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目的”的实质是包括自己在内的每个人都是目的。那么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我们怎样才能实现把双方甚至是多方都当作目的看待呢?这里牵涉到两个很关键的问题:一是如何协调目的与手段的关系问题?二是如何协调道德双方或多方的利益关系问题?首先,关于如何协调目的与手段的关系问题,早在康德那里,就已经得到解决.康德指出:“一切都是目的并且一切又相互地都是手段。”见,康德并没有人为的把目的与手段对立起来,而是用道德律之“绝对命令”的第三种变形形式,即目的中的自律意志来实现两者的统一。具体说,人是有理性的存在者,自己给自己立法,具有自由意志;康德并没有否定人可以利用他人(作为手段或工具),而是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该互为目的与手段。其次,关于如何协调道德双方或多方的利益关系问题,我国学者万俊人先生认为:“人类的道德行为动机和道德实践是丰富多样的。”‘互利’作为人类道德行为的基本动机,具有一种普遍而真实的道义约束力。互利虽然不是惟一性动机,甚至带有功利性一面,但却是社会绝大多数成员付诸道德实践之永恒动力。一般情况下,“互利”意味着“双赢”,“双赢”对每个个体而言,都是乐于认同与接受的。“互利的道德”本身就内涵了为个体的一面,因此,可以说,包括“为个体道德”在内的“互利的道德”,对社会绝大多数成员来说,具有道德认同感,并乐于付诸道德实践。互利也是“人是目的”实现的最佳方式,即推行包括“为个体道德”在内的“互利的道德”既能实现把自己当作目的看待,同时,也能实现把他人当作目的看待。目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也只有推行“互利”之原则,才能真正实现市场主体双方或多方之目的。从这种意义上说,互利不仅是“人是目的”实现的最佳方式,也是唯一方式。
二、传统道德观念对“人是目的”作片面理解之原因
传统道德观念之所以对“人是目的”进行片面理解,原因很多,在这里主要谈两个方面。首先,从道德的起源来看,道德不是从来就有的,它产生于原始社会后期,个体意识萌芽之时。当个体利益与群体整体利益发生分离、冲突时,“由于个体表现的任意性,如果没有‘为群体道德’的规范,各群体甚至人类整体就可能面临崩溃消亡的命运。所以,道德在起源之时所表现出来的特性的确是为了群体的利益。”于是,持道义论的传统观念,就把道德起源之时的为群体性片面的理解为道德的全面为人性,“这在本质上就是用道德‘为群体夕的起源性表现遮蔽道德‘为个体’的后续性表现,用道德‘为人性’的一个阶段性表现否定其另一个阶段性表现。”从而在理解“人是目的”时,强调的是道德的为群体性、利他性,看到的是“应该把他人当作目的看待”,而忽视甚至否定了“自己也是目的”。
其次,对康德“行为要有道德价值,一定要为义务而行”命题的片面理解,也是传统道德观念对“人是目的”片面理解的原因。传统观念认为:道德行为一定要为义务而行,就等于说,一个人要讲道德,就必须有利于群体与他人,就必须付出。强调“把他人当作目的看待”,从而忽视了“自己同样也是目的”。在康德的道德哲学中,确实有过“道德出于义务,而非爱好”的思想。他指出:“例如,保存自己的生命是一种义务,但是由于人人都有这种爱好,而且在通常情况下,都专心于这代点,所以,人们对保存生命抱着‘小心保养的态度,并不是有真正的价值,而且他们的行为所遵守的准则,也不是出于义务心。如果有一个人由于灾难和绝望,使他对生活丧失了兴趣,他本来可以用死来解脱,可是只因由于义务感,使他尽力维持自己的生命,那么,他的行为的准则,就有真正的道德意义了。”可见,“义务”并不是一味的利他、付出,也具有自利的一面.就拿保存自己生命来说,不管自己在主观上是否出于“义务心或义务感”,但客观上都具有自利的一面;另外,康德还指出:“保障自己的幸福是一项义务,至少是间接的;因为对自己的状况不满意,许多渴望包括未实现的需要的驱使可能容易成为背离义务的极大诱惑。”显然,康德把保障自己的幸福作为一项义务,就等于承认为个体的“自利”行为同样有·道德价值、具有道德性。只有这样,我们对“人是目的”的理解才能不把“自己也是目的”排除在外。
结语
人和人类的解放事业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心命题,马克思也“继承”了康德“人是目的”的思想。他认为,历史的主体不是游离于个人之外的主体,而是从事现实历史活动的个人。历史活动的价值目标也是人,是有个性的人。他说:“对于各个个人来说,出发点总是他们自己”, “在任何情况下,个人总是‘从自己出发的’”。这表明:作为有理性的人之所以要把他人当作目的看待,是因为其出发点是:人首先就认定了“自己就是目的”。只有以自己为出发点来谈“人是目的”,才能对其作全面理解,也才能真正领悟“人是目的”的实质。因此,马克思对康德“人是目的”思想不是简单继承,而是“扬弃”。在现实中,如果有人不从“自己就是目的”出发,甚至不把自己当人看,你还能想象他能够把别人当人看待吗?因此,传统道义论者在提到“人是目的”时,其片面性不在于强调“他人是目的”,而在于它把“人是目的”简单等同于“他人就是目的”,从而忽视或否定了“自己也是目的”;传统道德观念的错误不在于强调道德的为群体性或利他性,而在于它把道德的全面为人性简单等同于道德的为群体性,从而忽视甚至’否定了道德的为个体性。总之,在全球化条件下的当今社会,人的个体性将得到充分发展,如果我们还将一味的沿袭这样的传统道德观念,那么,就会使得道德将永远停留在起源之时的为群体性状态,从而阻碍人类道德的发展与进步;同时,还会严重阻碍人的个体性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显而易见,这样的传统道德观念与我们提出的“以人为本”的时代命题是格格不人的。