式化的、定性的方式为主;右脑子是理性的、分析的、连续的、形式化的、定量的方式为主。甚至有人认为:东半球人(即东方人)善于用左脑,文化结构以形象思维为主。还有人认为:女人善于直觉形象思维;男人善于推理抽象思维。
据日本创造工程研究所中山正和推测:人脑存贮概念信息和形象信息之比为1:1000,因为同一概念可以用不同有形象来表现。形象比概念灵活,更能发挥创造性能。因而"直觉"(INTUION)一直引起西方哲学界的关注,于是在思维中形成经纬纵横的网络。
第三层是场域结构。
钱学森同志指出:要对研究对象有个认识,认识怎么来的呢?如工程师,战争指挥员,有丰富的经验,形势一估计决心就下了。别人搞不清楚是怎么回事。这里面最根本的是形象思维,或叫直感思维。这个形象思维跟随那个抽象思维路子不一样,抽象思维是一步步推下去的。是线型的,或者又分叉是树叉型的。而形象思维常常连一点来龙去脉都搞清楚。所以我觉得它是面型的,二维的,而不是一维的(《在全国思维研讨会上的讲话》)。
钱学森同志对于思维本质区别已作了归纳。譬如:一、抽象思维是一维的,线性的;二、抽象思维是理性的,显意识的;形象思维是感性的,是二维的,近于潜意识的;三、抽象思维是逻辑的(形式系统);形象思维是直感的(非形式系统)等等。
《现代物理学》的发展,逐渐证明:直觉的世界观,是认识自然的必然趋势。如:所有事物的统一性(统一场论),时空相对概念,量子场论的动态宇宙观、空与形的认识,以及夸克理论与"易"的变幻模式等等都说明了现代物理学对自然认识,与东方思想的一致性。
六、把握创造性思维的机制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认知世界,对于事物从本体规律到本质认识的升华,然后用这种本源的方法改变客观世界的思维方式。创造性思维与其它思维方工不同,它是思维能力的集中体现,它是各种思维方式的综合体现。各种思维方式只是创造性思维的某一种形式。例如辩证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凝结(对立统一);逻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引伸(二值线);形象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扩散(四值面);灵感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超越(零维体)。这种凝结?quot;点",这种引伸是"线",这种扩散是"面",这种超越是"体"。综合在某一个整体事物中找到它灵性的所要突破的那个点,便构成了创造性的思维。
所以工程师,战争指挥员,有丰富的经验,下决心时,不仅仅是形象思维,还有灵感顿悟,以及场效应。
为此,孔子有《系辞》中早已指出:"《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是说,运用语言(抽象思维)时,注重词句;举止言行(直觉思维)时,注重变化;制造器物(形象思维)时,注意物象;进行占卜(灵感思维)时,注意灵性。四大思维同时并用才构成立体思维的真正内涵。
四大思维同时并用,不仅孔子发现了,佛祖释加牟尼和庄子也都发现了。所以,东方文化是全方位,多层次,立体交叉的思维文化。
七、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