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先秦儒家“中和”观对和谐天人关系、构建生态伦理的价值和意义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5

  摘 要:“中和”之道即是中庸之道,“中和”思想是儒家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具有统摄性的作用,它集天道观、认识论、人生实践于一体,指导人们的生产活动和实践活动。中和之道要求用公平、公正、恰到好处的中行来指导人们的活动,它启示的天地万物一体、尊重自然规律、善待万物的思想,对我们克服以人类为中心、保持生态平衡、实现人和自然和谐共处有极大的借鉴意义和指导作用。本文通过论述“中”与“和”,以及“中和”的辩证关系,加深对儒家中和观的理解,用以指导现代社会和谐自然观的建立。


  关键词:中和;生态平衡;自然和谐


  1 中和思想的起源和辩证关系
  1.1 “中”的起源
  “中和”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庸》一书中,但是,“中和”的观念确是由来已久。分开来说“中”和“和”的含义。“中”在甲骨文中指的是立在正中央的旗帜,意指联系部落或部落联盟的中心位置。中华民族的先民很早就在长期实践中产生了“中”的观念,并以之作为行动上的准则加以运用。尧、舜、禹等先古帝王从治国方法上提出“中道”亦即要求实事求是坚持中道来治理国家,如《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后来的商汤以及周代的文、武、周公都继承并发展了这一“中”的传统。到了春秋末叶,孔子更从哲学的高度发展了中道的思想。他从正反两方面作出了界定:既从正面提出“执两用中”,又从反面提出“过犹不及”。正反两面结合起来就是中道。“执两用中”源自《礼记·中庸》:“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古代人民在实践中发现,一切事物的运动和发展都有其规律,故办理任何事都要掌握分寸。只有根据事物的客观规律做到适合的程度,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个最适当的程度就叫做“中”。所以,若能恰到好处的掌握度就是“执中”,偏离了这个度就叫做失中。由于用适中的方法办事符合规律而能达到最佳效果,所以“中”就含有正确、合宜之意;又因为用“执中”的方法处理人事是最公平合理的,所以,“中”又含有中正、公正之意。当把“执中”的方法从实践上升为理论是,就是“中道”。
  1.2 “和”的起源
  “和”的起源也很早,是中国传统的经典概念。“和”在甲骨文中,字型像是成熟的庄稼,由此引出“和”具有圆满、圆融、和谐的含义。《说文解字》将和归为“口”部,有“和,相应也,从口禾”之说。本指奏乐或者歌唱的音声相应和,《尔雅》记载(解释)“和”为一种古代的一种乐器(小笙),可以演奏出和谐的乐曲。故《礼记》说:“乐者,天地之和也。”《广雅》认为:“和,顺也,调也”。刚柔适中谓之和,描述事物存在的状况,《礼记》也认为,“和,合也”描绘事物不同运动状态,即和谐、融洽。此外有温和、谦和、和解、和平等。西周史伯提出和的概念,他说:“以他平他谓之‘和’”。即多种不同的事物、成分相互配合,恰当适中,达到平衡,就叫做和。
  1.3 “中”和“和”的辩证关系
  《左传·昭公二十年》,春期末年的晏子提出了“因中致和”的理论。他以烹调比喻:“和,如羹焉,水火酶酸盐梅,以烹鱼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这里,“济其不及,以泄其过”是“和之”的关键。因为各种原料只有以一定的比例参加作用,才能做出可口的羹来,其中无论哪一种原料过多或者不及都会使羹失和,所以必须把每种原料都调节到最适中的比例上。这里尽管没有出现“中”字,而实际上在“济其不及,以泄其过”时,已经运用了“执两用中”的方法把“中”和“和”联系起来了:“中”指每种材料的适度,“和”指各种原料之间的协调,因“中”而致“和”,就是“中”和“和”的辩证关系。孔子在总结先贤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庸”的理论,此后孔子之孙子思写《礼记·中庸》,第一次把“中”与“和”结合起来,提出了“中和”的概念,即“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此后,“中和”思想经由儒家的发展而不断深化,成为了中国和谐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周易》中,“中”被视为处理客观事物矛盾的普遍规律而被重视和实践。如乾坤、贵贱、刚柔、水火、损益、盈虚、进退、得失等,事事充满了矛盾。此外,《周易》不仅看出了矛盾的对立,同时看到了矛盾的统一性,并强调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合作和补充为主,从而形成了天地万物生生不息的流动变化,“水火不相逮,风雷不相悖,山泽通气,然后能变化。”
  和“中”相比,“和”表现是方法论和境界论。在古代典籍中,“和”本来指音乐的和谐,后来才引申为不同事物调和一致、圆融和谐的哲学范畴。“差异”是“和”存在的前提。“同”是取消事物的差异性,追求事物的齐整划一,把同等事物简单的相加,这样根本不能产生新事物,不能使事物保持生机勃勃的活力。而“和”是指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和”的本质就是同一事物内多种因素的差异、协调。
  在儒家看来,任何事物内部都存在着纷繁复杂的矛盾,只有这些矛盾调和,处于和谐的状态时,事物才能够向前发展。并且,儒家讲的“和”不是一方消灭或者取代另一方,而是在承认差异的基础上,实现万物的和谐。达到了“和”,才能真正做到“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和”思想是对宇宙万物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儒家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分子,我们要热爱自然。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天人关系”,儒家主张“天人合一”。
  2 儒家中和观对构建生态伦理的指导意义
  现代社会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全球性的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出现了范围扩大、难以防范、危害严重的特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难以承受高速工业化、人口剧增和城市化的巨大压力,世界自然灾害显著增加。
  儒家推崇天人和谐,明确的提出了尊重自然规律,既顺应自然,也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以求达到天人协调。传统的儒家哲学是与农业的发展相伴而生的。 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工业化、城市化阶段,挖掘中国儒家传统的“中和”的内涵,摒弃西方以人类为中心的思想,对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具有极大的指导价值和借鉴意义。

  儒家的“中和”这种生态理论既考虑到自然环境的保护,也考虑到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它是一种“天人合一”的生态环境理论。儒家“中和”的生态观即是《中庸》说的:“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与天地参矣。”这段话的大意是只有天下最真诚的人才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本性,能够完全发挥自己的本性就能够发掘别人的本性,能够发掘别人的本性,就能够挖掘物的本性,这样算是帮助天地化育了世间万物,帮助天地化育世间万物,人就和天、地一样并立于宇宙之间。它指点我们在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时,也要注意人和自然的协同发展,既要保证和尊重人们的生存和发展,不能将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的行为完全否定或者取消,又要在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同时遵循自然规律,维护自然界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这是儒家传统的辩证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即是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时以“中和”或者“中道”的思想指导实施,掌握好矛盾的对立统一,利用矛盾双方的联系,用折中的方法进行处理。就对环境而言,先秦儒家的“天人合一”、“天人之道”既符合自然的本性规律和生态规则,又有利于人的生存和发展,不依据自然规律而想要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根本不会成功,只会给人们带来灾难。先秦儒家的伦理思想虽然也有其局限性,但整体而言,它在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解决环境危机方面比西方近代科学的理性精神更加合理,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启示。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